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完善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思考:

    时间:2019-02-19 03:22:3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紊乱是阻挠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表现与产生的原因,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主张通过构建大学生涯规划,倡导设置专业导论课程,并加强实践教育来完善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
      【关键词】人本主义 学习动力 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11-01
      
      1 引言
      
      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学习劲头锐减,可以说是一般规律,但是,这种规律却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学习动力是由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和个性特征等各种因素组成。它不直接介入学习,而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习的潜能,调节学习活动的进行,具有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升华等功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习动力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最大[1]。
      
      2 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现状及表现
      
      “大学生学习动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维持学习热情,推动学习行为持续均衡发展的内在力量。”[2]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指大学生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学习动力减弱,使个体陷人学习的迷茫与无力感中,学习热情不断降低,学习情感的平衡性遭到破坏,甚至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出现苍凉抑郁的情绪反映。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紊乱和崩塌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客观和主观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而相伴产生的,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隐蔽性和过程性。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刚入大学,大学新生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读,通过高考进人大学后,都还能借助中学学习精神的惯性力,在激动兴奋或悲观失望的高考后续情绪中摸索着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但这种学习却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新生的生活主要依靠中学时的“惯性力”,当这种“力”消失后,学习动力就会大大降低,二是大学的生活是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释放后开始进行的,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很难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在整个大学生活中都在为自己“减压”;在大学学习的二、三年级中,两极分化日渐严重,部分学生缺失了学习动力而在大学“混日子”,而那些埋头刻苦学习,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未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们在老师的教学下机械地积极学习,缺乏一定的开创性和对学习的思考;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在即将踏入社会的这一刻,一部分学生悔恨于当初没有定好目标好好学习,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因为迟迟找不到好工作而焦虑不安,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在无所事事,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产生了。
      
      3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混乱或崩塌原因的分析
      
      3.1 学习动机不明,学习需求不清,是基础性原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这样描述学习动机的:学生自己引导,即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并自己发动学习活动。[3]而在校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怀揣着梦想和希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对父母“感恩”,以了却他们的心愿;有的甚至是把大学作为成长的临时避风港;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不是特别满意,存在自暴自弃的思想,导致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明确的规划,不能将个人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融合、贯通,最终造成自身与社会的脱节和自身发展方向的迷失和困惑。大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直接导致了学习动力的不足。
      3.2 学习目标的模糊和缺失是关键性原因
      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目标直指高考,而考上大学后,面对高压后的学习生活,面对更多的人生选择,学生的学习目标开始逐渐变得模糊。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大学生学习目标的树立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能稳定持久,就容易导致学习过程方向不明,学习需要不强烈。同时,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大学生就不容易发现和感觉到自己的收获和成功,从而缺乏学习成就感的激励和推动,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受到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3.3 学习主体意识淡化是内在因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还这样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学习是愉快的事,即不应有过重的学习负担,不能用威胁、蔑视、讽刺等手段强制学生学习。部分大学生把学习错误地敌视为社会、家庭和老师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没有把自我发展作为学习的需要,主体意识淡化,没有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自觉性,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体系的构建和运转。
      
      4 完善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部分措施
      
      4.1 构建大学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前提就是要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身和外在环境,这和大学生学习动力体系的构建基础是相一致的。大学生如果对自身认识不清,对所处环境情况不明,就不能正确做出角色定位,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演讲赛、新老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主题班团会、辩论赛等,从大一抓起,发动和组织广大新生探讨如何确立大学学习目标、如何成才等问题,引导新生通过这几个层次的自我剖析之后,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为做好自我生涯规划做相应的准备,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
      4.2 设置专业导论课,强化学习目的
      目前很多专业都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问题,或者是说培养目标没有对本专业学生描述清楚,包括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原理、课程之间的联系等,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对专业的某些课程感到迷茫,有时也成为了不想学习的借口。其实,当学生已经既定了自己的生涯规划后,只需要让他们了解:“学习这门课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设置专业导论课就是为了让学生清楚,要达到培养目标应该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导论课应该包含的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专业体系需要的支撑课程、未来与社会的接轨等,让学生明白所学的每一门课都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学习目的。
      4.3 开展专业实践,提高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能使学生聚精会神地认真听讲,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之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而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的关键,除了学生本身对其感兴趣的程度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觉得“学有所用”以及“学有不足”。目前,高校开展的专业实践一般都在毕业年级,虽然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讲,这段时间开展实习应该是比较高效的;但是从学生的学习目的来说,提早进行简单的实践乃至见习,对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益萍等.新时期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1-94.
      [2] 屈林岩,何旭明.大学生学习改革目标体系的初步建构[J].现代大学教育.2003(5):87.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6.

    相关热词搜索: 完善 思考 动力 大学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