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温故|温故 30册

    时间:2019-03-26 03:26: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者按:   此次主题涉及到一个“学习经典”的问题。在新课程教育改革大潮的推动下,考试制度将逐渐地被改革,这是对教育制度进行一次深思之后的改革。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经典在青少年当中正逐渐表现出一种话语缺失,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此知之甚少,正是因为经典的功用不在考试。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经典贵在“立人”,陶冶情操,它是一个人一生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的根基。那么如何学习经典呢?让我们一同来观摩这篇文章,以习得学习经典之方法,少走弯路。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朱自清
      
      朱自清以散文家名世,同时也是造诣颇深的文学研究专家。他多年从事中学、大学教育,为普及经典文化做了大量的学术准备,著有《经典常谈》、《诗言志辨》等书。关于青年学生阅读经典,朱先生发表了许多重要言论。
      其中,重视经典的文化价值是朱先生的一个核心观点。他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常谈・序》,文光书店1946年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重印)
      “不在实用”,这里不是说学习经典没有用处,而是说学习经典不为应对考试之用。对此,叶圣陶先生解释说,不要以为学了一些“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可以“参与考试”,“取得分数”,那就是一种“受用”,这不应该是学习经典的目的。(《读〈经典常谈〉》)
      “而在文化”,意指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这才是年轻学子学习经典的意义所在。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内容。所谓“熏陶”,就是感染、影响和教化,接受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朱先生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论百读不厌》)叶圣陶先生解释说,中华经典“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经典原是一种文化,学习者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精神”,以为立人之“本”,从文化育人的意义上学习经典,此是根本,乃为大用(圣陶先生说这是“无用之用”)。
      学习经典的目标既定,学习方法也必须跟上。朱先生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为此,朱先生认为,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浩如烟海的典籍作分门别类的整理,哪些今天不必读(对学生来说),哪些今天只需略知大概,哪些应读“全书”,哪些应读“选本、节本”,该读的书还要有“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朱先生说,要为年轻学子准备好学习经典的“船”,以求“航到经典的海里去”。他身体力行,从中国经典中选定说文、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战国策、汉书、诸子、词赋、诗、文等,写成13篇文章,辑成《经典常谈》一书,以为导引。叶圣陶先生盛赞这是一本“负责任”的书。“它是一些古书‘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
      对照朱自清先生学习经典的思想方法,我们今天虽然也在倡导学生阅读经典,但不足的是,往往止于口头的号召,最多也只是提供一些书目,缺少适用的选本、节本,且没有言简意明的“导言”。诚如叶圣陶先生63年前所说的“困境”:“范围宽广,从前读书人所读的一些书籍都拿来读,跟现代的教育宗旨不合是问题。每一种书籍都是由学生自己去摸索,时间跟能力够不够,又是问题。这些问题不加注意,徒然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你们要读书啊!’其心固然可敬,但是学生还是得不到真实的受用。”(《西川集》,文光书店1945年版)63年过去了,学生阅读“经典”的被动情况至今没有根本改观。
      至于当今有些学校随意选取“经典”,要求学生阅读,如以全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观》为中小学生课外读本,囫囵吞枣,全面灌输,那就不只是方法问题,更是不明学习经典意义的教育方向的大问题了。盲目学习“经典”者,当以之为戒。■
      (责任编辑/南坤)

    相关热词搜索: 温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