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又一轮的刺激政策:汽车刺激政策

    时间:2019-04-25 03:19: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国经济又一次被逼到十字路口。  在紧缩政策实行一年半以后,中国经济出现全面下滑已成事实。在这一轮调控中,民营企业几乎受到全面重挫,退出、倒闭成为民企无奈的选择。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实力弱小的民企几乎都被淘汰出局。
      眼下,央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受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的影响,出口连连下挫。据汇丰银行5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为48.7,较4月的49.3明显下降,创下两个月以来新低。
      紧急之下,国务院5月2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发出了明确信号: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这已是第三次在国务院层面提及启动重大项目。5月25日,证监会发文支持民企上市和再融资,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券商,加之不久前被称为“新36条”的出台,显示出政策无论是从实体领域还是虚拟经济都在向民企倾斜。
      目前,市场正在关注即将出台的救市资金。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叙述,近期发改委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5月21日一天就审批了100多个项目,相当于5月份前20天的总和。
      “经济越坏,刺激政策越好”这一论断在中国屡屡奏效。但在每一次大规模的救市之后,“后患”都会来临。
      疑似4万亿
      5月2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楼门口,湛江市市长王中丙满脸笑容高高举起国家发改委“关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核准的批复文件”,这位市长热吻批复文件被凤凰财经称为“吻增长”的微博广泛流传。
      “一个大家都知道亏损的行业,产能过剩的行业,还放出来1000万的投资,是不科学的。”中诚信信用评级集团创始人,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对媒体讲道。他认为,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4万亿投资中,国有企业处于主导地位,但与高投资相对的却是高成本、腐败等低效率问题。在当前可能的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有企业再次冲在前列,将使问题积重难返。
      投资4万亿已过去四年,现在已曝露出很多后遗症。首先,政府投资效率低下。当年的四万亿经济剌激计划中,对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比例过大,造成了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在一时间大干快上,一些质量安全隐患现在正陆续暴露出来。
      其次,直接导致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从2009年底以后,我国的CPI连创新高,房价迅速攀升。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在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目前正在走向生产过剩危机。目前为保增长采取的新一轮刺激措施,虽然可以暂时保增长,从长远的角度,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难以避免。”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指出。
      再次,地方政府大搞政绩工程。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负债规模已经高达10.7万亿,这一隐患为下一步经济的发展埋下“祸根”。此外,造成了国进民退。据了解,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95%的资金流入了国有企业,民营经济难以参与其中,而大型央企和国企在拿到政府投资资金之后,迅速加大扩张力度,最终将民间投资挤出。
      市场对于4万亿的敏感引起发改委的注意。目前,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出面澄清“所谓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呼之欲出以及4万亿投资2.0版来了等是不实报道”,同时也表示,不会再有类似2008年4万亿规模的刺激政策出现。
      来自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发改委今年共审批通过1263个项目,除海外和以工代赈项目外有882个,公用事业行业项目占比高达78.8%,信息服务占比11.3%。其中,公用事业板块中风电项目占比42.3%;水电项目占比28.8%,发改委今年已经核准8.8GW(1GW=10亿瓦特)水电站,完成全年目标44%,相当于去年全年核准量的70%,获批规模较2011年明显提速。
      瑞信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称,最近出台的政策措施似乎表明,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但在短期内,许多投资项目还未显现,因此无法精确量化,初步预测新的投资刺激规模可能在1万亿至2万亿之间。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政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与2008年的情况相比,中国经济并不会出现“紧急的突发疾病”。“当前虽然政策有放松迹象,但是相比之前一揽子的刺激计划还是有很大差别。比如可能不再会有中央地方、金融财政等联动的情况。因为现在只要稳增长,而不需要猛药救命。”
      “稳增长”是今年经济的主调,在中国经济还没有出现迅速下滑的之前,提前防备是必要的。现在看来,无论是2万亿还是1万亿,都是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做平衡。
      日本教训
      郎咸平教授《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就指出,中国经济出口增长的方式已结束,内需型增长并没有实现,当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只靠一种方式,就是近乎疯狂的固定资产投资。而新一轮经济刺激很可能让中国陷入日本式大萧条。他认为,中国应该谨防重蹈日本的覆辙。
      众所周知,在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经济陷入萧条之后,日本政府是采取的方法是,靠大规模财政支出和降低利率来不停地刺激经济。前后共实行了9次大规模的刺激对策,其中有7次规模高达10万亿至18万亿日元,总规模高达136万亿日元,接近GDP的1/3。再贴现率从1991年7月到1993年9月,连续7次下调,从6%一直降到1.75%。到1995年日本稍微缓过气来,但是刺激政策并没有停止,再贴现率当年又两次下调,一直降到了0.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日本又接二连三地开始刺激。1998年日本政府两次实行综合经济对策,共动用了40.6万亿日元的公共资金,但是当年,日本企业破产18988家,创历史之最。之后,日本政府又开始大规模减税,调整土地、雇佣和中小企业方方面面的政策。结果,日本政府刺激一次,经济就出现短暂复苏,但是退出刺激就下滑。事实证明,采取这种“注射强心剂”的办法,并没有让日本经济真正好转。整个20世纪90年代,日本实际GDP增长率只有1.1%。
      或许郎咸平教授的比较有些过激,但只靠政策刺激,不激发市场活力极易造成资金难以为继的局面,目前中国的放贷规模和实行的货币政策正式极力避免大幅放贷。
      实际上,近一段时间银行资金已经“吃紧”。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在62%-63%之间,而现在已经上升到了67%以上,部分银行甚至更高,而今年银行业资本金仍有一定缺口,银行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如此大规模放开信贷。
      经济学家易宪容认为,2012年4-5月新增贷款已明显不足,有市场人士认为,疲弱的信贷反映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太慢。因此认为,国内央行要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力度。加大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足;尽快下调基准利率,以便增加企业信贷需求,刺激企业投资欲望等。但实际上,这种观点不仅没有真正看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及所采取工具的实质,而且没有理解当前中国货币体系及利率工具对市场的作用。当前国内银行信贷需求减弱,并不在于利率高低,或利率过高使用信贷需求的下降,而是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不愿意放出贷款。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政府希望放松银行信贷来刺激经济增长,那么就可能走向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过度信贷扩张之老路。只要政府货币政策有些许的放松,那么新一轮的过度信贷扩张又将发生。因此,在计划2012年信贷规模为8万亿的基础上,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不宜过度放松现有的货币政策。

    相关热词搜索: 刺激 政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