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土壤形态【互联网:文化土壤催生多元形态】

    时间:2019-03-26 03:27: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上个世纪末,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凸显了出来。网络作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流行与传播着各种文化因子。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中,我们可以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可以在你的QQ空间、博客里发表自己对最近的时事热点、社会事件的看法,可以自由地宣泄自己在现实中积蓄已久的情绪,也可以在聊天中畅所欲言,这都源自网络自身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然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似乎是一个必然存在的现象,中国历来的文化形态又是纷繁复杂的,这便加剧了现实文化形态向网络文化的移植。正因为如此,网络“俱乐部”形成的必然性,也就无可置疑。它的存在成为流派、观点多元化倾向的坚固阵地,但在“和而不同”的情形下,网络“俱乐部”还可以互相交融,融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领域”当中。
      “百家争鸣”的场面固然可喜,可怕的是网民自身缺少了道德自律,缺少了应有的理性与克制,最终将网络发展成为宣泄个人或者某些群体情绪的工具,这样网络中“公共领域”的缺失也便成为了必然。
      梁文道先生《常识》一书从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局部窥探中来把握当下这个时代,其中的很多观点与见解都很新颖别致,对一些时事社会的评论,也足以见其力道。现摘出本书中《网友:两亿网民都成了朋友》一文,与大家共读为快:
      互联网刚刚开始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时候,很多人幻想它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公共领域”了:没有限制出入的门槛,没有权威的中央管理,没有身份背景的差异,所有资讯自由交换,所有人理性对话。于是差异容许存在,共识也会渐渐形成,一个摆脱任何权力扭曲的开放平台将会带领人类迈进空前的民主时代。
      可是正如铸造这个概念的哈贝马斯被人认为太过粗疏,他的欧洲沙龙和早期报纸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公共”一样;互联网上的“公共领域”原来也只是个过分乐观的期望。
      先举一个好几年前我就说过的例子。我是美国NBA湖人队的球迷,从前要在中文媒体上寻找湖人的消息,我必须很有耐心地看完整节新闻才偶尔听到一两则它的赛况,又或者买一份报纸翻过国际版财经版才找得到它球员的动向。但是现在,我可以直接进入湖人的官方网页或者它的球迷园地,甚至完全略过其他NBA球队的讯息。假如我是个心系篮球不理世事的球迷,在这样的情况底下,我也许不会知道谁是奥巴马,也不知道楼市暴涨的影响,说不定还不晓得原来我家附近昨晚发生了杀人案;但是我却十分清楚一名湖人球员的状态,乃至于他所穿内裤的牌子。
      互联网是无尽的资讯宝藏。让我们各自发掘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它却不一定会使大家更加了解彼此。相反地,有时它会阻断我们彼此沟通的可能,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所有人都一定要知道的常识,也没有什么保证能够打开陌生人话匣子的话题了。要是互联网取代了由一点发放讯息至多点的大众传媒,我们或许会很自由,也会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可是我们也很有可能丧失掉所谓的“公共”。
      再看“网友”这种群体,它和“网民”最大的不同就在这个“友”字。一个本质上开放的网络论坛是很理想的,任何人只要上网登入,或许浏览或许发言,他们就变成了网民,表达不同的关注,展示不同的思路。可是和任何团体一样,一个论坛也有它的“团体动力”,不必然仰赖领导,却会依循一定的组织社会学法则,渐渐自发形成一群“网友”的俱乐部。
      在这个俱乐部的各次讨论里面,理论上的异质和多元将透过相互影响与寻求认同的过程,慢慢形成自己的主流。一开始,大家只是不赞成某个观点,然后有人开始宣称“鄙视”持有某种观点的个人,再来就有人用上了粗话,最后则出现了追杀通缉令。匿名的条件一方面保障了大家,同时也加剧了这种话越说越极端,你激进我比你还激进的倾向。多年以来,我们目睹无数这样的历程,看见一个论坛怎样从国事讨论变成了征服世界的幻想乐园。另一个论坛又怎样从标榜理性变成了要把所有愤青都丢到海里喂鱼的小圈子。和任何封闭的团体一样,所有极端的声音都会牵制整体的走向,逐渐把温和变成必须排除的异端。
      终于,原来开放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小教派,每一个教派的成员都在自己的团队里找到了归属,天天反刍同类人的意见,日日巩固原有的主张。最后,我们都成了不同俱乐部的“网友”,看不见“公共”的存在,却肯定各自真理的终极,和部落没什么两样。
      读后简批:梁文道先生的评论短小精悍,视角独到,他针对人们熟悉的事件与社会常识。没有从众人所共有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是独辟蹊径,打破了人们所固有的常规思维,从而使我们获得一种新鲜感。同时,在评论的过程中,他的很多精妙之语流畅自然,对问题本源的追溯也是层层深入,最终达到一语中的的效果。不仅仅是在这篇文童中,《常识》一书中很多地方都有所展现,譬如在《国耻》、《日本》等文中,很多见解都有发人深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雅明)

    相关热词搜索: 互联网 催生 土壤 形态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