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解不开的“母语”情结]解不开情结的意思

    时间:2019-03-14 03:31: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真题回放      2007年湖北卷作文题将“母语”作为写作的话题,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包括我们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还包括我们的课堂,我们学习的过程……文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思想表达的空间。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确定立意。以下几种立意思路提供给大家参考:
      1.把“母语”当作单一的对象来理解。
      2.把“母语”当作关联对象来理解,我们要将“母语”与这些关联体之间的关系表达充分,但是谈论的重点应该还是“母语”。
      3.把“母语”作为文章内容的感发“点”,由母语是文化的载体联想到其他同样具有文化承载作用的事物,或由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联想到民族发展的其他根本点或事物,即“由母语谈开去”……这一类作文只能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因为它谈论的重点对象已不是“母语”了。
      
      阅卷直击与备考策略
      
      我省高考作文答卷从总体上看是令人满意的,可谓个性纷呈,佳作迭出,出现了三百篇思想深刻、情感真实、内容充实、构思精巧、文体鲜明的满分作文,彰显了我省考生的灵性才气、丰厚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责任感,见证了“惟楚有才”的说法。但许多答卷中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
      1.偏离题意。2.内容空洞。3.材料陈旧。4.思想肤浅。
      
      一、抓纲务本,落实基础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作文既有强烈的现实性、明确的针对性以及深厚的人文性和一定的思辨性,又在能力考查上具有开放度和区分度。高中作文教学必须回归课本,落实基础,以扎实的基本功去应对高考作文。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对重点篇目还应不吝时间去深入挖掘其中的写作资源,以厚实的基础带动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阅读,丰富积累
      在高三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们可分组编辑文质兼美的时文进行精细阅读,并进行深入评点,增强阅读的时效性。我们还可以通过读书笔记交流、语文知识讲座、课堂展示阅读心得等活动来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同时,我们还应多接触社会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训练思维,突出个性
      我们的高三作文复习可侧重于审题立意训练,比如进行限时构思文的写作,就是用较短的文字写出对作文材料的理解、自己的文章立意、层次提纲以及打算运用的材料等等。这种训练方式所用时间短,老师检查方便,可及时进行反馈,集中讲解分析。
      
      四、注重规范,增加亮点
      作文的规范包括文体规范、语言规范、书写规范等等。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要特别加强规范意识。同学们必须在复习备考中牢牢把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训练几类文体,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要达到语言规范就得多读、多写、多修改,不能在语言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文训练和构思训练,包括其他语文作业均可用方格纸,训练并促使自己书写规范。
      
      一类标杆文
      
      语言的回归
      □湖北考生
      这是一个拥挤的时代,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冲击着我们的听觉,而我们的母语被挤下了应有的位置;这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中文系没有外语系火爆,汉语在一片加强声中被削弱;这是一个工具主义肆虐的时代,汉语再也不见唐诗宋词中的娇柔美丽,而成为一种便于生存随手把玩的工具;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我们的少年作家们扮成贼来窃取汉语的尊严,又或睥睨地将文字如橡皮泥般把玩,当然少不了道貌岸然者扮演“文学的捍卫者”。身边上演一出出戏剧,吸走观众的目光和钞票,甚至语言成了必不可少的道具。
      某校为鼓励学生学习外语,规定早餐时间禁止使用汉语;综艺节目中叫嚣的是诸如“好好可爱”般错位的形容词;中国人对于外语学习的热情让你一闭眼以为自己到了牛津,睁开眼才发现自己是在天津;广告、报纸更是错字连篇……
      我们的母语现状令人担忧,人们为何放弃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本身艰涩难懂还是施教者、学习者的错误?
      汉语作为唯一一种流传至今的象形文字,本身的确具有难度,但绝非艰涩难懂。林语堂三五句话之间勾勒人物形态,简单直白;钱钟书写简单的吃饭之事引出人生感慨,机智隽永;鲁迅用生活之语捅出一个活生生的阿Q,一下子将中国人的心理剖析得干净明白。这些都不难懂,而这恰恰是汉语的魅力,三言两语之间已言尽世间百态。古代汉语更是令人动容,李白的豪放绚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曹操的苍凉雄健,李清照的婉约含蓄,还有《红楼梦》里被曹雪芹把玩到了极致的谐音、伏笔。这种美丽,世上仅有。
      那么发生今日母语错位的根本原因便在于我们的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观念偏差,学校、社会、国家的指向偏差。
      语文学习仅仅是为了考试,课堂上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提炼主旨,禁止个性化的答案;名著无需阅读,各种资料书早已将它们压缩到最简单。学校坚持一切为了考生而非一切为了学习,教学质量用升学率简单衡量;社会呼吁实用与务实的同时也扼杀了太多浪漫的情怀;国家提倡快速发展却忘了将本已年迈的传统文化拉上高速前行的磁悬浮列车。
      我的呼吁是让纯正美的汉语重回校园,让学校真正成为远离社会的桃花岛,学生们抛开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娱乐至上,陶冶情操,将来传播纯正之母语。
      我的呼吁是社会更加和谐宽容,中国人在腰包渐鼓的同时关注母语的美丽,用纯正母语固守骄傲。
      我的呼吁是国家出台相关法律,保护我们的母语。
      更多的,愿我们每一个人行动起来,让这种呼吁变为早该发生的回归――语言的回归,民族文化的回归,大国灵魂的回归。
      
      评点
      作者以敏锐的触角,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直面语文学习和学校教育的弊端;作者以面对问题和弊端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以一种大气和从容呼吁语言的回归,让人感到“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豪迈。可见作者平时的积累相当丰富,对社会问题有深入思考的习惯,而且具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所以在考场上才能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不见斧凿的痕迹,不显肤浅的呻吟,实为难得的考场佳作。
      
      考场问题文
      
      语不惊人死不休
      □湖北考生
      中国的文字,上下五千年,母语这条历史悠久的“大船”,因为有了无数文人手中的笔的“帆”的引导,才能够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浪滔(涛)中前进。
      母语是路,苏轼是桥――
      谪居黄城中,把酒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
      昔日汴河风共雨,履履难重。
      江边残月下,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为同。
      一曲青溪黄州里,踏血飞鸿。
      这首词是我献给苏东坡的,因为我对母语爱得深沉。
      你是拾(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吗?你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江上鳖客吗?你是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心人吗?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年代,人们对你这一文人的期望,本是玩弄笔墨、游戏人生罢了。然而你对母语爱得如此深沉。你不服世人诬蔑你对母语的忠诚。于是,你用文字刺痛了无数双在黑暗中的眼睛。
      你将富贵利禄抛在了脑后,你鄙视朝廷里那些只懂得用母语换取高官厚禄的人。
      于是,你感“大江东去”,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屈服。你用手中的笔写出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为的只是让母语的灵魂在那个官场铜臭的年代永不泯灭。
      母语是堤,李清照是坝
      青洲欲度行,只影随水流
      百年独登楼,恨字锁眉头
      梧桐雨,点点愁,
      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写给李清照的,因为我对母语爱得深沉。
      你是随风而逝,舍弃手中蝴蝶的蝴蝶吗?你是世事变换、面容消退却仍暗含美的梅花吗?
      在那个战乱流离的年代,人们对于你这一文人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罢了,世人不理解你,认为你只会用母语来谈情说爱,然而你不服世人诬蔑你对母语的忠诚。于是,你不顾别人,用文字“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现实的黑暗压得“凄凄惨惨”,在现实中争渡,争渡,最后却仍是不曾归路。
      让苏轼为母语的路搭建一座桥,让李清照为母语的堤筑起坚实的大坝。
      “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有对家园的喜爱才是母语真正的灵魂!
      
      评点
      母语,首先是一个在存在外来语条件下的相对概念。本文以“献给”苏轼、“写给”李清照的词为阐发点,引用、化用苏李二人诗词中的一些词句,来抒写他们对人生社会的理解。但文章没能清晰明了地表达出题目“语不惊人死不休”与“母语”的联系。内容看似充实但主题空泛,“我对母语爱得深沉”这一强烈的感情没能获得充实有力的内容的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母语 情结 解不开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