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句子 > 正文

    【“情育法”在学生责任感教育中的应用】 如何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时间:2019-02-17 03:36: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从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的角度,在分析了学生责任感的心理机制后,表述了应用“情育法”在中专学生中开展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其责任行为能力的几种方法及其教育意义,认为在全日制中专学校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比如“情育法”,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同时,教师在运用“情育法”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也受到了洗礼,从而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水平双双获得提高。
      关键词:责任感教育;情育法;心理机制
      
      新课程倡导全人教育,要求教师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突出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知道,责任感是人们拥有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它是高尚人格的组成部分,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品质。
      但由于受不当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缺陷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中责任感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全日制中专也不例外。呼唤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已成为当前教师需要迫切研究的课题。
      汪凤炎、燕良轼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新编》[1](P363)中论述了五种培育道德品质的方法,“情育法”是其中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笔者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运用“情育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责任感教育活动能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上,符合中专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情育责任感的心理机制
      
      责任,是指应该做好份内的事,没有做好份内的事而出现事故应该自觉地承担过失、处罚等。责任感,是指个人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规守纪,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意识和责任品质等等。一旦出现问题,能主动寻找解决办法,采取措施减少危害的程度。对造成的危害影响,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委逃避。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结构的组成部分,在品德形成中具有两大作用。一是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有激发作用,促使一个人积极接受某种道德教育,努力掌握有关的道德认识,并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二是可以通过道德情感实现对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并推动自己采取相应的道德的行为。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责任感属于道德情感的其中之一,当然也能在一定方式的教育下得以提升。应用“情育法”开展责任感教育,就是力图通过情感的途径增强人的责任意识,自觉践行责任行为。
      
      二、用“情育法”培育学生责任感的实践
      
      中专生处于15~19岁之间,刚迈入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他们思想的可塑性大,个性发展的空间也大,是品德行为教育的有利时机。应用“情育法”,以班集体教育为主要形式,通过多种活动,以情感人,用情育人,让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在心理上培养职业意识,思想上认识到将肩负的自我生存责任和社会责任,逐步拥有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
       (一)顺导性情法: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诱导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责任行为
      中专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每当学校开展春游、秋游、运动会、艺术节、文艺汇演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或比赛时,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报名,自发地分组筹划,自告奋勇地承担某一部分的工作。在这类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表现出学生自发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我肯定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醒他们合作互助,把责任行为做的更细更好。德育要取得良好的实效性,就必须顺导学生的性情去施教,诱导学生发出良好的品行;假如违背人的人的性情去强行开展德育,其后果将适得其反。
       (二)弘扬正气法:在班级日常教育中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自我负责、他人负责的精神
      我在班级教育中坚持以正面的主流教育为主,倡导学生遵规守纪,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班级管理中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践行责任行为,发扬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培养自我负责精神,学会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
      (三)榜样法:通过学习榜样人物典型事迹,锤炼学生责任意志
      高中的学生不仅能把理想人物的概括形象作为自己理想的目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人物形象的影响,而以抽象的道德规范的理论观点支配自己的道德理想,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榜样人物的一言一行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行为上的坚持。
      在班级中缅怀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感受他们的博大胸怀;举办“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图片剪报展览,学习英雄事迹,感受英雄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习介绍全国青年创新能手马振超、台州在校生首席技师陈小兵和优秀校友的事迹,加强责任意志的锤炼,刻苦练习专业技能。
       (四)以理育情法:通过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从而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升华
      在责任感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将来自我发展的辩证关系。坚信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越熟练,那他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所担负的责任越重,他人生的价值也越大。学生责任感的内容越丰富,学生的理想信念越牢固,践行责任行为会越自觉。
       (五)以情育情法: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要有人文精神的修炼,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人格力量去感染教育学生,使他们感到老师所具有的工作责任感。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及时给以适度的褒奖;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及时给以关心;当学生违纪时,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
       (六)以行育情法:用良好的责任行为来培养和巩固学生责任感
      责任感若只停留在认识和感情上还不够,只有在实践中以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与特征,才成为真正完整的责任感。所以责任感教育的重点环节在责任行为的践行上,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提高责任行为的能力。组织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学校值周、班级值日的部分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初步的责任行为能力。如定期安排志愿者公益活动,服务老人和社会,学会报答社会。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烧饭、洗衣,学会分担家庭责任。通过责任行为的践行,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接触社会,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育中专生责任感的意义
      
       (一)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至16岁左右以后,此时个体的身体发展和思维方式都已基本处于成熟水平,遗传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小,环境和教育对个体身心尤其是教育的影响第一次超过遗传的作用,并且在个体稳定人格形成之前,环境和教育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将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1]
      刚进中专的新生,个体的稳定人格还尚未形成。及时进行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理想,富有责任感,使学生能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从而逐步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反之,学生如果不能向积极品质的责任感发展,就会产生消极惰性情绪障碍或心理危机,从而导致病态和不健全人格,他甚至会成为一个罪人。责任感教育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有利于专业技术的熟练形成
      现在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待遇也越来越好,专业技术的劳动不断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专业技术的形成要经过反复机械的艰苦训练,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悟性和坚强的毅力。学生如以责任感作为持久稳定的“内动力”,他做动作不会简单地机械反复操作,而是会细心地体验每个动作及其几个动作的连贯性,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赢得社会的认同。培育中专学生的责任感,锻炼责任意志,能使学生自觉训练专业技术,促进专业技术的熟练形成。
       (三)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班集体是培育学生责任感的有效场所。班集体是学生生活、学习、交流情感的场所,尤其对远离父母的住校生,吃、住、学习、课外活动等等,几乎都在与同学们相处中完成。学生的生活自理责任、学习责任、同学间的互助责任、公益责任、集体责任等等,均可通过集体活动表现出来。学生的责任感能促进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样,良好班风能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育。
      (四)有利于学生积极地规划人生
      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会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人物、事件重新进行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具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学生,会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积极意向,这对于他接受成年期的生活挑战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如不具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学生就会产生角色的混乱和消极行为。
      在班级中,有步骤地进行责任感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动于先进榜样人物的成长过程,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现实情形相联系,确定自己的地位,寻找差距,规划实现理想的步骤,积极地规划今后的人生。
      (五)有利于教师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修炼过程。在进行对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时,教师更应以身作则,随着对学生了解的加深,教师更感到教育的任重而道远,有利于教师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感。
      
      四、结语
      
      两年来我应用“情育法”指导班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社会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明显增强。责任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让我们一起不断研究它,运用有效的方法,使师生共同拥有这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彩虹(1955- ),女,杭州市余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感 学生 教育 情育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