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细微的反义词_细微改动,精彩无限

    时间:2019-05-20 03:29: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线教师接触最多的形式,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收获。本文结合对不同教师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处理片段的剖析,来谈谈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 从“图形分类的消失”感悟“情境设置的简约化”
      【片段1】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前段时间学习了图形,你还知道哪些图形呢?
      师:看来,小朋友们在课外还认识了许多图形,真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些图形。
      师出示一些图形:
      师:请仔细观察,你能试着分分类吗?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分类标准:图形中是否有角、是否由两个基本图形组成、是否在生活中存在、有没有半圆、有没有直角、切开来两边是否一模一样、对折之后两边是否一模一样……
      师:我们就按对折之后两边是否一样来进行分类,谁来试一试?(生给出分类的结果)
      师:现在的结果只是我们的感觉、猜想,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分小组来进行验证。请你把信封中的图形倒出来……
      【片段2】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关于长方形你知道什么?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对边相等。
      生:对折之后就成了一个小长方形。
      师:看来我们通过对折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演示)有些图形像这样对折之后两边可以重合。
      教师出示下列图形:
      师:请你先仔细观察,猜猜看这五个图形哪几个对折之后能重合呢?心里有结论后请把信封中的图形倒出来动手验证一下。
      【剖析】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分类”成了一个使用率较高的、较时髦的词。不可否认,“分类”有时确实能让教学锦上添花。但在片段1的教学中发现,图形的分类这一环节不仅费时多,而且分类的有效性并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这5个图形的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对折之后两边能重合这种分类标准只是众多分类标准之一,而它的价值仅仅是为了引入到下一个验证环节。在这个条件的束缚、限制下,其他的分类标准在本节课没有起到丝毫作用,这时我们不免要对分类的必要性提出质疑;其次,在片段1中,我们发现能讲到对折之后两边能重合这个分类标准的学生寥寥无几。因为这需要有“跳跃性思维”才能想得到(这与之前所接触到的分类标准是完全不同的思考角度)。从本节课来看,“图形分类”这个教学设计明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这种引入的方式是晦涩的、值得商榷的。
      在片段2中,教师直接给出长方形,通过“对于长方形,你知道什么?”这个问题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又显得简洁、高效。同时,这种“简约化的情境引入”还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之后的一种平面图形,学生在这之前已理解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因此,片段2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的形成及学习。
      二、 从“边角料的利用”感悟“材料利用的极致化”
      【片段1】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师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请你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验证这一类轴对称图形两边完全重合的?
      师:如果给你一张纸,请你动手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有信心吗?动手之前先想想有什么办法,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片段2】
      师小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出示:
      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了?
      生:可以通过对折来验证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是剪房子时留下来的轮廓。
      师:谁能试着在这张长方形的纸上剪出一个房子?先想一想怎么做?(一生上台来演示)
      师:谁能来说一说他刚才动手的步骤?
      生:先把这张纸对折,再在纸上描出想创造的图形的一半,再剪下来。
      师: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创造出一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吗?先想好创造什么图形,再想想该怎么做,想好之后再动手。(生动手操作)
      【剖析】
      新课程强调“做中学”,希望能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感知”概念,内化概念。但这种学习方式的使用必须建立在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正确解读的基础上,否则“做中学”非但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反而会成为学生正确认识概念的障碍。在片段1中,教师采用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马上进入创作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当中出现了思维断层:不知接下来做什么,怎么做?于是,学生就不通过“对折”直接进行创作。很显然这会对正确概念的形成造成严重干扰,从而使一个原本充满“数学味”的操作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演变成了手工课。
      学习材料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而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并加以引导放大,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材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片段2的处理,教师在概念揭示之后增加了一个学习材料:剪房屋图形的边角料,并设计了辨析、追问其由来、学生演示图形由来这三个环节充分挖掘材料的利用价值。由此有效地“接”上了学生的思维“断层”,让学生在熟悉的、有限开放的情境中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内涵,也给下一个创造环节的展开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 从“擦比画好”感悟“教材解读的准确性”
      【片段1】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师:请你在方格纸中画一个长方形。
      师:你是怎么画出这个长方形的?
      师:通过刚才的画长方形的活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片段2】
      师:你能根据长方形的形状,用手把下面的图形比划出来吗,并猜猜这个长方形大概有多大?(生用手比划)
      师擦掉其中一条较长的边(如下图)。
      
      师:现在你能比划出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吗?
      生:能。
      师:真的吗?动手试一试。(一生上台比划)
      (生用手比划后发现同样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
      师继续擦去一条短边(如下图)。
      师:现在只剩下两条边了,你还能比划出长方形的大小吗?
      师:还能再擦去一条长的边吗?为什么?
      生:不能。如果擦去一条长的边,就不知道要向左右比划多长;如果擦去一条短的边,就不知道要向上下比划多长了。
      师:看来,这两条边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决定了这个长方形的大小。
      师:瞧,老师现在就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把这个长方形“还原”出来。
      师:为什么老师能将长方形补画完整呢?
      生:因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我们把长的这一组对边叫做长,短的这一组对边叫做宽。
      【剖析】
      我们不难发现,片段2的教学对长方形长、宽、对边相等这三个概念的处理令人耳目一新,尽管还是给予学生同样的三个概念,但此时的给予已不是单纯的“递给”,而是糅合了教师教学智慧的艺术化的给予,其中包容了非常丰厚的教学内涵。教师精心组织的观察、比划、想象等活动,不仅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参与学习,而且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的长与宽的概念,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长方形的有关名称,而是学生头脑中对于“长与宽是决定长方形大小的两条边的长度”这一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与思考。但教师并未就此罢手,随后的长方形“还原”环节,在加深学生对长与宽的认识的同时,又通过追问将长与宽的认识与长方形的特征相互沟通起来,一举两得!
      一节课之所以“常上常新”,是基于“教案越改越有味道”。而这种“修改”又蕴含着教师对教材理解、对学情掌握以及对数学教学热爱的不断深化。
      (浙江省江山市中山小学 324100)

    相关热词搜索: 改动 细微 精彩无限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