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当前农信社新增贷款风险控制的建议|小贷公司风险控制

    时间:2020-02-13 08:25: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制约,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一直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制约我们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我们扭亏增盈的最大障碍。不良贷款已成为历史,如何有效控制新增贷款风险问题,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直接关系到我们农村信用社能否持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就此问题到几个县级联社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全市农村信用社实际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新增贷款风险形成原因
      当前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风险形成原因主要可以分为贷款人管理失误、借款人原因以及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
    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
    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
    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
    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使贷款形成风险等。


      2、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
    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
    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还有的是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
    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贷后检查等。
      3、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不力的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
    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 “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少数信贷人员思想不健康,三查流于形式、串通客户高估抵押物价值、违规操作等,大大增加了新增贷款风险。
      4、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借款人欺诈。借款人欺诈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这种欺诈的特征有:(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
    (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
    (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
      2、借款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给信用社贷款形成新增风险。
      3、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主要表现在农户贷款,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农户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新增贷款的及时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如果信用社把握不好,往往形成大量新增贷款风险。
      2、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干预,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
      3、国际因素。主要是在对外开发进一步扩大的形式下,国际贸易、信贷、利率、汇率、汇率风险,尤其是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经营外贸业务的企业经营受阻,效益滑坡,无法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使新发放的贷款形成风险。
      二、新增贷款风险控制建议
      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风险如何有效控制呢?方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制度,一个是人,就是以人为本抓制度的建设和落实,重点是防范道德风险。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半数以上是由于道德因素造成的,形成的风险不同,但原因相似,就是贷前调查不彻底、贷中审查不严格、贷后跟踪不深入,甚至存在因为个人的私利而放纵风险,真正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却不是主要问题。

    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必须从其产生的根源入手,以便对症下药,采取施治措施。
      (一)严把“五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1、实行五岗分设,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粗放经营是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应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五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审核岗、检查岗)和审、贷、查三权分离制。明确规定,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必须实行五岗制,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通过实行五岗分设和三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增加贷款透明度,防止徇私舞弊,确保贷款质量。
      2、实行贷款权限差别化管理,把好贷款风险关。即改变以金额大小为依据,分级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人员素质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综合确定其不同阶段的款审批权限。贷款审批权限实行一季度或半年调整一次。
      3、实行信贷员集中办公,把好资金跑、冒关。应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确规定,杜绝外勤人员单人操作发放贷款,所有贷款必须按五岗制,三权分离程序统一办理。改变信贷人员分散在家,单人调查,单人办理贷款,无人监督的落后工作状态。有条件的可分别设立个贷部、企贷部、按揭贷款部等部门,分门别类办理贷款业务。
      4、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建议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级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5、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建议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明确规定: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字同意,方能正式发放贷款。
      (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传统的信贷管理方法是对信贷人员下达考核指标,过分注重结果。而对贷款的风险环节缺乏必要的分析、控制和防范。必须从传统的结果管理转到过程管理上来,通过对合理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从内部机制上建立先进的管理制度,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1、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2、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要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在受理每笔贷款前,先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省农信社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
      3、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确保信贷管理的持续改进。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流程,推进信贷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
      1、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创新信贷管理制度,关键是要找出贷款流程的各个风险点,然后合理确定制约措施,最大限度地规范、控制、约束易产生风险的操作行为,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一旦风险产生,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一目了然。
      2、创新信贷员薪酬管理办法。首先,对信贷员要收取适当的贷款发放保证金。其次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制度。信贷人员的主要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生活保障工资;
    另一部分要与其经手的贷款质量和收贷收息情况挂钩。三是县联社、信用社主任实行年薪制。其收入总量与业务量挂钩,明确辖内经营目标,完成经营目标的可按辖内职工年平均收入的适当倍数,确定年薪。完不成经营目标任务的,按比例扣发,或者是只发员工平均工资,甚至取消其任职资格。
      (四)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的素质是企业素质的集中体现,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是改善农村信用社信贷质量的关键。
      1、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充实调整信贷人员。使信贷人员数量达到员工总人数的20-30%。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户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成绩突出的,要优先提拔,提高信贷人员的群体活力。
      2、强化员工培训,提高信贷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程序,保持信贷人员教育、培训、技能、经验、职务锻炼、知识更新等工作的持续开展。重点对信贷人员进行敬业爱岗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积极培育其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严格贷款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对违规违纪放贷行为的查处力度。继续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的终身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完善贷款实行“四包一挂”责任制,并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使制度落到实处。
      (五)加强对借款人的检查和监督
      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贷款能否按期归还,借款人生产经营恶化也可能将风险转嫁给信用社。因此,信贷人员发放贷款后,要经常关心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随时掌握其发展动态,以便一旦发现贷款风险苗头,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早收回贷款本息。目前,部分信用社违规贷款屡禁不止,最大的原因是贷后检查不力,直到贷款形成不良后才去查找其中原因和责任。按照今年省联社制订的《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基层农信社负责人每月要对辖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真实性进行一次检查核实。为将此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每月信用社主任对辖内贷款检查情况,以报告形式上报联社信贷部门一份进行审核备案;
    其它微小客户贷款也应提倡按季进行检查,并形成文字报告上报联社信贷部审核备案。


      (七)加大对新增贷款逾期处罚力度
      按照省联社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办法规定,新增贷款必须要实行“四包一挂”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担保贷款等均由客户经理或第一责任人负责按期收回。若贷款形成逾期,在贷款形成逾期后贷款第一责任人和贷款提议人立即停职停薪收贷,在文件制度规定的时间内收回贷款的重新上岗,不能收回的追究其赔偿责任,并视其是否违规及违规情节分别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理。大额贷款逾期出现损失的,贷款第一责任人、提议人、审查责任人都要按规定比例承担贷款赔偿责任。同时,信用社每月要对新增贷款到期收回率实行提前预警监控管理,每月初要从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导出当月到期贷款,到月底由联社对其考核收回率,将当月到期贷款收回率与信用社主任及分管信贷的副主任工资进行挂勾考核。

    相关热词搜索: 风险控制 贷款 新增 农信社 建议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