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豪华落尽,一语天然|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时间:2019-02-24 03:32: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不知从何时起,同学们不会说话了。   文章里充斥着匠气、陈词、假话、套语。作文开头动辄弄个排比句什么的,材料动辄苏轼、陶渊明的,语言动辄是华美的词藻,已然不见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活生生的十六七岁的中学生的情感、识见。
      清代的张问陶说:“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也如冰心所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一个高中生,你的眼、你的心、你的耳,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这里,难道真的没有你的情感的温度、浓度,思考的深度,识见的广度?难道真的没有你的收获、你的失落,你的倾诉,甚至于你的呐喊?
      
      (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今传世之诗文,哪个不是因情而久。
      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秦地将士同仇敌忾的豪情。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亲人言语,历历如昨,引发无限感伤……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悲愤之情,难以言表……
      
      (二)
      用心捕捉生活,感人莫过细节。
      老师们常说,中学生要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生活。可是真写起来,却总是得不到高分,苦闷。
      我说,其中必然缺少细节的真实。粗粗的叙事,如何感人?
      很多艺术形式,成功多源于细节。
      你像前几年热播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和不久前热播的《集结号》,它们并不是单以宏大的战争场面来征服观众,而是通过许多细节来表现战争的真实残酷,引发观众的共鸣。
      你看,孙犁小说《荷花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第二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
      再看,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万重”意,只一个感人的拆信细节,千百年来,流传至今。
      我们再来看一篇高考考场作文的几个片段。
      “我想握住你的手”,这是2006年高考上海卷题目。
      一个考生写自己遇到车祸受轻伤住院,文化水平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父亲来看“我”时,竟给“我”送了一束鲜花!全文围绕这个事件展开,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个个细节――
      细节一: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没错,是爸!还有红的,一大束康乃馨,我惊呆了。
      细节二:
      “嗯,可是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只是店主将它包装得太鲜艳……”
      细节三:
      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
      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清晨的祝福……
      写亲情极难,难在要在共同情感中写出不同。
      这篇作文的成功,在于考生善于从极平凡的小事中,把握生活的细节。
      
      (三)
      文要赤诚相见,情要隐于物事。
      直抒胸臆,还是含蓄表述,要依所抒之情而定,就是说要看需要。更多的时候,直接抒情,让人感到韵味不永。我们这里先只谈蕴藉含蓄之情的抒发。
      所谓“情要隐于物事”,是说要借事、借景、借物来抒情。
      你看,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作者借文人画士夭病梅来表现对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
      你看,归有光《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借枇杷树来表达对亡妻的悼念。
      你看,史铁生《合欢树》结尾:“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作者借孩子看树影来寓示天下的母爱是普遍的。
      这些,都能引发人去细细体味不尽的深情。
      
      (四)
      真情缘于真实,先要感动自己。
      使人感动其实并不难。
      《读者》2003年第5期登载了蔡成的一篇文章《世界上最感人的理想》。
      “在乡下的学校,二年级孩子刚刚学习写作文。……写了一篇《我的理想》。
      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我已在城里生活好多年了。经历过各种世相人情,自觉已是刀枪不入,很难再有什么事能轻易让我感动。然而,那一天,我被这个二年级学生的‘理想’震撼了,觉得鼻子酸酸的。我敢说,这是世上最感人的理想!”
      ――写文章的小孩子并没想感动谁,我们却看到了“真”的力量。
      我们写文章,首先,要写能感动自己的真。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是韩愈的《送孟东野序》中的一句话。 它表面上说的是,物体因为放置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实质上则是指人遇到不平事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真从何来?情感体验从何处来?
      这“不平事”,这活的思想,真的情感,应是从生活中来的。鲜活的语文,应是从生活中来的。要注意那些生活中的小事。和生活碰撞出火花,才有话想说,才有话能说。我们对生活应更加敏感,我们对友情、亲情、国情、世情,应更加敏感。
      你看,《灯下漫笔》由生活中的换银元,想到人的价值的降格以求……进而有对第三样时代的渴求之情……你看,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由生活中的剃权,想到一单位乃至一国之权……
      真情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体察。
      笔者曾经历过一件小事:
      有一次在北京东直门13号线城铁站里,一位穿着凌乱、民工模样的青年小心翼翼地问,“啊,那个……师傅……”,看起来他有些犹疑,心想,肯定又是骗子,准又是假托问路,然后说钱没带够……自己在这个水泥森林里十多年了,见识也多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此,我也多会老练地摆摆手,奉上我这个准都市人的冷漠……
      “那个那个……问一下,我想上天安门看看,不知道坐车怎么走?”
      ――我是一刹那,被这个公民最纯洁的希望打动的……
      “跟我走!”
      走出迷宫一样的城铁站,我们上了106路公交车,“你从这儿坐到东单,顺便可以看看王府井,然后再往西走一站地就到了……”
      “师傅,谢谢你啊”,那微笑是由内而外的,是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最质朴的东西……
      一路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东西,填满我的胸口……
      同学们,这样的生活小片断,这种感受,你遇到了一定不要放过。
      社会、自然、生活、生命、人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面对这样的生活事件,我们都可以从这样或那样的角度阐发。你的眼如何看待这个现实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世界?难道没有话可说,没能引发你的一点点思考?
      
      (五)
      这“豪华落尽”见得的“真淳”,其实正是你的生命自身,而我们常常将她忘记。
      “没有温度,只是巧思,结构来结构去,像一个游戏一样,那太可惜。写文章一定要多从生命出发,好文章,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表述。……有效的表达和生命意义的真实传达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确是如此,余秋雨的话最为透彻。

    相关热词搜索: 落尽 豪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