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因素和对策分析 民族地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索

    时间:2019-06-01 03:17: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大,使资源、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提高环境意识、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伴随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河池地区中学地理教学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地理教学以及民族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影响下而形成的学生心理特征及性格特点提出对策,为民族地区的地理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地理,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就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教学的认真程度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者学得好不好,有没有进步、提高和发展。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者不想学,即使教师教得很认真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的,如果学生学得很累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教学也是无效或是低效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的效益,教师能用最简单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同样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最有效,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时间、方法和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自由发挥,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用最少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效果。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努力探索着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都给地理学科及地理教育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河池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教育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地理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少数民族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按照高考的划分,地理属于文科,在广西的高考中,地理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占100分。而语文、数学、英语都各占150分。所以,人们都把地理当副科看待。相当的一部分学校都鼓励学生学理,理由是理科院校录取的分数低,而且声称理科院校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这样导致一些学校压缩地理上课的课时,给理科让路。其结果就是地理教育似乎是越来越差。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或者考上大学,甚至东南西北都无法分清。在一些学校,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严重偏科,对于文科,通常是上课听听,其他时间根本不怎么学,到了考试,临时突击,背一背,考个分数了事。学校的领导只会不断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似乎也只能上课时,不停的讲,把知识强硬灌输给学生。只是提高了学生暂时的分数,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
      由于种种原因,地理这门学科长期以来教学质量一直偏低,学生的平均分数也比较低,究其原因,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存在的客观原因。
      在现代社会,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升学和就业成为家长思想的两种表现。民族地区群众对子女到学校学习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偏激思想:一种是边远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认为学习地理、历史这些科学文化知识没用,既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又不能带来现实的利益,学生回家后也没有一技之长;第二种是有条件和盼望让子女读好书的,认为学习地理这种科目没有出路、没有用,导致学生严重的偏科。所以在教育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在民族地区群众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的大环境下,地理教学也显得很无力。
      1.2存在的主观原因。
      所以造成以上现状的主观原因主要有:地理专业出身的教师少,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实际并不是本专业的教师,主要是来自其他科目退下来的老师,教学能力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基础太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生,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考不考地理,所以初中的地理课程几乎不上课,学校和学生长期把地理划分到“豆芽科”,正是这种尴尬的学科地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和家长到了高中仍然认为地理是副科,思想上不重视,所以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生平时多用方言进行交流,说自己的民族语言,这给阅读地理材料和图表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连一些简单的文段和区域地图都看不懂,而高中的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文理知识交叉,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地理本身学习也确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畏惧心理,认为学高中地理很难。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生学科思维能力普遍比较差,举一反三能力和思维变通性较薄弱,这与我们教师的传统地理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一般的过程是:复习上一节的旧知识→讲授新知识→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这种地理课堂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在此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是学生自己思维的成果,因此,这种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参与进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消极的,是被迫的接受。我们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这种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来教导我们的学生,使我们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这些都需要我们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的地理老师好好的加以思考。
      2.提高民族地区地理教学有效性策略
      2.1转变教育观念。
      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好每一节地理课堂,以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为主体,在课堂上多创设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俗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2明确理解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是要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处理好地理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以往地理课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承倾向,要求地理课程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结合起来。使民族地区学生不仅知道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方法和结论,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与方法,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
      要充分认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不同,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容易分解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孤立的系统。现行高中地理教材虽然贯彻“人地关系”的主线,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的独立性仍然偏强,不利于体现现代地理的人文化、社会化倾向。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自然地理为基础,这种新指导思想必须贯穿教材的始终。一方面,在以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为主的章节,必须大量删节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的自然地理内容,不再偏重各自然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一些自然地理分支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人类活动的基础,加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与人类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在以人文地理知识为主的章节,也必须删除与“人地关系”关系不大的人类活动的内容,不强调各人文地理分支的相对完整结构,将人类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层次重新调整和组合,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晰。因此,新的高中地理教材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改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进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整合,将这些现代地理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以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为主的章节之中。
      2.3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地理课堂环境。
      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十分有利于学习地理的课堂环境。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现代地理教学气氛,改变“教师满堂灌”传统课堂形式,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我们地理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要加强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互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特意设计优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改进传统的地理教学组织形式,把全班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使高中地理教学更适于完成各类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和老师都从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中解放出来,实现开放、开心的地理课堂活动,让我们的学生慢慢地喜欢学地理。
      比如:上地理课时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我们老师争论;课堂地理老师提问时经常要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吗?”“除了课本上的这几点还有哪些?”“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少数民族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越来越自信,从而也锻链了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
      老师要经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真令人惊奇!”等语气赞扬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少数民族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有时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价值判断,要入乡随俗,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民族学生怕错和自悲的思想负担。
      教师要以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控制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如能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应变、能否对学生答问的正误作出准确而快速的判断);还要有和蔼可亲的教态,和学生平等相待,使课堂具有师生共同探讨的浓烈气氛。
      2.4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教学模式的更新。如今“满堂灌”、“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在各学校仍屡见不鲜。特别是教育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该现象特别严重。教师的主角地位,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每课必“滔滔不绝”,让学生听“懂”而非学“懂”,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地理课的兴趣逐渐丧失。因此,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引进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开发课堂树立独立创新的学生观,应让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学活动的创造者,学习知识的研究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自我个性的塑造者。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教师把好精讲关,让师生、学生之间的情感在时间充足的活动中互相感染和沟通,以达到感情的共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学习的能动性才能被激发。
      (2)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变革。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运作,主要解决的是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的问题。有效教学评价的设计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工作:第一,就评价类型的确定来说,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评价类型。比如,根据评价实施的时间,可将评价分为安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第二,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评价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应包括具体行为(包含具体行为的目标被称为表现性目标或表现性标准),让评价者根据这些行为判断目标是否实现。第三,在评价的设计中,评价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来确定的,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所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第四,评价方法的选择是依据评价内容而定,常用的评价方法是测验、观察、鉴定和调查等。第五,评价工具的选用旨在支持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方法需要相应的评价工具。比如,测验法对应的工具有试卷、答卷纸、答题卡和评分标准;观察法对应的工具有行为检查表、等级评定表和学习日志等。
      2.5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很多,每种教学法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可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解决另一问题可能是无效。因此,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课的内容、学生状况、学校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适合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整合,便于学生更好开展活动,更有利师生互动,更灵活地处理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合作讨论、实验实践等地理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构建“教师导、学生探”的现代地理教学模式。每一节地理课要重视精心设计的导言,把本节地理课的目标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和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地理教师要利用多种多样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状态,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好知识,多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自信心,在课堂上多创设贴近少数民族生活习俗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所设的问题是学生求通而不能解、口欲言而不能答时,我们教师再从生活当中加以引导,共同揭开其中的奥秘,则将大大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
      2.6重视联系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联系生活实际、国内外时事、少数民族乡土实际、学科间联系,及时补充最新信息,使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亲切感、趣味感和紧迫感。
      比如“地球运动”的教学,是高中地理的重点与难点,为了使这类课程资源能够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应开发校本化、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可以设计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让学生在当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当地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形成可供课堂教学使用的地理课程资源。这种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地理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教学过程的展现,是地理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而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要多多加以吸收,并利用到我们的现在地理教学当中来。
      2.7注重开放性地理教学,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
      地理课堂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之外,还应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发展水平,并掌握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本领。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规律性的知识来武装学生、学生掌握了规律,既可以发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比如在“环境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本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
      2.8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提取地理信息。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它们不仅能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教师要注重这些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获取图中已知或隐含的地理信息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与日俱增。为了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形成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专题地图面前多尝试自己制作:有开始,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学生的笔记本上图文并茂,改错本上丰富多彩,多种形式不断开发、激化学生大脑潜力,开拓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区域识别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升。
      总之,要提高民族地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目标,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事件,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文东宝.《实施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三个关键问题》《新时代教师杂志》,2008.6.
      [2]石海山.《高中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及其教学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6.8.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现状及 民族地区 探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