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人口因素\比较优势与贸易差额关系研究 货物贸易差额因素

    时间:2019-05-25 03:20:5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分析我国人口因素变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和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低劳动成本构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使得加工贸易迅猛发展,产生大量贸易顺差;人口抚养负担下降,导致储蓄增加,有利于形成贸易顺差;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促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刺激出口;同时员工技术吸收能力增强,扩大了企业进口需求。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低劳动成本优势将消失,而人力资本将成为新的比较优势,该比较优势下形成的贸易结构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比较优势;贸易差额
       [中图分类号] F7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9-0010-03
       一、引言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国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甚至是批判的对象,国外甚至出现“全球经济失衡的中国输出失衡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且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目前,我国外部经济失衡已成为学者探讨的热点问题。
       从1994年起,我国维持贸易顺差16年。2001—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占当年顺差比重均超过100%,2004年达到331.2%的最高点。从地区结构上看,2002—2009年东南沿海地区十省市年均出口占全国比重高达91.4%。
       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我国人口因素发生巨变:劳动年龄人口剧增,人口抚养比从1978年的62.6%下降到2009年的36.9%;流动人口数量由1982年的657万增至2009年的2.11亿人,且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迅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6.04年提高到2005年的8.38年。
       二、文献综述
       Coale和Hoover于1958年提出的“抚养负担假说”认为,高抚养负担导致低储蓄,进而影响经常项目差额以及资本流动。Feroli(2006)研究表明人口因素能较好地解释美国和日本的贸易收支状况。Kim和Lee(2007)研究表明抚养比特别是老年抚养负担的提高会明显降低储蓄,进而恶化贸易收支。国内不少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支持了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具有长期且结构性影响的观点,如王仁言(2003),何帆、张明(2007),祝丹涛(2008),钟水映、李魁(2009)等。杨继军(2010)认为人口抚育负担的降低和人口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对贸易顺差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潘越、杜小敏(2010)认为我国劳动力区域间的不均衡流动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远较中西部地区发达。蔡昉、都阳(2004)研究表明廉价劳动流动有助于产业结构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扩大对外贸易。李扬、殷剑锋(2005)认为高储蓄率是劳动力转移中的正常现象。
       Pissarides(1997)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程度主要依赖于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素质。彭旸等(2008)认为人力资本在滞后一期不论是在全国还是分区域,都明显地促进技术进步。
       在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流动和人力资本三方面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形成与走势。
       三、人口因素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机制
       (一)人口年龄结构对贸易差额的影响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主要从两方面影响贸易差额,一是青壮年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充足,为低劳动成本提供条件,也为发展加工贸易奠定基础。加工贸易的发展使出口剧增,成为持续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二是人口抚养负担下降,致使国内储蓄增加,内需不足,抑制进口,并促使大量生产要素转移到出口部门,进一步刺激出口,有利于形成贸易顺差。
       1劳动年龄人口激增促出口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55.6%上升到2009年的73%,年均增长145个百分点。充足的劳动力供给确保了低劳动成本优势地位,于是亚洲“四小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制造业。也就是在那时我国成功承接了国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仅为5.4%,但之后一路攀升,到2004年达到最高点55.28%。然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给我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顺差。
       2人口抚养负担降低促出口抑进口
       我国人口总抚养比由1978年的68.6%下降到2009年的36.9%,年均降幅约为102%。据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人口抚养比降低,劳动力负担减轻,促使储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就一直维持在32%以上的高水平,并且在波动中呈不断上升之势。储蓄大量增加,则消费就相对减少,导致国内需求不足,不仅不利于进口,还促使我国企业资源大量用于生产出口商品。国内高储蓄带来高投资,高投资带来产能过剩,过剩的产能在国内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时必然到国外寻找出路,从而造成一般贸易顺差扩大。
       (二)劳动力流动对贸易差额的影响
       劳动力主要从两方面作用于贸易差额,一是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强化了低劳动成本优势,促使加工贸易蓬勃发展,促进出口;二是我国流动劳动力收入普遍较低,预防性储蓄动机强,消费需求不足,抑制进口。
       1强化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促出口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推算,1981—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由657万上升至211亿人,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为主。改革开放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地缘和政策优势,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口外向型产业迅速扩张,带来人口的快速聚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劳动力是东南沿海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来源。供给弹性几近无穷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强化了低劳动成本优势,促使加工贸易蓬勃发展,促进出口。
       2储蓄增加、内需不足抑进口
       绝大多数流动劳动力除得到按市场定价的工资外,基本上不再有其他福利。据统计,我国制造业领域农民工工资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工资水平低和公共产品短缺使我国消费率在经济和投资增长情况下持续下降,2008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48.6%。此外,我国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流而不迁”,缺乏消费动力,导致占全部人口一半左右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速度长期低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三)人力资本对贸易差额的影响
       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刺激出口,带动一般贸易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增加进口动力,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华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总体来说,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是我国贸易顺差的另一推动力。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6.04年提高到2005年的8.38年。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企业劳动生产效率不断上升,但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事实上,我国不论是在加工贸易企业还是在一般贸易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速度,由此带动出口进一步增长。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在2011年头4个月比2010年同期扩大。由此说明人民币升值对削弱中国出口竞争力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为国内公司生产率提高让其可以承受更低的利润。
       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企业员工技术吸纳能力增强,由此企业进口高技术产品的意愿也增强,但目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华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这使得我国人力资本的提高不能发挥促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作用。
       肖绽芳:人口因素、比较优势与贸易差额关系研究四、人口因素、比较优势与贸易差额的走势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是我国要素禀赋的一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充足的劳动力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的改革得以释放,且通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而作为比较优势得以实现。我国内地加工贸易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劳动力生产要素贸易。
       蔡昉(2009)认为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在2015年前后停止增长,且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预计在2015年达到9.6%;此外,预计未来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基本转移完毕。由此说明,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我国劳动力数量方面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步丧失。
       (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新比较优势
       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比较优势的减弱,劳动力质量优势即人力资本优势将逐步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质量显著提高,且国家一直重视提高人口质量,正向人力资本强国迈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高,这将形成我国对外贸易新的比较优势,逐步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收支。郑展鹏研究表明(2010)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份额超过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位居第一位,且呈较快发展态势。人力资本正慢慢取代低劳动成本,成为新的比较优势。
       (三)我国贸易差额的走势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这主要从两方面影响我国贸易差额走势:一是加工贸易规模会有所减小,从而出口减少;二是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后,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储蓄减少,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东部地区利用人力资本优势积极承接第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服务业。随着服务贸易以及我国有新技术创新带来的出口会不断增长。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放松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则我国进口量仍会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在“扩内需”的政策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进口会有所增加。综合所述,预计我国贸易总差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以顺差的状态存在,只是规模会有所变化。
       五、对策建议
       (一)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加工贸易一方面要加快实现价值链的纵向升级,摆脱之前“两头在外”的加工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减少贸易顺差;另一方面要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促进贸易收支平衡。
       (二)推动制度创新,充分挖掘内需潜能
       应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二元城乡机制,使流动人口能享受当地福利,减少预防性储蓄,释放消费潜力。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培育和刺激国内需求,逐步建立强有力的以消费驱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机制。
       (三)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注重人力资本投入,以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高端劳动力和高级技工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提升流动人口素质已成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我国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日趋强大的人力资本优势,积极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服务贸易管理和协调,积极发展服务业行业协会,借鉴吸收国外经验,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继军.人口因素如何挑起外贸失衡:现象描述、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2]钟水映,李魁.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机制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9).
       [3]祝丹涛.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2).
       [4]王仁言.人口年龄结构贸易差额与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J].世界经济,2003(9)
       [5]Kim.S.,Lee.J.Demographic Changes,Saving,and Current A count in East Asia[J].Asian Economic Papers,2007(6).
      
      

    相关热词搜索: 差额 比较优势 人口 因素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