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思考 思考与思维能力的区别

    时间:2019-05-24 03:16: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关键。本文从大量教学案例出发,着重探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 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0-02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重点关注发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预测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思维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关键。因此,基础地理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思维培养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思维品质是在思维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1]。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等方面。
       一、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教学策略
       思维的广阔性体现为思维的广度。是指学生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也就是说思考问题不仅想得宽,想得远,而且从多个方面、多种原因、多种原因进行全面细致地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一果多因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有效教学策略。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个地理现象,由多个成因构成的问题。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很有思考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一果多因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教学目标。
      首先,从纬度位置来看,它属于温带,从海陆位置来看,它深受海洋影响。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想得更宽,把位置和洋流联系起来,欧洲西部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把位置和风带联系起来,欧洲西部处于西风带内,西风把海洋暖湿气流吹向大陆。然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位置和地形联系起来,地形以平原为主,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大陆轮廓破碎,加深了海洋对其影响。最后,总结得出: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纬 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②海陆和风带的影响。西欧西临大西洋,又位于西风带,盛行的西风将大西洋湿润空气输送到内陆,这是主导因素。③地形关系。中部为平原以及阿尔卑斯山的东西走向,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④暖流影响。北大西洋暖流由北向南经过本区沿岸,带来湿润空气,使冬季增温。
      对于这样一种地理现象,教师从地形图一个中心点出发,让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风带、洋流等方向进行发散思考,从多个角度、多种可能、多种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把对欧洲西部气候形成的多个原因联系起来,拓宽学生看问题的视角,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二、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教学策略
      思维的深刻性体现着思维的深度,是指能够深入的思考问题,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常常表现出思维肤浅现象,主要表现在概念模糊、判定和推理错误等方面[2]。
      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要善于发现与把握问题的实质,追根寻源。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理现象要求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把思维引向纵深,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例如:大气对流层特点是怎样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思考。学习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时很多学生只记了对流层的三个特点:一是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二是对流层的大气运动以对流运动为主。三是对流层中天气多变等特点。很少对大气对流层特点的形成原因进行考虑,这时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大气对流层特点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追根寻源,深入思考问题。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要认识到,太阳辐射先给地面加温,然后地面温度升高后把温度用地面辐射的形式转给大气对流层,这样才有了对流层的近地面大气气温高、高空大气气温低,因此对流层的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样很容易产生对流运动。接着,教师再把这一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随着对流运动水汽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凝结形成水滴,随着水滴的不断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形成降水。这样就形成了对流层的天气变化大等三个特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形成这一地理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是在太阳辐射。
       另外,对于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较难的问题,教师更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引导启发、循循善诱,层层深入,开拓思路,克服学生思维肤浅的现象,把问题进一步引向纵深。例如:大气环流的形成是学习的难点,教材占用的篇幅也较多,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需要采取循循善诱,分步解析的方法,把握问题的实质,效果很好。
       第一步: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没有自转公转运动。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地球上只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一个风带组成的大气环流。第二步: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只有自转运动。地球上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风带组成的大气环流。第三步: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地球既有自转还有公转运动。地球上就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受地球公转的影响,随着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内南北移动,风带气压带也相应的南北移动。第四步:现实中地球表面不均匀,地球即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受陆地和海洋热力差影响,陆地上形成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原来的气压带被割断留在海洋上从而形成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海洋上形成的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叫永久性的气压中心,陆地上形成的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叫季节性的气压中心。第五步:由于陆地和海洋上形成的高气压中心和低气压中心的影响,陆地和海洋的交接处形成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三、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教学策略
       思维的灵活性体现着思维的灵活变化能力,是指能够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调整自己原来的方案,运用己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削足适履"、"按图索骥"[3]。
       思维方法是思维灵活性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必须重视地理思维方法的引导,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思维方法。
       (1)正面介绍某种或某类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并设计适当练习加以巩固。例如,在学生初次接触等温线图的判读知识时,教师先诱导学生理出分析等温线图的思路,再让学生读世界 1、7 月等温线图,然后自行设计或选择一些等温线图;让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分析思路进行判读练习,巩固教师所传授的思维方法。这样,在以后学习等温线图的判读知识时,就有可能实现"方法"的迁移。
       (2)让学生独立发现与归纳地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解答过程与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进行比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与归纳地理思维方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使学生通过对照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不断修正、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维活动。
       (3)注意让学生展现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当教师提出问题、设置地理问题情境后,不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而是通过提问学生:"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概括?""你准备分几个步骤来回答该问题?"进行思维定向。当学生解决某一问题后,再追问学生:"你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答案的?"或"你是怎样分析、概括的?"这样,使看不到、摸不着的思路变得可直接感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方法。
       总之,地理教师要重新审视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不仅教给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世富. 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115
       2. 周素玉.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2005(7-8)
       3.倪刚、腾春惠. 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 2005(5)

    相关热词搜索: 思维能力 提升 思考 高中地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