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琅琊山_琅琊山闻笛

    时间:2019-03-21 03:32:2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从火车上经过滁州已有数十次,下车来却是第一回。与一个城市亲密接触很难,在一个城市留下深切记忆就更难了。人类的足迹已能到达星空,可是在飞鸿踏雪泥的人生里有沦浃肌髓的回忆,却并不容易。想一想这个城市,蚁聚的人群里,多了一只小蚂蚁的触角,不会有任何感觉,但在这只蚂蚁的心里,却有了一些记忆与想象。
      雅致的记忆有“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通俗的记忆更多一些:
      第一个是关于辛弃疾的。滁州在宋代是宋金分界线,战争频仍,盗匪横生,百姓多流亡在外。辛弃疾力主抗金,皇上就将他安排在滁州,收拾乱局。一年以后,地方平静,百姓安居乐业。
      第二个记忆是亲身经历多次的。有一段时间,火车经过滁州,卖啤酒的,卖茶叶蛋、咸鸭蛋的,在停车的一瞬间涌上火车,列车员同时播报:“请各位旅客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注意小偷。”于是对滁州有了一些误解。
      后来看到欧阳修的诗:“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在欧阳修的记忆里,滁州是他落难的地方,也是区别于十里长街的萧萧竹叶荫蔽之地,是“严冬暖被日高眠”的栖息处。
      相传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来的开头很哕嗦:“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有樵人斧削为“环滁皆山也”,遂成千古名句。游滁州,游人之心当先经斧削,抹去蒙在滁地的俗尘,虚室生白,方可唤醒不绝如缕的文化记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连日淫雨霏霏,难得游滁之日,竞乍开一线晴明,正可见环抱着小城的西南诸峰,不禁心向往之。
      新翻山门高耸,门票价格不菲,所喜游人稀疏。山门之内,山路蜿蜒,衰草尚未知春,玉兰枝柯横斜,擎出满树毛茸茸的花苞。今天的琅琊山和别的山一样,有寺庙,有道观,有观音,有财神,路上还有衣着可疑的“好客者”招呼游客休息一会看他的相面把戏,只是别指望能遇到“野僧治饭挑蔬至,童子携茶对客煎。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眠”的情景。
      今天的琅琊山还保留着朴实的一面。整座山上很少有标志牌,深入山间,不辨东西南北,但觉四围皆山也。峰回路转,一块巨石上赫然写着四个红字,游客猜想,肯定是什么“曲径通幽”“泰山岩岩”之类,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注意防火”。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背诵着欧公的文句,虽有按图索骥之心,却也预存了失望的准备。当真听到水声潺潺,真个是喜出望外了。水澄净清冽,水底绿苔细石,历历可见。虽未见鱼肥,能得泉香已是颇为难得。
      苏舜钦说:
      滁阳太守好山水,公余日醉群山间。
      滁峰环回秀相倚,作亭正对溪山前。
      欧阳修自己也承认:
      有一土泉在城东百步许,遂往访之。乃一山谷中,山势一面高峰,三面竹岭回抱。泉上旧有佳木一二十株,乃天生一好景也。遂引其泉为石池,甚清甘,作亭其上,号丰乐,亭亦宏丽。……以细芍药十株……植于其侧。其他花竹,不可胜纪。
      当地山神一般的人物,热爱起山水来,是山水的福气。他能赏鉴到山水的妙处,又能做出新的景观来。
      找到了让泉,随即寻找“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自然不是路边随便一处破败的小亭子,可是泉水绵长,哪一处才是“泉上”呢?正徘徊间,耳际传来悠扬的笛声。
      循笛声迤逦而上,在一片仿古建筑中找到了醉翁亭。公元1045年,欧阳修贬官来到滁州,与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结为知音。智仙在山麓修建小亭,欧阳修欣然命笔,写下《醉翁亭记》。文章一出,醉翁亭就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不仅观之赏之,更为之创作琴曲《醉翁吟》(又名《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数年之后,欧阳修与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弹奏《醉翁操》,“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琴声如诉,勾起欧公宴饮游逸于醉翁亭的回忆,遂又作诗以赠:
      群动夜息浮云阴,沈夫子弹《醉翁吟》。《醉翁吟》,以我名,我初闻之喜且惊。宫声三叠何泠泠,酒行暂止四坐倾。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坐思千岩万壑醉眠处,写君三尺膝上横。沈夫子,恨君不为醉翁客,不见翁醉山间亭。翁欢不待丝与竹,把酒终日听泉声。有时醉倒枕溪石,青山白云为枕屏。花间百鸟唤不觉,日落山风吹自醒。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尔来忧患十年间,鬓发未老嗟先白。滁人思我虽未忘,见我今应不能识。沈夫子,爱君一尊复一琴,万事不可干其心。自非曾是醉翁客,莫向俗耳求知音。
      醉翁亭号称“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倒不必去争,许多第一,争了也没人信。不过醉翁亭太值得一看了。此亭自非当年山僧智仙所造,唯亭旁有欧公手植梅花一株,梅花似雪,正吐露芬芳,让人不自主地想起须发皆白的诗翁。可能是树龄太老,枝干已枯干,园艺人员将水泥干伪装成虬枝,支撑起倾斜的一方,有天成之妙。据说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蜡梅之先,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得名日“杏梅”。明代嘉靖年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赏梅而建古梅亭,后人增其旧制,又建有览余台、影香事、怡亭等景观,遂成廓落庭院,中庭设渠引泉,有九曲流觞之雅意。琅琊墨苑中近人的书法,同样吟咏的是醉翁。
      山水之乐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扉,蜉蝣蝼蚁般渺小的生命,遂寻到了广阔如沧海、久远如天地的寄托。
      亭后有石名“云根”,其势峭拔,一溜石阶将游人引向高处的玄帝宫。笛声就是从那里传来的。一个身材魁伟的男子,面对山下,手持玉笛,发音清越。我循声往山上爬,笛声将醉翁亭以及周遭的一切镀上了银亮的光泽。看过醉翁亭旁的联句,盛开的梅花,精致的曲水流觞,再听这支仙曲,大有不知今夕何夕之叹。流连再三,不忍离去。下得山来,往深秀湖走去,一路上仍是隐约的笛声相伴,化用朱自清的名句,正好是:远处山上高人的笛声仿佛梅花的暗香浮动。
      也许,笛声带来的都是错觉,但我宁愿相信,整个滁州城都淹没在这悠扬的笛声中,不紧不慢,在汹涌的人流里仍保持一些古风。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次韵王滁州见寄
      [宋]苏轼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农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与元之,坎坷一生遭口语。
      两翁当年鬓未丝,玉堂挥翰手如飞。
      教得滁人解吟咏,至今里巷嘲轻肥。
      ……
      后来太守更风流,要伴前人作诗瘐。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处遣踪寻六一。
      凭君试与问琅耶,许我来游莫难色。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唐]李绅
      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轻萝。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清波。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霜满庭莎。
      (高中生课外阅读古诗文)
      
      醉翁亭记
      [宋]欧阳修
      略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

    相关热词搜索: 琅琊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