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同性恋的心理社会成因】 犯罪心理txt长洱完整版

    时间:2019-05-03 03:24: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同性恋研究的深入,其成因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综合前人研究的成果,从个体心理成长与社会文化方面探讨同性恋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同性恋成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5-0063-02
      同性恋并非近期出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但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变态心理,恐惧、鄙视甚至是厌恶同性恋者。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努力,研究同性恋产生的真正原因并试图纠正民众的这一看法,但众说纷纭,目前没有统一定论。本论文尝试综合国内外学者历年研究,运用精神分析学派以及行为主义理论,从心理社会方面探讨同性恋的成因。
      一、同性恋成因的心理因素
      1.国外关于同性恋心理成因的研究
      国外有关同性恋心理社会成因的理论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二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同性恋成因问题做过大量研究,其核心理论是“异性恋恐怖说”,即童年有关异性的恐怖经历埋藏于潜意识中以至于成年后害怕与异性做性的接触[1]28。此外,恋母情结对同性恋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同性恋者的父母不鼓励男孩表现出男性特征,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除她自己之外的异性产生兴趣。父亲在家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儿子对真正的男性有着错误的认知,表现出对男性权威的渴望,再加上可能存在的不愉快的异性性经验,这些都有可能是同性恋性倾向产生的原因。
      女同性恋者的情形基本相似,恋父情结有类似的作用,女孩的自我认同不完全,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像是男孩子,以男性的身份角色要求自己,在青春期及其后会试图寻找一个女孩子作为伴侣[2]。
      行为学派强调刺激-反应的链接关系,其理论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的同时受同性诱惑,就有可能发展为同性恋。模仿、习得、强化、榜样作用都是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因素。
      由前人研究可得,行为学派特别重视伙伴关系、偶然遭遇以及特殊性经历,如童年期受同性恋者诱惑等,并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解释同性恋形成的原因[3]72。该理论突破了性别限制,对男女同性恋形成原因,都可以解释。
      2.国内关于同性恋心理社会成因的研究
      自古就有关于同性恋成因的记载,近现代以来,一批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北京回龙观医院刘华清和云南师范大学倪晓■、沐炜认为同性恋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南开大学的汪新建、温江红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决定同性恋的性取向;北京回龙观医院王向群认为后天因素有可能是造成他们同性恋倾向的主要原因,华中科技大学李玉玲认为同性恋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性情绪的作用。李银河等人虽没有明确定论,但也提出了自己认为的较为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
      我国古代将同性恋成因分为“先天说”和“后天说”,其中后天便是现在所说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环境劫诱说”和“意志堕落说”[4]544。清朝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第十二卷)里说:“凡女子淫佚,发乎情欲之自然,娈童则本是无心,皆幼而受绐,或势劫利饵耳。”这可认为是后天环境劫诱说。倪馀疆认为:“是想殊殆,积有是想,乃有是梦,既有是梦是想,乃有是堕落,果自因生,因由心造,安可诿诸夙命耶?”这就是后天意志堕落说的代表[4]546。
      近现代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江新建、温江红认为,与同性发生关系是一种安全且负罪感最小的泄欲方式。初次性经历对当事人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同性恋形成的诱因。女性化的教育环境、对母亲的过分依赖和“单性”环境也是同性恋形成的原因。他们的观点是“恋母情结”观点与强化理论的结合。
      李银河等人研究认为,最初性经历(即青春期遭遇和经历)和恋母情结是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原因。他们将同性恋成因强调首次性经验重要性的理论称为“空白占据”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二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因为人们可以在认同了某种性别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一片空白,而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某种固定的性取向[1]83。
      郑媛媛提出同性恋是极度压抑的结果,一个人若长期受压抑,性需求增加又无法以有效途径寻找异性疏解,就有可能选择同性行为,或以拥有同性恋人的方式反抗父母安排的婚姻。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主张童年被性虐待、青春期遭受到的性骚扰或者从事卖淫活动等经历对同性恋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均有一定道理。
      二、同性恋成因的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从政治文化条件、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特殊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其对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1.政治文化因素
      从政治文化条件来看,政府对同性恋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发展规模。古希腊人认为男性是近乎完美的最佳的恋爱对象,充满了对男性的热爱,因此当时雅典盛行同性之爱。而英国的法律对于同性恋行为的处罚比较严厉,政府采取的是打压的政策,著名的作家王尔德因同性恋行为被判有期徒刑两年,且在其死后,他的作品一度遭禁。英国的同性恋行为便较为隐秘。由此可得政府态度对同性恋形成的间接影响。
      2.家庭学校因素
      家庭和学校是影响个体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更为直接的影响同性恋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的作用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的理论中做了详尽阐述,恋母情结、母强父弱、不按性别角色要求抚养子女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其性别的自我认同,并有可能影响其日后性取向的形成。1962年,拜伯提出的“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认为同性恋根源于早期家庭经验[5]142。
      学校是个体接受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性心理成熟期,期间发生的如学校早期性教育、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特殊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同性恋的产生。在李玉玲的研究中,提到这么一个案例:一名初中住校生于某晚被同性性骚扰,之后便对同性之间的亲密行为抱有浓厚兴趣并最终使其改变性取向,成为同性恋。可见学校环境对于同性恋形成的影响。
      3.具体情景因素
      人们处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情景性同性恋,即指因处于特殊环境,个体因条件所限改变性取向。例如监狱、军队、男(女)校等场所,身处单一性别群体,个体无法找到异性,只能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便会成为不可逆转的同性恋者。
      结语
      行为主义主张的环境影响与强化作用,更能解释当代一些社会同性恋者性取向形成的原因。有些人本身是异性恋者,但因自身长期处于同性恋者群聚的环境或者遭遇特殊经历,都有可能导致其性取向的改变。例如,吉林某大学大四女生,自幼生活在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据她所知,家中也无其他人有同性恋倾向,高中时期与男朋友关系良好,无负面事件发生。开始与女性交往是在大学后,同班有女同学向其表白,她虽然并不喜欢对方但有照顾对方的意愿,于是答应交往。之后该女生的恋爱对象都为同性。在她看来,她现在之所以选择同性成为伴侣,是因为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影响作用日益加剧,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又多了几种可能。比如,同性好友之间互称“老公”“老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语言行为方式上的潜移默化,对于同性恋的形成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一些个体对同性恋文学作品的喜好使其对异性之间爱情故事的兴趣明显降低。长期阅读此类作品可能会对该群体的认知带来一定影响,改变他们对同性恋的态度,从而在潜意识中对同性性取向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另外,有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选择动漫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并与他人随意组成“配偶”,以恋爱模式交流。参与者多为女性,亲密者也会成为现实中的情侣。她们本身并非同性恋者,因长时间身份混淆,情感萌生,从而改变性向。由此看出,个体长期处于同性间关系暧昧的群体,接触到的事物不断得到强化,改变对同性恋的看法,当遇到合适的同性时,之前环境的影响作用便显现出来。这种现象,既是强化作用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某种观点: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个体认知内容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其性取向的改变。
      以上现象与行为主义的理论之间是否相关还需论证,有许多问题仍需探讨与解决。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水平并不是很高,有很多仅局限于男性,关于女同性恋者的成因研究较少。男女之间在心理因素方面的个体差异显著,女性的心思更为细腻,更易受情感支配,相同环境下,女性因不理智、情感寂寞、诱惑等因素成为同性恋的几率要比男性高,他们的形成因素也应有所差异。另外,还可针对媒体(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文化对同性恋成因影响进行研究,充实同性恋成因的理论。当代青少年有猎奇心理,媒体中有关同性恋的报道可能诱发其好奇心进而尝试,增加性取向改变的可能性。总而言之,关于同性恋成因的研究,还有一条很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2]杜巍巍.女同性恋是怎么回事[J].中外妇儿健康,2006,(5).
      [3]张北川,等.同性恋健康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蔼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拉里亚.人类性心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范秀利)

    相关热词搜索: 成因 同性恋 心理 社会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