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理解和尊重比爱更重要 理解比怀疑更重要

    时间:2019-04-24 03:28: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记不得是哪位说的了:中国古书是竖排,读起来好像不断点头说“是、是”;洋人的书是横排,读起来好像不断摇头:“no、no”。话很俏皮,目的是提倡“怀疑”态度。这在近代学者中很常见。陈垣先生讲史源学,揭出两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也只是一个疑字。不过,他们也并非一味提倡怀疑。胡适曾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治学与为人是两个不同领域,当有不同规则。然而有时这两个领域也很难做出清晰的切分:学术问题的解决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学者在治学中养成的习惯也常不自觉地体现在处世风格中。更重要的是,对于很多不求甚解的人来说,记住“怀疑精神”几个字,永远比谨慎区分可疑与不疑的情形要容易得多。
      怀疑精神当然不错,但其滥用也很容易成为一种“阴谋论”式的认知态度:一遇异见,便倾向于从“坏”处解读,似乎那里一定包藏了祸心。这一习惯在清末读书人中已经出现。1910年,学部要求全国开设简易识字学塾,普及1600~3200个常用汉字。同时,一批民间人士则主张推行汉语的拼音文字。他们在批评简易识字政策时,便认为学部“令民记此数千字”,实际是想使人民“半明半昧,庶能恪遵法令,不欲其多有知识也”。
      其实,学部未必想得这么“深”。学会一两千常用汉字,总比目不识丁更“有知识”,且三千多字,足以应付日常生活;而其时拼音文字流通范围甚窄,实难说用途广泛。问题是,批评者虽不能举出有效证据,却将此作为不证自明的立论前提,大概是认定了朝廷总要“愚民”,故凡事皆从此角度着眼。这种思维方式今日似乎更为流行,针对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从官府到民间,几乎无处不“阴谋”,套一句熟语,可以说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这种态度一旦成为处世常规,本来还只是想象中的“阴谋”世界便立刻成为现实。
      事实上,无论治学还是应世,最重要的态度都不是“怀疑”,而是“理解”。每一个共同体都有两面性:一方面,每个成员都和他人不同,另一方面,他们又维持着一些基本的共识,存在着对话。今人更看重“个性”,故特别能欣赏“众声喧哗”,但亦应记住的是,“众声喧哗”不是每个人的“自言自语”,虽不一定以“同”为目的,至少当尽力求“通”。要把他人真正视为对话的一方,首先须对其真实意图和思路有一种“了解之同情”,从其面临的实际问题和采用的特定逻辑中解释其措辞的具体涵义。这里要注意的是,理解不等于同意。譬如,我们知道了食人部落何以会吃人,并不意味着我们愿意加入他们一伙,或者同意我们自己被吃。但如果没有对其内在思路的理解,我们就永不可能真正说服对方。
      这些话当然不是要否定怀疑精神,只是想强调,“理解”比“怀疑”更重要。
      我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恐怕很少有人认为任何事皆可疑,但要对事物的可疑与否做一判断,必须建立在对它的真正理解上。
      其次,怀疑也不是空诸依傍的,我们总须根据什么来怀疑,而这个被我们拿来作为思考资源的“什么”,也得先经过一番理解才可站得住脚,否则便成为蛮不讲理的打打打,委实可厌。
      第三,近代学者提倡怀疑精神,并不是把怀疑本身当作目的,而是认为这态度可帮助我们发现新知。应该知道,怀疑本身只是一项消极的行为,并不积极地产生新知。这好比读书时候忽于理解,急于批评,终不过是“我与我周旋”,读与未读全无差别。实际上,有些东西之所以看来可疑,只是因其超出了我们既存的经验,但也因此而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意想不到的创造大门。在这种情形下,更须平心体会其细节脉络,不是单纯地疑字当头。美国史家达恩顿曾说:“在文件最隐晦之处挑三拣四,或许能够解开闻所未闻的意义系统。这样的线索甚至可能引出令人啧啧称奇的世界观。”他本人的名著《屠猫记》便得力于此,故此话是经验之谈,值得细细揣摩。■
      【摘自《南方周末》2012年1月26日】

    相关热词搜索: 更重要 怀疑 理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