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基于企业并购理论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的分析】互联网企业并购动因和并购绩效

    时间:2019-04-09 03:14: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近二十年来,西方主要国家逐步放松对金融业务范围和地区范围的管制,金融业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合并浪潮。各国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业经过多年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而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之后,也希望通过并购来取得快速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以企业并购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我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交易——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并购动因进行分析,指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并购动因;阻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5-0062-04
      一、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合理有效的并购作为提升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被各大金融机构广泛采用,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次并购浪潮。
      从1994年改革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完善,金融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为了增强自身的实力,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寻求并购的机会,较有代表性的有:2007年建设银行并购美国银行(亚洲);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08年北京银行收购廊坊市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以及本文重点分析的案例——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还不是很成熟,金融环境也比较复杂,如何才能成功进行并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成功并购案例的动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将有助于引导正在进行或未来将要发生的并购向成功发展,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银行并购的动因进行分析。
      二、企业并购理论与我国商业银行并购动因分析
      通过并购取得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并分散风险通常被认为是银行并购的最重要动因。银行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其本质是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那么就可以从企业并购相关理论出发来分析银行的并购动因。这些理论主要有规模经济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协同效应理论等,下面依次用这三个理论来分析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现象。同样,银行的规模经济可以反映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变动关系。
      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银行通过并购可以将被并购企业同类业务合并,快速地扩大业务规模,人员数量和机构网点也随之迅速增多,从而有效降低单位运营成本、增加单位收益,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度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二)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经常是由于可以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度,同时可以通过并购竞争对手减少竞争、增强本企业在市场中的控制力,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垄断性质的利润。银行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并购的动因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用该理论来解释。
      商业银行是依赖于公众而生存的提供信用的企业,而强大的规模、众多的营业网点和雄厚的竞争力是商业银行被客户信任的基础。对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来说,通过并购进入新的地区或增加营业网点必然将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增加市场占有度,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减少风险。对于国内的中小股份制银行来说,由于知名度低、竞争力弱,导致规模效益不高、发展客户困难、抗风险能力较差,发展潜力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通过并购提升自身的规模是一条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协同效应理论
      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并购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益的,它主要通过协同效应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协同效应是指两个企业并购以后,其产出比并购前两个企业产出之和大,即“1+1>2”的效应。同样,银行业的并购也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即并购能够提高参与银行各自的经营绩效,使并购后银行的总体效益大于参与并购银行独立运营的效益。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具有“经营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及“财务协同效应”。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银行业并购是如何产生协同效应的。
      首先是经营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主要来自于并购双方地区、业务和客户等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并购可以使并购银行打破进入障碍,实现跨地区、跨业务领域经营,降低单一经营的风险,并且可以共享客户、知名度等资源,降低经营和营销成本,从而发挥经营协同效应。
      其次是管理协同效应。某些银行可能会因为管理效率较差而无法充分发挥所拥有的资源,因而如果两家管理效率不同的银行合并,即在高管理效率银行兼并另一家低管理效率银行之后,通过业务整合、管理人员的交流可以产生“管理溢出”,使低效率的管理得以提高,额外的管理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获得更多的收益,以产生银行业并购的管理协同效应。
      最后是财务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可以取得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如果两家银行分别拥有更为充足的资金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并购之后就可以更为合理地安排投资计划,通过几乎零成本的内部资金流动,使资金从低回报高风险项目流向高回报低风险项目,从而提高总体利润。另外,银行并购后起到共同保险的作用,降低合并银行的现金流波动,因而降低企业的破产风险和成本。
      上述并购理论对银行并购动因的解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都具有局部性,只能从某种角度解释并购行为的发生。事实上,一次银行并购是非常复杂的,往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理论,而且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合理。
      三、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动因分析
      作为迄今为止A股史上最大收购案——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发展银行,是银行业并购的典型案例。下面对其并购动因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并购过程
      2010年9月1日深发展公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的重组预案。根据该预案,中国平安将以其现在持有的90.75%的平安银行股权和26.92亿元现金(该部分现金等额于平安银行约9.25%股份价值的认购对价),认购深发展本次公开发行的约16.39亿股股份,增发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控股深发展52.4%的股权。最终深发展完全控股平安银行股权,而平安集团则取得深发展的控制权。   2012年1月19日深发展和中国平安同时公告,深发展董事会审议通过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方案并同意两行签署吸收合并协议。完成吸收合并后,平安银行将予以注销,深发展将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股份的动因
      1. 实现综合金融战略目标。“保险、银行、投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是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战略,而并购之前中国平安仍以保险业务为主,其对中国平安的贡献接近80%。按照2009年中国平安年报,银行业净利润在中国平安中的比重仅为7.5%左右,平安集团要想实现多样化经营目标,加强银行业务刻不容缓,而最快的途径就是并购。中国平安之所以选择深发展,是因为在拥有全国性银行牌照的银行之中,只有深发展的股东是有退出意愿的新桥投资,这为并购提供了可行性,加之中国平安之前就持有深圳发展银行接近5%的股份,对其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这就使得深发展成为中国平安并购的绝佳选择。据有关机构初步估算,并购之后中国平安业务中银行成分占比将上升到 30%左右。
      2. 发挥规模效应。中国平安并购深发展后两家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规模高达1.27万亿元,一跃成为超过万亿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11家上市金融机构中排在第八位,其中的银行业务规模在国内上市银行中跻身前十。两家金融机构联合以后总资产增加、规模迅速扩大、营业网点覆盖面增加、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因而总体效益将会大于两家单独金融机构产生的效益之和,从而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3. 增加市场占有度。并购前,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远远跟不上集团的发展要求。资料显示,并购前平安银行仅在深圳、上海、厦门等7个城市拥有60多个网点,规模和营销能力有限,市场占有度比较低。经过此次并购,深发展将为中国平安增加14个新城市的分支机构和282个网点,平安银行的营业网点将完整地覆盖东部沿海地区,网点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这大大增强了中国平安银行业务的营销和拓展客户的能力。可以说,这次并购使得平安集团的银行业务有了质的飞跃,知名度和竞争力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两家银行合并必将吸引更多的客户,使得合并后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地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
      4. 发挥协同效应。零售、理财和信用卡业务一直是平安银行经营的重点,也是其相比其他中资银行更为擅长的方面,而深发展在贸易融资和创新性融资产品等业务上发展趋势良好,两者联合可以形成业务上的互补。在两家银行整合后,中国平安可以为合并后的银行提供足够的战略支持,在全国很多大中城市中,深发展营业网点布局同平安保险业务有很多重合点,中国平安手中拥有的保险客户资源以及强大的营销网络将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雄厚的基础。业务互补、区域交集和客户共享将为联合带来良好的经营协同效应。深圳发展银行诞生时间较早,近几年发展很快,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出色的管理团队,这次联合将会给平安银行带来更多新的管理思想,形成管理上的协同效应。
      另外,此次并购不仅通过经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使企业获利,并购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方面的规定也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种种效益。
      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的经济与制度环境,存在一些阻碍商业银行并购活动的因素,下面仍以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为例,对这些阻碍因素进行分析:
      (一)政策壁垒
      作为新产生的资产规模超万亿元、在中国11家上市金融机构中排名第八位的平安银行,其市场行为必然引起目前金融市场参与者行为和战略的调整,也可能将银行的单一风险在金融系统内数倍放大,使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控制受到挑战。政府发展金融的目标是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维护竞争格局的稳定。市场参与者行为和战略的调整是否在政府可以容忍的范围内难以确定。平安银行作为一家混业经营的大型金融机构,金融监管者——“一行三会”将面临着监管的协调和信息交流的新问题。平安银行如何在内部、各个子公司之间形成有效的防火墙进行风险隔离,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并购所涉及到的公司、行业、地域,体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冲突,对股东和未来经营都有影响,从而增加了并购的复杂性和成本。因此必须进行文化整合。对中国平安来说,强势激进的保险文化如何同审慎经营的银行文化相融合,值得探索。
      (三)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不同行业企业的组织架构、所有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不同。这些不同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管理层之间、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股东,包括政府、客户、雇员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不同增加了并购的复杂性和难度。此外,如何在保持银行业务调整增长的同时,将并购行为所导致的人员流动损失降到最低,是银行业资历尚浅的中国平安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健全商业银行并购的法律规制。制定商业银行并购法,明确规定银行并购的适用范围、并购的效力、原则与程序,主管机构的职责以及并购中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等,为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二,提高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加强银行管理理念与文化的创新。我国企业应建设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融合并购企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逐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此作为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
      第三,深化我国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打破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相对单一的产权格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形成商业银行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
      五、结束语
      从并购的动因以及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银行业并购是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之一。但应清楚地认识到,并购方固然能获得一系列的利益,但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是巨大的,并且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银行业并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做出并购决策之前,必须谨慎分析。
      参考文献:
      [1]范如国.企业并购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彭靓.当前我国银行业结构与并购现状的分析[J].华章,2011,(4).
      [3]马君璐,满新程.全球银行业跨国并购的特点和趋势[J].财经科学,2006.
      [4]崔保军.我国企业并购的特征与思路[J].企业经济,2007,(7) .
      [5]胡峰.银行跨国并购理论、实证与政策协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刘静.强强联合的摩根大通[J].经济导刊,2008,(8).
      [7]王聪.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竞争力[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郭琛.刍论商业银行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J].理论导刊,2010,(6) .
      (责任编辑 孙 军;校对 SJ)

    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 动因 并购 企业并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