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跨越两千年的人性扭曲]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时间:2019-05-07 03:29: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公元前196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被杀于长乐宫钟室,年仅33岁。从此,历代为韩信鸣冤惋惜之声不绝于耳。大部分人认为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功高震主,死得可惜。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一次回首那段历史,是否能够更客观合理地去审视它呢?就让我们从韩信那一幕惊人之举开始说起。
       “胯下之辱”作为一个经典的成语,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化。韩信当初甘愿受胯下之辱,最后建立不世功勋,一直为人传诵,于是他便成了忍辱负重的典型。然而在我看来,这实在值得商榷。
       我们读历史,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代人的价值观念。在“胯下之辱”被传诵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韩信这一行为自然是很敬佩的,并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其间的社会理念。然而,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站在那个年代的人的立场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件很难让人接受的事情。因为在当时,韩信的举动可谓是前无古人,没有先例。
       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韩信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话虽如此,勇士要被大众传诵却不仅仅是因为他第一个吃了螃蟹,还需要吃了螃蟹,而人却没事。换言之,就是敢吃螃蟹还不够,还需要不被螃蟹所伤。如果吃了螃蟹,人被毒死了,那大众就又是另一个说法了:这人真傻,吃螃蟹吃死了。同样,韩信如果受了胯下之辱,最后没有建立功勋,人们就会把他说成是胆怯的懦夫。
       诚然,韩信成功了。但是,吃螃蟹的勇士基本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被逼出来的。而逼出来的勇士,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勇敢,却未必是他所做的事。韩信应该就属于这种情况。
       首先,韩信忍辱负重,敢为天下人之不敢为,着实勇敢。钻人家的裤裆,即使在有韩信这样光辉先例的今天,也不是那么容易让人接受的,更何况是在那个荣辱观念极强的时代?
       其次,虽然这是很让人不齿的行为,韩信还是钻了,其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孰视”一词,可见当时韩信心情之复杂。我们似乎能看到那个眼含愤怒的青年,在凝视对方的同时,经过痛苦的心理斗争,最终决定从那个地痞流氓的胯下钻过去。
       那么,是什么驱使韩信最终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如果仅凭勇敢,韩信就该拔剑死拼,杀了对方或者被杀。然而韩信却以惊人的忍耐力,最终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壮举。原因就在于,韩信不想死,也不想因为杀人而获罪,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他还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他渴望得到、渴望成就!而活下去是这一切的基础,哪怕是屈辱地活着。
       这种渴望,我们可以解释成是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韩信就是这样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有志青年,而这份志向,究其根本,就是对利益的渴望。
       韩信“亡楚归汉”,几经辗转,最后被刘邦拜为大将,说到底,他太想有一番作为,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实现自己的利益。在韩信日后的岁月里,趋利之心一直伴随着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说韩信趋利并不过分。“靖难之役”胜利后,明成祖朱棣论功行赏,功绩第一的姚广孝却什么都不要。《明史》记载:“赐第及两宫人,皆不受。”又说:“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姚广孝其人,前半生碌碌无为,临老鼓动朱棣造反,功成之后却毫无所求,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为他的奋斗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反观韩信,对于他事汉后的种种行为,绝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更在于自己对利益的渴求。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於是信然之,从其计,遂渡河。”郦食其说降了齐王,但韩信却为了争功,不惜耗费士兵的性命而自主攻齐,最后还导致郦食其被烹杀,其为人之无义实在令人毛骨悚然,功利之心在此已有所显现。而之后,他又在刘邦危难之时借口“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要挟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其利欲熏心,已昭然若揭。
       至此,韩信已然不再是当年那个简简单单的有志青年了。他的志向,一再地驱动着他的贪欲,同时也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死亡。
       在韩信最后的那段岁月里,无论事情如何发展,他始终保持着自己那颗趋利的心,至死也放不下自身的利益。
       平心而论,刘邦对于韩信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作为统兵大将,前有拥兵挟主之过,后有图谋叛逆之嫌,放到哪朝哪代都逃不过一死,而刘邦却只是把韩信降为淮阴侯,可谓皇恩浩荡。
       然而韩信却一直对自己所受的待遇不满,天天发感叹抱怨,“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及至最后临被杀时,还放言:“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韩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道明了自己的心迹,他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听蒯通的话自立为王。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如果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韩信就会采纳蒯通的进言,自立为王,背叛刘邦。
       当年不肯背叛是以为刘邦会满足他对利益的欲望,也不想背上叛主的恶名。作为既得利益者(受封齐王),谁愿意拿荣华富贵下赌注去叛变?而一旦知道刘邦不会满足他的利益,韩信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背叛,因为在他眼里,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忠诚无非只是个价码。
       一个贪图私利、不忠不义的人,就其品性,实在不值得追捧和学习。反观后来的岳飞,虽然被冤杀,但自始至终却毫无反意,更无一丝后悔,只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忠贞!
       岳飞固然是愚忠,但不管怎样,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员大将,岳飞不谋私利、一心为公的品性值得肯定,更值得学习。
       “胯下之辱”值得我们传诵和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那份受辱的勇气,以及后来为了让自己不再受辱而不断进取的精神,而不在于对韩信其人的膜拜。其间体现的是“忍辱负重”的真谛,而不该是向往某位历史人物的声名。
       然而两千多年的畸形膜拜,导致了后世一系列丑恶现象的发生。明末清初之际,洪承畴之流,假惺惺地拒降,无非是沽名钓誉,最后仅仅因为皇太极一番微不足道的作秀,就感念恩德,投降叛国。史载:“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难道明朝的高官厚禄不算是皇恩,崇祯为其举办隆重葬礼(明朝以为洪承畴战死)不算是洪恩浩荡?
       如此这般折腾,无非是先赚取忠君报国的名声,接着摆出感念皇太极恩德的姿态,搞得自己忍辱屈服,深受感召投降了敌国。
       一切只为自己的私利!岂不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时,无数生灵涂炭,却没有哪位负重之人出面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们要的只是名利双收,怎会因天下大义舍生为民?
       无耻至极!我只能这样去看、这样来说。
       而时光流转到现今,我们现代人对于“胯下之辱”的认识,以及对“忍辱负重”的概念,需要分清其具体情况和真实含义。我们所要学习的是那种隐忍的勇气和不屈、奋进的精神,而绝不是对某一个人的盲目崇拜,从而扭曲了人性的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扭曲 跨越 人性 千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