•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我对数学课程“减负”的认识|对数学课程的认识

    时间:2019-02-12 03:3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减负”这一词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大潮席卷这一方地提出来的,其意思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其意思中可知只是减轻而并不是一点点负担都不要了,要负担原因是因为由学习这种活动的性质决定,如果没有一点负担那是没有办法学习的。知识的传承将可能在这里脱节。因此“减轻学生数学课程过重课业负担”,显然决不是减少应有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前提下。增加数学课程发展的目标,加大数学学习的有效含量,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社会的发展最终反映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表现在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想在“减负”的过程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无疑要其他方面科学地“加重”。
      素质教育倡导的“减负”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所谓的“五育”,事实上只剩下了“智育”是“硬性任务”,其他的成了虚设。学生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绝大多数时间都不得不陷于“应试训练”,哪有时间顾及其他几方面呢?“全面发展”便成了一句空话。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科学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就应该着重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减负”并不等于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显然是把“学习负担”简单地与作业画上了等号,通过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谈心发现,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者作业难而造成的,更多的是源于“低效或无效作业”造成的。譬如,把某一个数学定义抄写五遍,这样作业并不算多,也并不难,但对不少学生无疑是负担。相反,如果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数学兴趣,且充满创造性,那么,即使作业稍多一点,学生也不会觉得有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布置多少作业,更应该考虑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数学作业的“知识过多”功能,更要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而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负担”当然要大大加重,所以在“减负”的同时是要加强数学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人的一生中应进行一定量的思维训练,其更体现在学生时代是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减负”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以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感觉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训练的负担太轻。因此,在“减负”过程中要从应试技巧的训练转向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做呢?我认为教师应善于把自己的思路转化为学生的思路,教给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方式。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应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训练中尽量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与个性色彩,充分体验并享受智力创造的成功乐趣,这样的“减负”学生才有更好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加大对学生其他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呢?我认为: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到第二课堂去。解放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学校投向社会;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制作、操作、实验。
      总之,我认为数学课程“减负”,实际上是对学生成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我对 减负 数学课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