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石头记》【《项链》《石头记》与《枕中记》】

    时间:2019-04-11 03:17: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体系主张通过研究文本内部的结构形式来阐释文学作品的意义。他在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语义方阵” 概念。《项链》、《石头记》和《枕  中记》分别运用“项链”、“石头”和“青瓷枕头”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论者在运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对他们进行时,得出相似的结构“无——非无——有——非有——无”和
      共同的“虚无”主题。
      关键词:文本内部结构;语义方阵;虚无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一、结构主义和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
      结构主义认为,“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①结构主义者的最终目
      标就是寻找“永恒的结构”,②在这个过程中,索绪尔和雅各布森提出二元对立原则,为结构主义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石。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二元对立关系中考察原
      始社会中的亲族关系、饮食方法、婚姻习俗等,力图发现它们的内在结构。在他们的影响下,法国叙事学家格雷玛斯提出了著名的叙事学概念——“语义方阵”。
      格雷马斯以语言学为基础,力求首先找出故事内部的二元对立关系,并由此推衍出整个叙事模式。格雷玛斯指出,我们构造结构的知觉要求我们必须承认A:B=-A:-B这个公式。它
      包含着对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的确认和区分—实体的对立面和对实体的否定,即B是A的对立面,-B是-A的对立面,同时,-A又是A对的否定,-B是对B的否定。由此组成一个矩形图。图示如下(图1):
      格雷马斯在运用此方阵的过程中推演出以上图示(图2),并认为这就构成故事的深层结构。
      本文在运用此图示分析 《项链》、《石头记》和《枕中记》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发展轨迹和相似的“虚无”主体。
      二、运用以上图示对《项链》、《石头记》和《枕中记》的分析
      《项链》讲述了马蒂尔德追逐自己向往的生活并为之付出代价的故事。《石头记》又叫《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讲述了一块有灵性的石头来到贾家,经历悲欢离合后回归的故
      事。《枕中记》是唐代作家沈既济的一篇传奇作品。成语“黄粱一梦”就是从这里来的。下面是我运用“无——非无——有——非有——无”的结构图示对这三篇作品的情节结构
      进行的分析。
      1、 “无”
      三篇作品的主要人物在开头都表现出不满于现状的心态。马蒂尔德向往优雅的生活,但她没有条件实现愿望;石头则觉得自己无材补天,自惭形秽;卢生更是感叹自己怀才不
      遇。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有一定的缺失。这就是故事的第一个阶段“无”。
      2、“非无”
      接下来,故事接着向另一个方向转化。有了一张请柬、一件新衣、一挂钻石项链,马蒂尔德就有条件实现愿望了。石头得到两位仙师的帮助,被幻化成饰物,跟宝玉一起出生
      在贾家。在《枕中记》中卢生也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吕道士。此时,在这三篇作品里,“无”转向“非无”。
      3、 “有”
      马蒂尔德在丈夫的陪同下参加舞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石头幻化成的美玉,跟着宝玉一起赏花品茶,吟诗作赋。卢生枕着青瓷枕头,洞房花烛,金榜题名,建功立业,为官
      作宰。他们都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4、“非有”
      快乐的事情总是短暂的。舞会的结束、项链的丢失使马蒂尔德丧失了她所有的荣耀。故事开始往“非有”的方向转化。石头和宝玉在贾家感受着一切幸福的同时,也感觉到有
      股异样的风吹来。第七十四回中,凤姐带人抄检大观园,正应了探春那句“可知这样大族人家......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④晴雯被赶出大观园;迎春误
      嫁中山狼。宝玉和石头逐渐失去了它的知己和亲人。卢生还不是神仙,生老病死他无法避免。卢生死了,他所拥有的财产和名誉都随之而去了。
      5、 “无”
      十年以后,当马蒂尔德和她的好友再一次相遇时,二人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在生活的压力下,马蒂尔德已经成了农家妇女,并且知道了自己这十年的辛劳仅仅是为了一条假
      项链。故事到此结束,马蒂尔德仍然没有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虽然在前八十回,读者无缘看到宝玉的仙踪;但顽石的下落,作者已经向我们交割清楚:“又不知过了几世几
      劫......忽见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石头又回到了它的老家——青埂峰。卢生呢,他也只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时分,发现自己仍躺在那张席子上,主人的高粱米饭还没
      有煮熟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个小说文本是有着共同的情节发展轨迹的。
      三、共同的“虚无”主题
      在分析过程中我还发现,它们不仅有着共同的情节发展轨迹,而且有着相似的主题。《项链》中,项链的假也就预示着以项链为代表的“物”的世界的虚妄不实。《石头记》
      中开头作者就告诉我们,这本书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梦幻。《枕中记》中卢生如果明白了人生的浮沉,世间的一切也就成了“虚空”。
      通过对同类型故事的分析,我总结出这样一条原则——在解读表现“人生如梦”或“虚空”主题的叙事性文学作品时,如采用“无——非无——有——非有——无”的结构,
      可以更快的把握文章的叙事结构,领悟文章的主题。运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阅读——阐释文学作品的途径,方便读者更快地
      把握叙事性文学作品的结构。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任何批评阐释,只要和文学作品的细节没有出入,都是成立的。
      参考文献
      [1] 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霍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
      [2] F.詹姆森.语言的囚所——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述评.
      [3] 张鹤:《格雷马斯的语义学方阵与莫泊桑的》[J].哈尔滨师专学报,21(5):
      [4] 曹雪芹著.脂砚斋主人评点:《红楼梦》[M].北京:线装书局,2009.(8).

    相关热词搜索: 项链 石头记 枕中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