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0-02-19 09:04: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近期我们通过召开农口及涉农部门座谈会,赴乡镇实地调研,组织赴外考察等多种形式,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既定的目标思路,突出高效有机农业发展、农业招商引资、农村“三大合作”、农民就业创业、农村实事工程等重点,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发展。

    一是农业生产再上台阶,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由于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全县粮油生产再获丰收,小麦、油菜单产分别为854斤、360斤,比去年增加24斤、32斤,达历史最高水平,水稻单产达1202斤,继2005年以来连续第4年夺得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16.5亿斤,比上年增加1.1亿斤,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畜禽规模养殖快速发展,规模养殖比重58.3%,比去年上升5.1个百分点;
    水产业增量增效,预计水产总量14.5万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同步推进,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5万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71万人次,新增转移1.01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78%,农民人均实现工资性收入4100元。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以上,同比增长11%以上,连续五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等各项资金9000多万元。

    二是农业园区加快建设,高效有机农业快速发展。按照特色化定位、区域化布局、园区化建设、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总体发展思路,彰显“四水”、有机特色,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广,高效有机农业规模化取得较大进展。全县高效农业面积已达51.8万亩,其中高效种植业26.3万亩、高效渔业25.5万亩,分别增加10.7万亩、5.5万亩。特别是有机农业进一步做大,全年新增有机稻米面积2.19万亩,省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启动建设;
    设施农业发展加快,新增设施蔬菜、苗木花卉面积0.92万亩;
    高效农业园区有了新拓展,全县建设各类高效种养园区86个,总面积近13万亩,其中千亩以上园区19个。

    三是农业招商成效明显,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专门成立县农业招商中心,积极开展农业招商活动,全年共引进农业“三资”项目200个,农业利用“三资”14.4亿元,争取国资投入近1.5亿元。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2家,发展到14家,销售收入、利税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6%、11%。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省级生态农业县验收。品牌建设得到加强,新申报农业“三品”品牌19个,其中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7个。

    四是“三大合作”齐头并进,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按照“发展、规范、创新、提高”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组建,一手抓提升,有效推动了农村经营机制的创新。“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势头良好,全县已组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336家、新增122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7家、新增35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24家、新增46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45家、新增41家。合作组织规范化运作有序推进,全县已有116家农民专业合作、31家土地股份合作、6家社区股份合作社进行了工商法人登记。合作组织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4.36万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3.15万户、入股土地面积12.1万亩,社区股份合作折股量化资产总额5926万元。

    五是农村公共事业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三村联创”深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新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家、全面小康达标村52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达标数44个。农村信息化、电气化工程顺利推进,建成2个电气化镇和20个电气化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疏浚县乡河道53条、173.3公里、253万方,清淤河塘260条、土方230万方,清理河塘1067条(座)、清理垃圾7048吨;
    清洁村庄2169个,兴建垃圾池(箱)5115个;
    清洁家园19.2万户,农村垃圾定点存放率、集中处理率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完成各类农村水利工程土方700万方,加固防洪圩堤80公里,实施圩区连片治理,新建、改造圩口闸泵站31座;
    实施涧沟河芦东河疏浚整治、**湖白马湖洼地治理和国家级节水灌溉示范等重点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85.4%。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实事工程进展顺利。建设农村公路122公里;
    新建农村沼气池1500个、无害化户厕9400座;
    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植树200多万株,建设农田林网5.2万亩,新增镇村绿化600多亩。新建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35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率达35%,新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60个。农村低保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当地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的覆盖率达100%,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村扶贫脱贫攻坚工程,采取“部门(单位)+企业+经济薄弱村”的模式,共落实脱贫奔小康达标村58家。同时,严格控减农民负担,积极化解镇村债务,全面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今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面对突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我县的现有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压力较大;
    农业招商引资中规模项目、外资项目和高水平项目较少,发展高效有机农业在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较多,设施农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园区建设水平不高;

    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业产业化缺乏“旗舰”式龙头企业,且规模不大,组织程度不高,拉动力不足,发展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镇村集体经济基础仍很薄弱,多年积累起来的债务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大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加快我县农村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县农村改革发展,必须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的实际,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任务,着力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从我县来看,农民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增收空间有限,尤其是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还有1.5万多户、3.1万多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县农村改革发展仍然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要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实施转移富民、创业富民、合作富民、市场富民等富民工程,力争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加大农村扶贫力度,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人口,积极采取发展生产、促进就业、提高保障水平、实施政府和社会救助等措施,力争到201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同时,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整合村级资源,开展结对共建,增加集体资源性、资产性、服务性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到2012年,力争所有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含财政转移支付)。

    2、紧紧抓住现代农业这一发展方向,着力加快高效有机农业发展。按照“彰显有机特色、突破设施农业、提升‘四水’优势”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加快高效有机农业规模化进程,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高效农业“518”的目标,即设施农业达到5万亩、有机农业10万亩、高效种植业和高效渔业80万亩,到2012年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0%。大力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0%。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强沿运灌区节水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不断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督、农产品检测、市场质量监测三大农产品监控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和执法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重点推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到2012年全县农业机械化率提高到90%以上。加快农业品牌创建步伐,鼓励创建名牌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3、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着力加快农村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县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管理办公室和镇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配备村级土地流转交易信息员,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网络,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规范管理、依法审批、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公益性项目开发和经营;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探索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住房依法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及住房保障,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不断提高覆盖率和带动力,到2012年全县参加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比例达60%,2020年超过80%。同时鼓励发展农民富民、劳务、资金互助合作等其它多种形式的新型合作组织。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农业发展银行与信用社、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三农”信贷业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全面做好水稻、小麦、油菜等种植业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水产、家禽等养殖业保险和农机保险、高效设施农业保险,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4、紧紧抓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重大战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大力推进集中居住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将农村公路通到每一个农民集中居住点。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到2010年确保全县80%以上的村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到2012年底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全面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和村庄绿化“三清一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农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2010年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向农村流动机制。提高农民就医水平,重点建立和完善以县二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成城乡“10分钟医疗圈”。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明村镇、生态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农民保险覆盖面,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民工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推进“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收官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一个中心、五个加快”为统领,也就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着力加快高效有机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制度创新,加快农民创业就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工作目标初步考虑: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
    农业利用“三资”11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销规模增长20%以上;
    高效农业新增15万亩,高效农业占耕地总面积30%以上;
    农村“三大合作”总数增加135个,增长40%;
    新增全面小康达标村50个。具体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有机、设施农业,加快高效有机农业发展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有机农业、设施农业两个重点,集聚资本、技术、政策三大要素,更好地推动高效有机农业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有机农业发展。围绕构建有机农业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的总体目标,以有机稻米、有机畜禽产品、有机蔬菜等产业为重点,集中抓好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全县新增2万亩以上(含转换)。加快**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建设,完善建设详规,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组建**湖有机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基本建成省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机食品安全综合控制机制。

    进一步拓展生态、有机农业功能,加快白鹿岛生态园、荷园等生态旅游观光园区的设施配套,提升**观光农业的品位和影响。

    二是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重点发展设施园艺业,以设施蔬菜、设施苗木花卉为重点,大力推广宽体大棚、钢架大棚等设施,确保明年新增设施种植业面积1.5万亩。提升发展设施畜牧业,重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置供料、供水、孵化、控温、消毒等自动化机械设备,配套规模养殖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建设一批工厂化养殖小区。重视发展设施渔业,逐步扩大纳米管道增氧养蟹、工厂化控温养鳖、网箱养殖等应用范围,加大良种繁供基地投入建设力度。

    三是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围绕全县“一圈三沿”产业总体布局,紧扣“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效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快产业融合,推动集群发展,形成区域特色。重点规划实施高效农业园区“个、十、百”工程,大力推进**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建设,加快建设仁里荡高效生态农业等10个万亩园区,面上建设百亩高效设施农业园区面积5万亩以上。创新园区投入机制,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切实增强项目承载能力。

    四是大力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技推广,重点围绕“四水”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农业科技普及“310”(10个新品种、10项新技术、10项新模式)、水产业“四改”工程(大改小、粗改精、普改特、洼改水)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高效农业关键环节和重大技术的开发引进力度,着重在现代高效农业种养模式、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所突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主攻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新增插秧机200台,力争水稻机插面积达28万亩,同时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新增油菜收割机20台、高效植保机100台、大马力农用拖拉机150台、水产微孔曝气增氧面积1000亩,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

    2、突出规模和外资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集聚要素招大商。围绕重点农业园区推介招商,充分发挥全国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品牌效应,以有机农业开发区、万亩规模园区和各镇示范园区为载体,组织开展小型、务实的农业推介活动,广泛吸引“三资”进行嫁接。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产业招商,排细与我县农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名录,收集、筛选和储备重点项目信息,实行定向攻关,寻求合资合作。围绕重点农业企业、农业基地谋求嫁接合作,并围绕现有的外资企业,促进增资扩股,确保明年农业利用外资有所突破。同时,积极编报项目,争取更多的国资投入高效有机农业建设。

    二是整合资源壮龙头。积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立足稻米、荷藕、水产、畜禽等重点产业,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竞争强的龙头企业,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规模扩张,做大亿元加工企业群体,探索同类龙头企业的联合整合,形成整体优势。按照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一体化的要求,制定好沿安大线荷藕、水产、畜禽等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规划,加快启动建设。同时以粮食物流中心为依托,积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丰富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三是做响品牌拓市场。

    重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主要农产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建立种植、养殖溯源制度,放大**农产品生态、安全的品牌效应。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申报“三品”品牌,全年申报“三品”品牌10个,省级畜禽农产品品牌3个,“**湖”牌要力争创成国家级品牌。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发挥品牌效应和效益。明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企业在大中城市、省级以上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开展品牌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3、突出农村“三大合作”,加快农村制度创新

    一是推进“三大合作”规范发展。按照“扩面、拓展、规范、提升、扶持”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发展步伐,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一要抓组建。明年全县要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35家以上,其中农民专业合作25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80家、农村社区股份合作30家。二要抓规范。坚持以工商登记为抓手,以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为重点,以创建“四有”合作组织为载体,推动合作组织规范运作。明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工商登记率要分别达70%、50%、30%,今后凡新组建的合作组织必须达到“四有”标准,对已组建的合作组织着力抓好制度的完善,全面提升合作组织的运行质态。三要抓扶持。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扶持意见,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在注册登记、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电价格、金融支持、规范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做好农村富民合作、专业服务合作和资金互助合作等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开。

    二是推进农村土地使用等制度改革。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集体土地发证进度。加快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县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平台,镇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土地使用的政策规划,规范土地征用和农民宅基地管理。同时,积极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发挥首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作用,开展农民资金互助合作试点,拓展农业农村投入渠道。  三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要求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公益性职能。加强服务主体建设,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与种养大户、现代为农服务实体等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专项作业、流通销售、土地流转、融资筹资等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业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

    4、突出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民就业创业

    在农业内部充分挖潜增收的同时,更注重在农业外部找出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加快推进产业富民、转移富民、创业富民、合作富民和帮扶富民,持续增加农民生产性、工资性、财产性和政策性收入,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一是做强镇村特色产业,拓宽就业空间。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内资外资双轮驱动战略,努力提升镇级工业综合实力。加快培植农业亿元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强水晶玻璃工艺、服装纺织、乱针刺绣、电子装配、出国劳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村级特色行业,扩大留守农民的就业面。不断做大农村建筑业,让更多的能人走出来、干工程、带队伍。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创新发展农业技术服务、农机作业、农资经营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法律咨询、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业,推动农村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是强化农民培训,提升就业层次。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构筑就业培训平台,利用各种培训阵地,全面打造新型农民,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千人创业培训、万人转移培训、十万人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重点突出就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就业的水平、创业的层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入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实现就业。针对当前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洁、家政、家庭手工业等技能培训,开发相应就业岗位,挖掘转移就业的潜力。

    三是落实激励政策,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障农民创业就业合法权益。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加强对农村劳动转移就业的引导和服务,逐步让农村劳动力平等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工同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推动就业信息、就业介绍、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向农村拓展。不断优化农民创业环境,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愿望,鼓励农民联合创业,以资本、资源、技术、管理等自主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

    同时,扎实推进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督促抓好村级集体增收项目实施的同时,对年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户全面落实帮扶责任,排定增收项目,细化帮扶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

    5、突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

    以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创业、社会保障、领导体制等一体化为抓手,加速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规划全覆盖为龙头,统筹城乡规划。立足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把规划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并解决好城乡之间规划分割问题,努力使城乡和新农村规划无缝对接。在城乡各项规划的完善过程中,始终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作为制定与实施的重要目标,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发展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以环境改善为抓手,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的投入,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推动农民集中居住。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方向,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比重。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00座、小型沼气工程6座,完善镇级沼气专业化、物业化服务中心。加快镇村绿化,完成造林2万亩、农田林网建设5万亩、四旁植树200万株、绿化合格村建设60个,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完成水利土方700万方,其中圩堤加固80万方,配套小沟级以上建筑物750座;
    疏浚县乡河道41条(段)、土方235万方,整治村庄河塘215条、土方260万方,加大圩口闸的配套和泵站改造力度。切实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人口4.8万人。深入推进农村通达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00公里,推进农村客运站和候车亭建设。

    三是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认真落实《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水平的差距。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保持95%以上,并逐步提高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加快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四是以发展成果惠民为宗旨,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经济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快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室建设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力争建成村文化室100家左右。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健身活动。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