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走进“三重门”,教好真语文] 三重门

    时间:2019-05-31 03:30: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还原语文本真,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课堂内容的教授,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让语文回归真语文,回归到有语文韵味的语文,课堂上注重积累、理解、运用、提升,注重情感熏陶和人文涵养,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许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提升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针对语文教学,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各种花俏的教法也不断有人尝试,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总是备受指责。我觉得究其根本,还是在“顶难顶难的课堂教学”(于漪老师语)中出了问题,一些多年的积弊没有清除。其中最头痛的,还是语文教学的“泛语文化”,甚至“去语文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还原语文本真,让语文回归真语文,回归到有语文韵味的语文,课堂上注重积累、理解、运用、提升,注重情感熏陶和人文涵养,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许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第一重门:设置符合真语文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之前,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学目标中要突出双基教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新课标问世之后,人们“惊喜”地看到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然后毫不辨析地搬上了三维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新名词有了,但目标太多、太乱,难以实现,到头来拿什么教、教什么都成了问题。正因为教师对三维目标缺少辨析,没有认真研读新课标,所以在思想指导上肯定要走弯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①这里所指的是“课程目标”,并非课堂目标!如果不管什么课型,非三维目标不可,那也许太刻板了点。
      所以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②“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指教学内容少而精,切不可眉毛胡须一把抓,看上去什么都教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教,什么也教不会。
      本色语文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化、具体化、有可操作性,这也是一种回归语文课堂的追求与呼吁。如果教师在上课前,自己花时间、下力气,好好琢磨了课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充分考虑到了课文的重、难点所在,对本班学生的学情、需要、学生性格特点了如指掌并高度重视,要设置或确定明晰的教学目标并不难。可以说,如果在教学目标上出了问题,不管语文课堂如何热闹、师生如何“互动”,都是一种徒劳。远离了字词句篇、远离了情感熏陶、远离了语文素养,这还是语文吗?这还是语文课所要求的东西吗?
      二、第二重门:教授符合真语文的课堂内容
      实施新课标之后,人们似乎逐渐摆脱了以前背景介绍、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等死板的教法,逐渐喜欢上套用三维目标,逐一对照教学,许多新名词有了,新做法有了,但教学内容的“泛语文化”、“去语文化”十分严重,语文课堂充斥了太多非语文的东西,很多语文课上成了边缘课或仿生课,语文似乎成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饱受指责的怪胎。许多公开课也是如此。
      有个教师在上《安塞腰鼓》时,没有好好引导学生从句段的排比、气势、场面描写入手,没有朗读,没有感受刘成章笔下安塞腰鼓的文化象征与张扬的生命力,而是哗众取宠地再现安塞腰鼓表演时的轰隆轰隆,这位教师创造性地跳上讲台再跳下讲台,制造了噪音,让学生笑出了眼泪,离语文却那么遥远。还有位教师在上《云南的歌会》时,没有从字、词、句入手,一味讲青歌赛的场面,并要求学生说说青歌赛与云南的歌会有何不同,大半节课过去了,就是不讲课文!
      此类现象,不胜枚举,语文内容在哪?
      真语文要求教师以课本为纲领,以字词句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要求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是语文的东西,教给学生的是语文,而非政治、地理或生物或其它。
      教学内容的语文化,要求教师能读透文本。教师上课之前,必须透彻地读懂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教师自己在不借助工具书或参考教辅的情况下,能了解文本、把握文本,对于本班学生而言,文中有几个生字词?有哪些难句?学生能整体感知全文吗?文章的重点在哪?难点在哪?本班学生在阅读时可能有哪些困惑与不解?教师自己对文章的把握到了什么份上?
      任何一篇文章,可能都存在文本本义、作者本义、编者本义,教师作为知识和阅历都比学生要丰富的读者,还有备课时的读者本义,要把这四者完美地结合,把文章分析透彻后,才能把属于语文内容的东西教给学生。比如初中课文《散步》,是备受称赞的现代文之一,作者莫怀戚先生在写作本文时,出发点原本是强调“男人在这个社会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莫先生在2002年写作交流会上与人的谈话),编者和读者多数把文章理解为“尊老爱幼”的主题。在莫先生原稿中,当“我”面临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时,有一句这样的话:就像领袖在民族危亡时面临的重大抉择一样。但编者把这句话删掉了。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关注这些信息,那么他肯定会依托文本,深入探究,借助语言的品析,引导学生分析一家三代四口在散步时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情之美、心灵之美、主题之美。
      教学内容的语文化,要求教师能给学生以理解的“支点”。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其实这是给学生以切入点的最佳时机,比如:从课文中提炼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思考。有位教师在上《孔乙己》时,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孔乙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牵动着全文,教师不再是从小说三要素的“情节、环境、人物”入手,避免了俗套。后来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也是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人物活动的环境、人物的外貌、衣着、语言、神态等,分析出孔乙己的形象特征,课堂活而不乱、严谨充实、紧扣文本,实实在在。
      又比如上鲁迅先生的《风筝》,上海已故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的上法是:学生先读课文两次,让学生把课文的生字词组成一段话,试区别和原文的差距,再以时间为序,说说“我”的情感变化,再读读结尾几段,感受气氛,议论几个难句。陈先生这样处理,就给了学生以“支点”:“我”对弟弟的情感变化,其中可以看出亲情。而且整堂课的语文训练点多。
      对课本的理解,关键在于原文文段,支点也就在句段中。如果能让学生善于抓住语文课本的基础、材料,并以此为分析的前提,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日臻佳境的。
      教学内容的语文化,要求教师在忠实课本字、词、句、篇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在课堂上整合问题,善于抓住主问题,更善于捕捉有语文思想的小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把这些有价值、能体现课文精神的小问题整合起来,也是追求教学内容语文化的关键。
      所以说真语文追求的教学内容语文化,始终以文本作为依托,从课文出发,从文本材料出发,从细小的字词元素出发,进行理解、分析、感悟、鉴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素养。
      三、第三重门:运用符合真语文的教学方法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多媒体课件走进语文课堂成了十分时髦的口号和行动,特别是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人们打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号,在教学方法上标新立异,普遍的做法是:以视频、音频课件替代了原生态的朗读;以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代替了师生的黑板书写;以“标准”的答案展示代替了学生的问答;以优美的音乐代替动静相生的课堂……
      一线教师在经历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式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之后,发现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不准了,朗读水平下降了,对课文的赏析走样了,作文不会写了,语文课堂的读书声少了,甚至教师最敏感的学生的考试能力也下降了。
      因此,让传统的听说读写回归语文课堂势在必行。
      对于生字词或课文的重点字词,还得让学生老老实实地上黑板写,写拼音掌握读法,写字形掌握结构,用词造句掌握用法。近年来,有的省市中考题当中也有连词成句的题目,这应当是好事。如果一教到字词,就用幻灯片(PPT课件)一闪而过,学生没有动手,那是没用的。课文结束之后,再对生字词进行听写或默写,也显得十分必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逐渐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音频课件,或配乐朗诵。教师的反复强调读书要把握好轻重、快慢、节奏,要读得有感情,但是,如果学生缺少具体的练习,缺乏一定数量的实践,那么,教师的技术指导再多,也是事倍功半。有两种现象早已被人们拿来比较现在的语文课堂:私塾先生不会什么花俏的教法,但学生必须能背诵指定内容;戏剧的唱法,也要有教师一字一句、一字一腔地教给学生。为什么到了语文课堂,学生听的多了,练的少了?花架子多了,实在的训练少了?技术指导多了,一句一句的读书少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功夫,少不得。
      还有很多教师,并没能好好体会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课堂,凡是问题,都要学生“合作、探究”,这其实是欠妥当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③
      而有的教师,则不管什么问题,不管是否有需要,都要让学生“合作、探究”,换言之,没有讲究合作的必要与时机。有位老师上《孙权劝学》,一共让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有五处:对《资治通鉴》的了解,对孙权的了解,文中的难句,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吕蒙的变化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学生合作不了三两分钟,教师就催促着要答案,学生根本没有获得合作的效益。其实从这五道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看,根本没有合作的必要。以这种不需要的合作代替学生应该有的独立思考,也是一种教学资源的莫大浪费。
      还有的教师,不懂得合作探究的程序或时间安排,把问题摆出来,就让学生合作了,学生根本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或体会,他拿什么来合作呢?这种情况下的合作,实际上又变成了学优生讲、其他人听的情况,或者是一、两个学生说,其他人当听众的局面,这种合作探究,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课本课后练习题的编排也逐渐“程序化”:第一题是整体感知,为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第二题是局部探究,第三题是拓展。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又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关注:许多教师为了拓展而拓展,课本内容没怎么讲,或者没有讲透,没有讲到位,学生也没有好好地读课文,教师也没有引导师学生好好读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结束课文内容的讲解,进行课外拓展。
      有位教师在上琦君的《春酒》时,教学步骤为:聊一聊,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聊一聊是为了解琦君的作品风格、主要生活经历,读了一遍之后,教师算是梳通了字词障碍;品一品,则把握住课后题,分析了几个句子。按理说,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应该再多一些,但教师只完成课后题,就急急忙忙地搞拓展,讲她从小时候外婆如何关心自己,讲到家乡的土特产,讲到余光中的《乡愁》,再让学生讲讲家乡的风土民情,和长辈相处的难忘的细节等。整个环节花了十八分钟。课后我找这位教师交流看法,问她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理由,她的回答:新课标要求这样啊。新课标怎么说的?非要这样无序而无度的拓展吗?于漪老师说:“教课文,恰当的拓展无可非议。问题在拓展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拓展,文本的解读应放在怎样的位置,让学生理解、体悟到怎样的程度,均应认真考虑。”④
      真语文,即本真语文,要求从语文的性质、任务、内涵、特质出发,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上出几分语文的味道来,还得从目标明晰、内容真实、方法实在出发。否则,再美丽的外衣,也掩饰不了内在的贫血与无力。
      【注释】
      ①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1版,P2、P3.
      ②《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8月版,P13.
      ④ 于漪. 该怎样拓展,《语文教学通讯》,2008.2BP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景贤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语文 走进 三重门 教好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