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面向需求,协同创新,提升为国家地方科技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时间:2019-05-06 03:21: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者按: 在今年2月14日召开的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共有55个通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二。江苏省百余所高等院校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这一事实说明,以大学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新兴产业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成功的理论与实践机制是什么?为此本刊特推出系列笔谈,邀请获得“2011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的部分院校领导和科研人员,就如何贯彻落实“2011计划”,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经验和理论进行探讨,以此推动我国各类高校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并热忱地欢迎全国各高校科研工作者、学者、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认识,参与到这一笔谈中来。
      2012年3月22日,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随着“2011计划”的全面推进实施,创建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实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已成为高校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协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阶段所肩负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以工科为主的传统高校,如何强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协同发展,共同进步,促进经济、教育、科技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介绍近年来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的思想认识和实践成果,为本专栏后续学者的研究抛砖引玉。江苏大学地处经济发达、工业企业众多的长三角地区,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有着较高的吻合度,近几年学校在围绕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坚持把深化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升服务能力作为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转变合作模式,瞄准重大需求,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等手段,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科技与智力支撑。目前学校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层次、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产学研用合作的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 面向创新人才需求,做好协同创新机制的顶层设计
      近年来,江苏大学学校党委、行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学校科技服务江苏乃至全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作,在产学研组织体系、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学校先后两次利用主题实践为契机开展了“十百千”工程和“1863计划”,引领和促进学校的产学研工作,学校先后出台《江苏大学科研配套奖励与绩效评价办法》、《江苏大学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江苏大学科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管理办法》、《江苏大学科技创新地区研究院(中心)建设与运行办法》、《江苏大学专职科研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将服务社会、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纳入工作考核,对应用开发类科研加大扶持力度,在职称评审、硕博导遴选、岗位业绩津贴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将科技创新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江苏大学围绕先进制造、农业工程、车辆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打造学科科研集群,组建了100支教授、博士交叉科研团队,承担共性技术课题研究,形成可转移、转化成果,学校年均申请专利500项,授权300项,为协同创新提供了知识源。学校先后创建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分中心、教育部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6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与企业共建30家省级工程中心实验室,先后成立了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校内专职科研服务平台,为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对学校科技资源和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对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产学研合作模式,目前已形成地方研究院、校企共建研究院、技术中心、行业技术联盟、校企联盟、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立体服务体系。
      二、 面向地方需求,把协同创新组织建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沿
      江苏省常州地区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我们在常州建立了江苏大学常州工程技术研究院搭建数字化先进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在镇江,发挥校地在地理上优势,结合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组建江苏大学镇江工程技术研究院,着力打造技术转移平台,建立师生创业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结合阜宁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要求,在阜宁成立江苏大学阜宁新能源装备技术研究院等。地方研究院是政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的有效形式,充分利用合作各方的优势资源,围绕共同的目标,协同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学校多项科技成果与企业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如流体学科在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就先后与江苏亚太泵阀、上海凯泉等100余家企业开展长期的技术合作,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与江苏宏大特种钢机械厂联合完成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经过长期的产学研深入合作,《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三、 面向行业需求,组建协同创新为国家战略发展急需的行业技术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学校分别在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汽车与轨道交通、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与信息技术等领域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了包括国家农业装备、设施园艺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高性能合金和收获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单位),江苏省动力电池等20家国家省市行业技术联盟。依托我校在农业装备、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的技术成果,联合相关企业承担了28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学校年均承担企业研发项目700余项,在历年江苏教育厅统计江苏高校服务江苏的各项指标中,我校均排在全省前列。
      
      四、 面向企业需求,构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技术转移快速对接
      江苏大学专门成立了汽车与装备行业校友会,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共享,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学校分别与中国重汽、徐工集团、中国一拖、中国化工橡胶总公司、一汽锡柴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快各学科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实验室,目前已与恒顺集团、大亚科技、江苏银环、江苏悦达、常柴股份、鼎胜铝业等30家上市企业建有国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与扬柴、江苏惠通、江苏圆通、江南面粉、风神轮胎等1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组织100余支教授、博士科研团队与230余家企业结成校企联盟,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定期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为了着力推进江苏大学科学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打造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完善现有的用户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构建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信息系统,建立成果信息、专家信息、需求信息技术库,实现校企合作的快速对接,逐步建立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开展网络化服务。近年来,学校进一步修订了《江苏大学促进技术转移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学校科学技术转移机制,规范技术成果转移活动。在2011年度中国产学研评奖中,江苏大学获得“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成绩显著高等学校”。
      
      五、 面向国际需求,联合盟友与国际先进技术协同创新
      近年来,江苏大学推行“走出去”战略,由江苏大学发起,联合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成立“中-澳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努力打造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示范区,力求在功能分子材料、化学和非线性光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紧密合作,协同创新,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中-澳光电分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建立了科学的多方合作机制,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亲自为中心揭牌,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率队考察。在该中心中,我校研究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中澳双方首席科学家分别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外专千人计划”。
      
      六、 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工程的思考
      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也未完全确立,产学研各主体定位不太清晰,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确立,需要政府在体制、政策上加以引导。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方的科技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应加大力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避免多领域的重复投入。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高校内部各学科、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鼓励交叉,打破技术壁垒,围绕共同目标构建资源和成果共享共用的机制,构建多学科合作创新平台,从而提高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效率。高校要联合企业深度合作,围绕重大共性技术和专门技术与产品展开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需逐步建立完善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把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创新成果尽快转移、转化出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试验运转资金及大规模产业化基金,尤其需建设和完善风险资金管理体系,以市场化运作帮助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多方需共同完善投资基金,共同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转化科技成果。
      今后,随着全社会协同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各高校、企业相关机制与举措的不断创新,必将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和固有思维框架,形成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甚至国际前沿学科开展合作的新空间;必将使我国高等教育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快速发展轨道;以协同创新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必将为我国构建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答记者问\[EB/OL\].\[2012-04-21\].http://www.省略.
      (责任编辑 东 彦)
      

    相关热词搜索: 协同 经济发展 面向 提升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