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义和渠历史简介王同春 “开渠大王”王同春

    时间:2019-04-02 03:20: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1年,在巴彦淖尔市紧锣密鼓地拍摄了一部叫《我叫王土地》(原名《大河套》)的电视剧。剧中的主要人物王土地确有其人,他的名字叫王同春。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的故事了。
      100多年前,正是这个人,在广袤的河套地区创造了生动流传的传奇大戏,被人们称为“河神”和“开渠大王”。
      “独眼龙王”
      说起王同春,首先说一说走西口。
      走西口,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其高潮出现于明末清初,直到清朝末年,前后有大约300年的历史。
      走西口不仅改变了成千上万“口里人”的命运,而且对于改善塞外人口结构、促进塞内外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同春,字浚川,乳名进财,清咸丰元年,即1851年3月10日生,河北邢台石门村人。王同春幼年家贫,5岁患天花,一目失明,外号瞎进财;7岁读私塾6个月;9岁随他族祖父王成远到塞外河套磴口及西山咀等处习做鞍鞯鞭辔营生,与蒙古人相交易。但他不喜欢学习鞍辔技术,反愿从事挖渠浇地一类的劳动。1863年,他体力渐强,开始受雇为附近居民挖渠;两三年之后,又到临河为别人挖渠,对水利着迷,并在这方面很有长进。
      18岁时,王同春在万德源商号正式当渠工,并担任了渠头。此后,在改挖老郭渠时,王同春的意见往往胜人一筹,起了主导作用。
      1881年,王同春学会蒙语,便直接与蒙古人打交道,租得三合庙喇嘛地一段,自行垦耕。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王同春把原刚目河附近的土地和渠道收买过来,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一步开挖丰济渠,历经8年完成。他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开挖沙河渠,雇用口内逃来的灾民施工,历时4年完成。义和渠、沙河渠和丰济渠是王同春自己修建的3条干渠。同时,他投资和别人合作开挖的干渠还有2条,分别是刚济渠和新皂火渠。
      另外,王同春参与制定修建方案并指导开挖的干渠有5条、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渠。
      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同春已经拥有干渠5条、支渠270多条,为开渠投资的工银约有1350万两之多,可灌水田7000多顷、熟田27000余顷。这些渠道经过历年的修挖和调整,到民国年间,已经成为河套地区的10大干渠。
      凡是王同春所开的灌溉渠,进水无不畅通,灌溉自如;凡是他人所开之渠进水不畅者,经他亲临指导或整修,都会畅流无阻。河套地区黄河水利的强势开发,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蓬勃发展。
      从1891年到1902年,晋、察、冀、陕等地遭遇大旱,王同春先后4次共调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省救灾。
      王同春修建大干渠和支渠的长度加起来超过了4000公里,所动用土方无法计算。
      在当时文化非常闭塞的塞外河套,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设备的情况下,王同春这个只读了几个月私塾的汉子,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总结出来的土办法完成如此浩大而艰巨的水利工程,简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人们给王同春起了个绰号,叫“独眼龙王”。
      高超的测河技术
      王同春白天竖起一根竿来,挂上一个白水斗子,到处插着,他用目测,知道哪高哪低,水向哪里流。
      晚上他点上七八盏灯笼,让手下的人向四面八方走去,他站在一点往四面八方观测,然后骑上戴着铁链的毛驴,到了一个点就钉上木桩作为记号,铁链留下的印迹作为河道。
      平日里一到下雨的时候,越下雨王同春越往外跑,骑上马到处跑。他不是瞎跑,他是看水的流向,也叫做“瞅渠”。他用一只眼睛在瞅,找坡度找水平,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经过多年反复观察,王同春得出一个结论:河套平原的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
      选定渠口位置之前,王同春必亲自沿黄河北岸反复观察。每天天不亮,他就骑马往黄河岸边走,边走边看,哪里高哪里低,哪里适合渠道转弯,哪里能够做闸,这些都在他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
      王同春勘测渠路时,不像别人那样趴在地上,两眼向前平视测量;而是将身体仰卧在平地上,头朝顺水方向、脚向引水方向挺直身体,头部向后观察来确定渠路。
      在施工时,王同春晚间在准备开渠的线路上插上一排香火,从远处察看香火的高低,以此决定所挖渠道的坡度。在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时间,加大渠道弯道,利用水流三弯自急的原理,使水产生拥推力量向高处流去。
      王同春所开的八道大渠都是从黄河西南“迎水”,然后向东北流去,弯弯曲曲,一直流向阴山脚下,进入乌加河,继而流入乌梁素海,然后南出西山嘴复入黄河,有进有出,灌排通畅。
      王同春还沿乌拉山南麓动工修建了一条长达200公里的退水渠,能够将灌溉剩余之水直接退入乌梁素海复归黄河,堪称百利而无一害。
      坎坷的人生
      作为一位靠兴修水利发家的封建地主,王同春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
      为了修建水利工程,王同春一生命运坎坷,先后数次诉讼、坐牢5次,都是因为开渠惹的祸,牢狱生活长达11年之久。
      王同春这个传奇“河神”的悲剧还在于,他无法摆脱生活的年代,尽管势力强大,仍旧受到清政府的盘剥与欺压。
      1903年,清政府搞“移民实边”,强令王同春将所属之农田、灌渠交给清朝政府。迫于无奈,他将数十年所开凿的渠道和所置的田产一并交官。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前往西北地区考察,途中,他看到河套地区竟然有如此完善的水利系统,非常兴奋,坚持要见见王同春。张相文听他介绍了40年来在河套地区兴修水利的种种经历,认为他是中国难得的水利人才。于是,张相文回到北京后,立刻把王同春在河套治水所取得的成就告诉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张謇,建议让总长张謇速请王同春进京,共同商讨开发西北和治理淮河的计划。
      王同春去北京和张謇总长见面以后,谈自己治水的好多观点,深受张謇总长的欣赏,张謇就把他聘为农商部的水利顾问。当时,正是对淮河治理的投入时期,北洋政府想治理淮河,王同春参加了治淮委员会。因为治理淮河的经费是从比利时借来的,来自比利时和美国的水利工程师主张疏浚淮河的关键是要引淮河水进入长江。所以,王同春引淮河水直接入海的方案未被采纳。
      在返回巴彦淖尔的途中,王同春受到冯玉祥将军邀请,谈了自己有关开发西部的宏大计划。1925年,冯玉祥的部队开进河套地区,修整道路,疏浚水道,开垦荒地。此时,已经74岁的王同春协助冯玉祥将军的部队指导督察水利工程的修建。
      1925年6月,王同春因病从黄河水利工地回家休养。当月的28日,一代治水英雄告别人间。
      在巴彦淖尔五原城南5公里的地方,正在重修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是当年河套地区的人们为了纪念兴修水利而建造的。寺庙的名字稍微显得有点儿拗口,叫四大股庙。据当地人介绍,这座名字稍显古怪的庙宇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万太公、万德原、郭大义和王同春4个修筑黄河灌渠的人共同出资建造的。
      王同春的事迹,被载入《剑桥中华民国史》和《清史稿》。著名作家冰心访问绥远,曾写有《二老财》一文。在文中,冰心称王同春为“河套民族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巴彦淖尔磴口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动工修建,该工程吸收了王同春与河套人治水的丰富经验。这是迄今为止在河套地区修建的最大水利工程,也是国内最大的一道制闸坝工程。
      遥远的沧桑岁月,诉说着厚重精彩的河套文化。河套人的精神,光照千秋,昭示万代。

    相关热词搜索: 大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