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五年级上册鄂教版品德

    时间:2019-04-10 03:19:3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对这一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实际上,这一问题在根本上关涉着我们对品德教学本质的理解,不同的解读会带来迥然相异的教学行为。基于此,在讨论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的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考察品德教学过程的本质。
      事实上,作为一种德育过程,品德教学是一种有目的和有选择的道德知识传递与个体道德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换而言之,它既有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固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从而使受教育者接受道德认知训练(“教”)的必要,同时又是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形成完整品德结构(“不教”)的必然。在认知层面上,品德需要“教”,道德认识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帮助儿童建构其道德认知范畴是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学的研究也表明,对于他律阶段的儿童而言,道德就是知识,尤其在儿童早期,道德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是,道德至少是由态度和行为这两个因素组成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态度和行为乃是构成道德的最基本要素。实践证明,认知发展只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儿童的道德发展除了需要认知发展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需要生活事件的刺激,社会活动中的直接体验以及对间接经验的观察和模仿。换言之,“教”(道德认知的传授)固然是必要的,但“不教”(德性的自主建构)更具有真正的课程意义。这是我们在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需把握的关键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方向。
      因此品德学科的“教”与“不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分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需追求的是,促进课堂从“教”向“不教”的转化。由于品德结构一般被认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着眼于道德智慧培育的认知系统,更要着力于情感态度引导的动力系统,使课堂教学变一厢情愿为两厢情愿。总之,课堂教学无论是“教”还是“不教”,始终要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为基础。因为个体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自我意识,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品德的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实现的。
      基于此认识,我们通过对两个课堂教学案例的解读,来把握品德学科教与学需要遵循的轨迹。
      【案例1】“其实我也知道”——《神奇的电话》教学片断(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1. 感悟便利,追寻伟人
      师:小小的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方便,它可以千里传音,真正实现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我们真应该感谢那位发明电话的人。喏,他来了!(课件介绍电话发明者——贝尔)
      2. 领悟神奇,了解历史
      师:电话从诞生到现在,功能越来越强大。大家想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吗?请看——(课件展示)
      (1)这是早期的手摇电话,使用起来很麻烦,所有通话都要靠接线员才能完成。
      (2)拨号电话,不用接线员了。
      (3)移动电话才是电话中的大哥大呢!在网络覆盖的区域,人们相互间可以随时随地建立联系。
      (4)近20年来,电话技术迅猛发展。这是可视电话,它弥补了普通电话只能闻其声而不能见其人的缺憾。尤其在“非典”时期,医务人员坚守岗位不能与家人见面,可视电话可帮大忙了。
      (5)同学们,还有更神奇的卫星电话。这画面熟悉吗?这是“神六”发射指挥部,曾经在这里进行过一次意义非凡的通话。让我们亲眼目睹地球人与太空人对话的神奇场面吧!(播放胡锦涛总书记与宇航员通话的录像)
      师:看了录像,我们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神奇!
      师(小结):从以前简陋的电话到如今形形色色、功能齐全的电话,仅仅用了120年的时间,说它神奇可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案例解读】
      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电话给人们生活和交往带来的方便,体会电话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课堂上,教师为了拓展知识,精心选择了所要呈现的资料,包括详实的电话发展史、“神六”飞天时胡锦涛总书记与宇航员通话视频等。应该说,多样资源的引入和利用,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和提升”这一课程理念。
      但案例提供的教学片断显然没有把握好“教”与“不教”的统一:
      1.“教”过了头。不难发现,该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一“教”到底。学生对于电话的有关知识,确实需要拓展。但我们应该明了,品德课堂“知”的习得,始终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交往状态中。教师一味从古到今地讲解,很容易消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2. 情感缺失。这一问题也正是“教”得过多所带来的。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但并非就能导向情感。教学现场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领悟电话神奇这个环节,许多学生在茫然之后并没有产生兴奋。事实上,学生德性的滋长,需要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活动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主体自身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形成和生发就有赖于教师的“不教”。
      许多知识,其实学生也知道。如果我们在介绍“电话发展史”时,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他们那里会有许多的故事;如果我们在领悟“电话的神奇”这一环节中,多让学生进行想象,他们那里会有更多的精彩。要知道,某些情境下,品德课堂的“不教”不是时髦,而是需要!
      【案例2】“情若在,行就在”——《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学设计(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活动一:美好的回忆——感受温馨的亲情
      1. 情境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来到世界的第一声啼哭,就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我们生命的花朵。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品味这些温情时刻。
      2.(出示父母关爱孩子的相关图片)谁来说说,看了这些图片让你想起了什么?
      3. 学生交流。
      4. 请几位学生讲讲课前调查的结果:展示现在的学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
      活动二:小小故事会——心事告诉爸和妈
      1.(出示周杰伦图片)现在,我请出一位人物,认识他的话就大声地向他打个招呼。   2. 周杰伦成为大家心中的偶像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让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吧。(播放录音)
      3. 学生讨论:周杰伦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4. 教师小结:周杰伦善于向妈妈倾诉,与妈妈沟通,及时得到妈妈的理解、支持和引导,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走向成功。成名后的周杰伦还专门为妈妈写了一首歌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周杰伦的歌曲)
      活动三:共商锦囊计——沟通方法我来悟
      1. 倾听。其实,你们的父母都像周杰伦的妈妈一样,期待着儿女们敞开心扉。让我们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吧!请听《父母的心声》。
      师:爸爸妈妈工作是那么忙,还是一心想着我们,期待着与我们沟通。
      2. 诉说。课前的小调查里,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挨过父母的打。你为什么会挨打?挨打后心情怎样?回忆一下你和父母的心情。
      3. 教师:我也是一位妈妈,也曾经打过自己的孩子。每次打孩子的时候,我的心是如此痛苦。想听听我的心声吗?(师真情表白:《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4. 换位体验:现在你再回忆一下父母打你的事,你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交流)
      5. 现在你愿意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吗?
      6. 师:刚才我看到有些同学没有举手,我知道也许你是不敢,也许你是不好意思,没关系,我们还有其它更婉转的方式与爸爸妈妈沟通,比如说——书信传情进行沟通。课本上徐宣同学就是采用这个方式。这样的方法你用过吗?效果怎样?(学生再一次交流)
      活动四:我来支个招——为同学排忧解难
      1. 小烦恼热线:
      蒋老师班里开通了热线电话,同学们的许多问题我还没有来得及回复呢!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做做小老师,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课件:播放录音
      ① 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去做客,总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说什么我拿到的唯一奖项也不过是乒乓球比赛的第三名。数落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② 我想帮父母做点家务事,他们总是说:“去去去,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③ 我喜欢唱歌,但妈妈不喜欢,每当我在家唱歌,她总说:“烦死了。”我不喜欢画画,但妈妈却花了不少钱让我上绘画辅导班。
      2. 我来支招:学生选择一至两个,为该同学排忧解难。
      活动五:真情快车道——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1. 师:爸爸妈妈是我们最亲密的人。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搀扶着我们走上漫漫的人生路。
      我们要学习主动与父母沟通。因为有了沟通的心灵会变得分外默契,有了沟通的家庭会变得更加和美。记住,沟通从心开始,从今往后,我们有了烦恼、心事,让我们主动地喊出:“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2. 生:一起喊出“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宜兴市东域小学蒋泽琴老师设计执教)
      【案例解读】
      该案例遵循“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把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内在保证,充分展现了教者对教与学的理解。
      1.“教”的过程始终指向对生活的思考和累积。我们看到,教师面对生活情景的一次次“教”,无论是往事回忆还是故事倾听,是共商妙计抑或排忧支招,教师都是在对话中引发学生对已有生活的整理思考,以及对新的生活经验的创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对道德认知的“信”。
      2.“不教”的过程始终作为导向情感的过程。情感经验是可以记忆、提取、迁移泛化的,案例中,教师总是在情绪唤起状态中“淡出”(“不教”)。在教学现场,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教师真情表白《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时眼中饱含的泪水,也看到了孩子们在诉说被爸妈责罚的生活往事时泣不成声。显然,一种动力型课堂已经形成。
      3. 从“教”向“不教”的转化过程自然。由于课堂处处链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一直在积极的活动和情感唤起中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的心理。纵观课堂教学,“教”的痕迹不露,“不教”的形式多样,潜在地和现实地达成了学生的知行融合。
      品德,究竟是“教”还是“不教”?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我们思考与讨论,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予以合理地处理。上述案例启示我们,适当的“不教”是需要,而恰当的“教”也正好是为了“不教”。二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紧紧围绕着促进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断融合、创生和发展。它指引着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反思,实现二者的深层统一。
      (作者单位:宜兴市东域小学
      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 江苏无锡 214200)
      责任编辑:王清平

    相关热词搜索: 品德 不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