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浅谈以人为本,,倾注关怀] 以人为本,多元关怀

    时间:2019-04-22 03:17: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把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内容具体形象,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学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语文的人文性就要在语文学习和语文实践中体现,要在课堂中体现。
      一、课堂教学中创新人文关怀
      (一)深挖教材,潜移默化
      古人云:“文以载道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材料。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人文内涵,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人文素质进步的强大动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怒发冲冠凭栏望”的岳飞,无不使学生感受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品质和伟大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效仿的楷模。同样,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其优秀品质,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
      (二)设景怡情,人文共鸣
      教师传道,学生授业,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网络教学为课堂建立起了多方向的结构,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和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在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通过网络教学潜移默化地受到感化。
      (三)赏识教育,激发内力
      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学必须具备系统、全面的教学评价。持之以恒的赏识教育是教学评价的瓶颈所在。许多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但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赏识评价,做得很不够。持之以恒的赏识评价,正是对学生不断努力的最大尊重。为什么有的学生迷恋电子游戏,因为他认可电脑对他的评价。生活是现实的,现实中的评价一旦到位,就能比虚拟世界有着更大的魅力。
      二、作文教学创新人文关怀
      (一)巧设题目,快乐作文
      巧妙设计作文话题和训练目标,为学生搭建反映心理状态的平台。中学生有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时机不到绝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老师必须灵活地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自觉自愿向老师释放心曲,倾吐心声。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老师有一定的亲和力。在这个前提之下,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吻合学生心理需求的作文话题,并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借助写作把心里话写出来,以我口写我心,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富于真情实感。
      (二)求真求实,尊重个性
      传统作文评价十分看重作文的社会共性,要求以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为指导,有社会认可的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选取有益于集体、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的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材料。学生只知千方百计迎合评价者的意图,“言不由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掩饰起来。写好人好事,就总是发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慨;写老师或父母,就总是深夜背着生病的“我”上医院或冒雨给“我”送伞……这样众口一辞、千篇一律,空话、套话、假话大行其道的作文,谈何真情实感?谈何个性表现?
      作文应该是学生的健康情感和心理性格的真实再现。新课标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作文评价必须确立既重视社会共性,也重视生命个性的标准。如果作文中处理好了自私狭隘和友善关爱、消极与积极、正义与邪恶、主流与支流等关系,懂得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不吹毛求疵,不一味地抬高或贬低,那么给予宽容、欣赏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现在、未来积极负责和充满关怀的。
      (三)和谐批语,循循善诱
      和谐的批语,是心灵的一剂良药。作文批语是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途径。当学生袒露了心迹,老师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批语:或鼓励、或指点、或认同、或否定;或娓娓化解,或慢慢诱导;需详别简,需点勿怠。让学生通过作文批语及时得到老师的建议和帮助,及时修正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事实证明,学生最喜欢的批语就是能让他们心中豁然开朗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两句,而有关写作方法技巧的批语并不是学生最想看到的。我有一个学生,她父母不和,她常常很是担心。她在作文中说了自己的苦恼,我在批语中让她多和父母沟通交流,给父母以适当的建议,并告诉她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儿女的可以建议,但不一定成效。最要紧的是不受影响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从那以后,很少看到这个女孩子的愁眉苦脸,她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语文实践活动中创新人文关怀
      (一)研究性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专题讨论等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我在教《海洋与生命》一文时,就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海洋与生命的相互依存、共存共荣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海洋、关注生命、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课前我向学生推荐几个网站,要求学生围绕“海洋污染”和“海洋环保”两个专题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网上阅读、下载资料,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处理,“拿来”为自己的论题服务,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社会调查
      利用教材内容的资源优势和本地区的资源整合起来,教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学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学生领略了胡同文化的人文内涵,我就组织学生展开社会调查,探讨我们所居住的福建土楼——客家文化特色。在交流中,有的谈到“土楼与客家人的历史”;有的说到“土楼与客家精神”;有的认为“土楼作为一种民居,作为一种建筑模式,它不是封闭的,也不应该是封闭的,它应该是开放的”;有的建议“福建土楼已于2008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如何保护好现存的土楼及其周边环境应该是当代土楼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单单开发旅游发展经济”。调查结果真是五彩缤纷,丰富而有情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胡同文化”与土楼文化的不同特点。
      (三)社区活动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如:春季开学后,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各家各户的对联,进而了解和掌握对联的知识和写作;可以组织一些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帮社区建立小小的广播电台,广播时事、社区新闻及科普读物;还可以组织一些具有一定的编辑写作能力的学生出黑板报、宣传专栏等等。这样将教学与社区活动、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与社会沟通,与世界沟通,知道校园外发生的事件,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新课程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教识字、谴词造句,更要创新人文关怀。这样,无论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对其终身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倾注 浅谈 以人为本 关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