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的好处

    时间:2019-02-26 03:25: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课堂小组讨论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很想就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组讨论是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努力贯彻和实施,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全面走进课堂教学之中,但在追求实施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论题设计不当
      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哪些问题是学生讨论交流后能够解决的,这是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一位教师在上《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让学生讨论读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这样的问题本无须讨论。首先,对同一作品,每个人的阅读体验不尽相同,不存在统一的答案。其次,论题设计目的性不明确,论题太大、太泛。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话题的一个切入点,并展开交流。
      
      2 讨论流于形式
      我们时常在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问题,宣布小组讨论,学生转前转后,调座位。你说,我说,大家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老师宣布谈论结束后,要么学生的思维处于表层状态,要么是个别好学生的精彩发言,小组中的其他同学成为旁听者,最后老师不得不越俎代庖。课堂讨论仍旧沦落为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与少数精英学生的“对话”,小组讨论表面热闹,实则已流于形式。
      
      3 放任自流
      上课了,在布置了需要讨论的问题后。学生开始三五成群讨论,教师变得“轻松起来”。有的教师站在讲台上等待学生讨论结束:有的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更有甚者,个别小组的讨论已经严重偏离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照样不理不睬。这样的课堂讨论氛围就违背了新课标的初衷。
      
      4 本末倒置
      忽略自主学习,片面追求小组讨论。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篇幅较长,内容较其他文章有深度和广度,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很高的文学性的文章,如《林黛玉进贾府》、《祝福》等。这样的文本。如果学生没有一个充分的阅读和体验,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更何谈深入的讨论探究!我们的教学如果始终只是注重小组讨论而忽略讨论之前的自主学习或者把自主学习简单化处理。那么,合作与探究就始终只能是一句口号。
      
      5 分工不明
      分工不明导致学生动力不足与责任不明。课堂上的小组往往是座位在前后两排的四个学生。这种位置的特点致使各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层次极不均衡。由此,我们在小组讨论中会看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组中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处于小组的“核心”,是小组同学公认的“权威”。这一两个学生承担了大部分或全部的学习研讨任务。而组内的其他成员则是无所事事,人云亦云。其结果只能是让大多数学生懒于思考,懒于参与,丧失自己的责任感,使小组讨论沦为“一言堂”。违背了讨论的初衷。失去了讨论探究的意义。
        二、解决的策略
        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我们要冷静地思考小组讨论这一“春意盎然”的学习形式的内涵。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 正确认识。因课制宜,因生制宜,选择恰当的课堂学习模式
      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辩、提高。它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革新,但决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颠覆。传统课堂上的教师的精讲。在某些难度较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甚至感到艰涩的情况下仍然应该采用。例如:在学习文言文《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等课文时,就可用教师主讲、精讲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另外,有些课也没必要非用小组讨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可。像一些诗歌,完全可以上成一节优美的诗歌朗诵鉴赏课。
      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必须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坚持进行自己预先设计讨论话题的做法。应充分备课,吃透文本,考虑多种可能性,设计可行的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新问题;及时调整讨论话题方向,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3 自主学习是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必须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一个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之前,必须对所学的内容有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思考。通过理解引出思考,有了思考,再进行小组活动,就可以迅速进入研讨话题,同时,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与话题有关信息。并与自己原有思考进行整合,或同化。或提高,构建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想法。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学生的充分深入的自主学习。没有其亲身体验,讨论探究就无从开始!
      4 建立良好的小组责任制,使每位学生“动”起来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只有给学生一定的任务、一定的压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课堂讨论才会真正发挥功效。小组四人可以这样分配:小组长、检查员、书记员、发言人。四人的角色并不固定,尝试负责每一项任务。这样,既保持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适应不同角色、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5 及时总结,合理评价。促进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小组讨论后,学生往往只是注重本组的发言,不大注重通过与其他小组的交流提高自己。因此,在每个小组发言后,教师应及时地用一两句话进行评价。评价的导向应是积极肯定,这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学生的错误观点、思想偏差,教师也要旗帜鲜明地予以否定、引导。去伪存真!以便激励和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课堂小组讨论作为一种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全面地走进课堂教学,广受教师们的青睐。只要我们对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小组讨论 语文 课堂教学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