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浅谈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时间:2019-05-05 03:26: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谯家镇中心完小贵州沿河565300 )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之一,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   现象。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这也同时使这个问
      题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重要课题。下面是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一些见解
      。
      一、把生活实际与应用题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用题选材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呈现形式多样化。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
      活情景和事物出发,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解答数
      学题目的过程中,还可将命题转化成与我们生活更为贴近的人和事,这样再寻求最佳解题方法,就更有利
      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年龄小,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事物体验不深,
      让他们凭空想象来解决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减少对数学
      应用题的畏惧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对数学应用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相遇问题应用题
      教学时,我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做例子: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走路,比如今天我们就从我们学校
      出发共同来文化广场活动。我们走的是同一段路程,你们是坐车来的,用了10分钟就到了,老师走路来的
      ,用了25分钟才到。这里面有没有数学问题呢?师:在走路中涉及的数学问题,主要就是速度、时间和路
      程这三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速度×时间=路程)。师:你能根据这个关系式
      编一道题吗?
      二、教学生学会审题,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
      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解题的首要环
      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
      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
      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
      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便于对他们思维能力的不同
      方面进行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
      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例如,
      一间房子地面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地砖铺地,共需96块,如果用边长为4分米的方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由
      于比例应用题干扰,部分学生会且只会用反比例解:3×3×96=4×4×X,这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用一般应
      用题的方法去解,于是又有了以下几种:3×3×96÷(4×4),96×(3×3÷4÷4)或96÷(4×4÷3÷3
      )。
      
      二、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初步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解答应用题一般可以分为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验算并写出答案几个步骤,我们以这样一个例
      子来看:
       某服装厂计划做600套服装,前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需要在3天完成,问这3天平均每天制造多少套
      ?
      教师:"我们解答过很多应用题,有一步计算的,也有两三步计算的.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解答应用题时
      是怎样想,怎样做的,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1)教师出示例1,提问:"解答一道应用题,首先要做什么?"(首先要审题,弄清题意.)"弄清题意就
      是要先弄清题里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的是什么.我们以前学过用哪些方法来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指
      名学生回答.)
      学生:"我们可以摘录出条件和问题,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说出条件和问题,教师板书如下)
       ┌前5天,每天做75套
      计划做660套 ┤
       └后3天,每天做?套
      学生:"我们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生或教师板书如下.)
      
      (2)教师:"弄清题意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需要分析数量关系)
      教师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也可以从条件出发进行分析,确定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教师随着学生说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板书如下.
      ①已经做了多少套?
      ②后3天还要做多少套?
      ③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3)教师:"确定了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以后,我们就可以列式计算了.谁说一说怎样列式计算?"(指名
      学生说,教师对照上面的问题写出算式和得数,如教科书第47页例1.)
      教师:"谁还会列综合算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计算)
      (4)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下一步应该写答案,教师应提示学
      生再想一想.)
      教师:"计算出得数以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指名学生按照前面的步骤,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有没有
      错误.)
      教师:"除了按照题意和原来的计算顺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对不对以外,我们也可以把得数当作已知数
      ,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一
      下."
      教师边计算,边解释:
      "先用得数95套乘3,就是后3天要做的."
      95×3=285(套)
      "再用计划做的660套减去285套,就是前5天做的."
      660-285=375(套)
      "再用375套除以5,就是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
      375÷5=75(套)
      "这样计算的结果是75套,和原题中已知条件前5天每天做的套数相同,说明解答是正确的.这时我们就可
      以写答案了.如果这样计算的结果和原题中已知条件不相同,那就需要再检查一下解答(或检验)的计算
      中哪里有错."
      检验正确后,教师板书:"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
       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根据以上分析一步列出综合算式(600-5×75)÷3就可以计算出后
      三天平均每天制造的服装套数。以纯文字形式进行讲解,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从现实世界抽象数学关系的能力,影响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出现后,数学教材中所接触到的应用题更多的是以表格、图文形式出现的
      ,利用图形结合讲解,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题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
      总之,通过应用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
      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 应用题 浅谈 小学数学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