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设计]探究馒头在口腔的变化

    时间:2019-04-01 03:22:1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教材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中的一个探究实验,也是本册教材中的第四个探究实验,该实验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让学生探究懂得馒头中的淀粉在口腔发生的变化跟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与唾液的分泌以及人体的温度有关,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来检验自己作出的假设;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疑难问题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规范实验的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研究事物的方法,同时获取新知识。
      2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发现和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四、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与操作
      五、实验器材:
      试管、清水、新鲜馒头、凉开水、消毒棉絮、小烧杯、玻璃棒、小刀、碘液
      六、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品尝,细细咀嚼2分钟以上,然后提出问题: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请同学们进行讨论。
      2. 提出假设: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提出假设: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它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也就是馒头甜味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即由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的缘故。
      3. 制定计划: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4. 完善计划: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指点,解决问题,明确认识:
      (1)设计对照组。根据提出的假设,这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所以给对照组(1试管)同时提供这三个条件,而(2试管)、(3试管)、(4试管)三个实验组则分别只提供其中两个条件,缺另外一个条件。同时还增加了(5试管)高温、(6试管)低温及(7试管)稀释的唾液三个实验组。(弥补了教材中只有两个实验组的不足)实验过程结束后让学生填写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材料处理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块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加入液体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1ml唾液2ml清水
      操作方法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实验温度 37℃ 37℃ 37℃ 37℃ 80℃以上 20℃以下 37℃
      实验时间 5-10分钟 5-10分钟 5-10分钟 5-10分钟 5-10分钟 5-10分钟 5-10分钟
      碘液检测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浅蓝
      备注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实验组
      (2)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的成功,每组由1-2位同学负责提取每人2ml的唾液,
      (3)1、2、3、4、7试管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37 ℃左右的水浴并保持5-10分钟的时间。
      (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
      5. 主动探究。按教科书的要求了设置1、2、3、4试管外,还分别增加了:
      (1)5试管与1试管一样,但放入了80 ℃的高温水浴中加热,旨在探究在高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
      (2)6试管与1试管一样,但放入了冷水里,旨在探究在低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
      (3)7试管与1试管相似,但放入的是两倍清水一倍唾液,旨在探究唾液的浓度是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
      6. 得出结论。根据用碘液检验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以及恒定的体温有关。
      7. 教师总结。教师对各小组作出实验评价,肯定学生在探究实验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将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要有对照组);(4)预测实验效果;(5)观察实验结果;(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在探究实验中有效地设置一个变量,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该实验中,将馒头变成馒头碎屑模拟了牙齿的作用,充分搅拌模拟了舌的功能,加唾液模拟了唾液的作用,用37℃水温模拟了人体温度,如1试管和2、3、4、7试管,1试管和5、6试管的实验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严格控制对一个变量进行探究,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同时,也验证了在高温和低温环境条件下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通过此次实验,让学生明白了平时吃饭细嚼慢咽的原理。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馒头 口腔 变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