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高中地理新课改

    时间:2019-05-20 03:27: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在国家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方法,强调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又是个很有趣、很实用、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但由于过去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纯粹被动地接受、呆板地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压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探究式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怎样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怎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怎样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能力的目的,是每一名地理教师都面临的问题,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新的教学气息,体验了课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与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也感受着课改的“辛劳”与收获。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但也给我们基层的参与者们带来不少困惑。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搞清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改的是什么?是不是对以前地理课程及其教育方式的否定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理不好新课程改革也可能会犯一样的错误。明确地说这次课改绝不是对以往课改的否定,事实上力图准确地把握和反思。地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又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所以地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地理课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选修的那部分内容)。就因为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有较强的适应,能否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开创新领域,探索新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在各门基础科学之上发展起来的,基础不牢固,直接影响到人们进一步学习。所以我国扎实的“双基”教育本身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和经验,摒弃它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乌申斯基语)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教育实践证明了培养兴趣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兴趣的产生,往往要靠外界的刺激和诱发。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兴趣的倾向性,从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到。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了天文、地质、气象与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环境等传统学科和现代学科,真正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奥秘,与高中地理内容有关的就有好多。这些自然奥秘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是大部分学生兴趣的倾向所在,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表现出对地理知识的渴求,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自然奥秘,尤其是一些自然之谜,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学业就不再成为他的负担。相反,他还能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对他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师生互动增多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差。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尤为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框架教学。以往作为老师会面面俱到的毫不保留的把知识一股脑的交给学生,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认真地想想,这会不会剥夺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所以针对新课改的理念。老师应改变以前那种方式,而进行单元教学,框架教学。每节课都有相应的知识框架,框架里面又包含了一些知识点。老师可以把知识结构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宏观的把握。至于知识点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这时候,如果把教学比作“汽车”,那么教师是“指路牌”,学生是“司机”。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能力起决定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意义非同寻常。
      鼓励学生提问。以往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从启发学生的角度出发,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知识。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呢?学而能问,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假如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们都去找,去发现,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一起解决问题。这样,积极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学生一旦进入情境,就会全力调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参与当前的活动,形成一种饥渴难耐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问能够提,要让学生尽情的问。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没有回答出来,这样的学生更要鼓励,说明学生真正的在思考。总之,老师想到的问题是老师一个人的,但50个学生想到的问题会更加全面,对知识点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为什么不把这个任务交给学生呢?这样的效果会很好。所以,问题要学生自己去提。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的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原有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固有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课程理念。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彻底改变学生早已习惯的接受学习呢?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尝试把教案改为学案,由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基本流程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参考,把新教材进行充分挖掘整理,确定学习目标,找出重点难点,理清整个知识结构,并时刻站到学生的角度确定学习方式,而后同备课组教师互相交流备课情况,在此基础上就可编写学案了。学案基本上有这么几个环节:学习目标——预习新课(学生跟据学案步步深入的问题提示预习课本)——掌握基本知识、完成基本练习——疑难问题登记。对于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老师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可一一提出,重点讲解。在这个阶段老师的任务主要是编写学案和制作课件。课件主要是用来指图读图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并在课堂上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学校从2003年夏季为老师们配备了电脑,人手一机,教室内相继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鼓励老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次举办课件制作讲座,并进行课件制作比赛,以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我们地理组使用课件的频率可以说最高的,这不仅使我们制作课件水平提高,经过长期积累与完善,还专门建立了地理网站,便于老师们随时查阅和使用相关的学案、课件等各种材料,对我们的地理教学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案教学的改革轰轰烈烈,确实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时间长了,其弊端开始明显暴露,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但由于大多数情况下独立思考,老师的及时引导、适时促进却弱化了,因为学生一般在课前预习,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难以有机结合,不能实现教学相长。另外,少部分学生自觉性差,老是偷懒不预习,或者预习不充分,教师一人不易检查出这些偷懒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
      

    相关热词搜索: 初探 新课改 高中 地理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