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引用不引用,评分大不同|引用引用大毛哥

    时间:2019-03-12 03:25:1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编者按】 在上一期的“中天讲堂・作文进化论”中,徐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何谓新材料作文”。我们明白了在新材料作文中,题目所给的材料只是文章立意的来源,原则上写作时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可实际写作中究竟应该如何处理题目的材料呢?引用与不引用材料又会有什么区别呢?请看本期――
      
      揭秘人:
      徐桦君老师 (浙江省特级教师、功勋教师,长期担任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小组组长)
      
      明白了什么是新材料作文后,不少人会问写作中怎么处理、使用所给的材料。这是同学和老师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写作实例入手,进行探讨。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了下来。于是再爬,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自己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则望石而转,也找到了丰富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按照自己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请看下面这篇考场作文: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古今纵观之,中华民族有的不仅仅是出土即惊世的青花竹简,屹立于历史之上,隐现于时代背后的岂止是屈指可数的一两个英雄!
      不同于如同唐诗般博采华丽想象奇特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别于如同宋词般浅唱低吟理性承转的司马迁,这个中国历史上以刚烈坚毅著称的人物――苏武,以他如同元曲般凄清荒凉宏丽壮大的伟大作为,深深震撼了整个民族。
      汉武帝时,匈奴新单于登基,汉武帝为示好,派苏武出使匈奴。临行前,这个刚毅的男人以极其温柔的口气安慰妻子:“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无奈返回前夜,匈奴内部叛乱,苏武被扣并被劝降。苏武当机立断,自杀以保清白,后被胡医救活。
      匈奴左贤王惜其大义,便屡次诱降。而他不慕官位和利禄,一心归汉。左贤王无奈之下,把被困冰窖数日不死的他流放到不毛之地放羊。
      读到此我常常心生伤恸:你到底有怎样的毅力,能在极其寒冷的冰窖中只吃雪和羊毛挺过来呢?在足以让人动心的金钱和权力面前,你真的一点儿也不心动吗?面对至深至爱的妻子,当你举剑割向自己的脖颈时,你有没有想起她曾经亲手为你戴上信物的温柔呢?当站在匈奴王面前的时候,所有的利益冲突都变得如此尖锐:忠诚与叛国,爱妻与负妻,金钱和地位,荣辱和生死……可是,你的心里满盛的都只是国家。
      你就像是一支燃烧在冬日里的蜡烛,任何一点雨、雪、冰、霜都可以让你的心彻底死去。然而,你没有。你手持汉朝旌节,面朝南方――那个有你的国家、你的帝王、你的至亲的地方。天天、月月、年年,你从未断绝过忠国归国的念想。终于有一天,你可以回到那个夜夜只有在柔软羊毛里隐藏的故国。
      然而,19年了,一切都已经改变。当初的那个面容清秀的你早已须发尽白,那个大汉王朝最英武的皇帝已故去,那个盟誓的妻子也已经改嫁,所有的亲人都离你而去……你把汉昭帝的赏赐全都分给了别人,一个人淡然坦然、安然寂然地走向死亡。你如此平静,因为你做到了为国而生。所有的等待、屈辱、坚持,此刻都变得如此渺小――因为你实现了对一个国家的承诺。
      苏武,你对国家的等待,对民族气节的坚持,全都转化成了你以身践志的巨大动力;而你那伟大的精神,也跨越时空,穿越千年,如同日月,在我们的头顶,熠熠生辉!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这篇文章依据命题材料的解读语“生活犹如蚂蚁前行……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进行构思,用古代爱国英雄苏武的事例来阐明文章主题: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爱国,克服艰难险阻,不惜牺牲生命。就命题材料与要求而言,本文是切题的,也是符合写作要求的。文章立意高远,结构完整,内容厚实,语言老练,文笔大气,看得出作者有比较扎实的写作功力。这样看来,这篇文章得分应该至少在46分以上,但事实上只得了38分。
      一篇好文章为何会被误判呢?原因在于文章语言虽好文气确足,但作者抛开命题材料写作文,阅卷老师一下子看不出文章与命题材料有什么关联,就会认为有跑题的嫌疑。在阅卷场上,这种情况是经常会发生的,尤其是在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句并且写得比较含蓄的情况下。而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更容易被误判。
      传统材料作文在写作时,材料是关键,它不仅是命题的材料,也是叙事的情景限制、议论的观点来源、抒情的对象缘起,是不能扔开它不管的。但新材料作文有所不同,写作时,从材料内容的任何一个角度入手去立意构思都行,对在行文过程中是否需引用题目中的材料也没有特别要求。因为题目中的材料主要是为写作提供范围、引子、话题,它并不是作文本身所规定、所要求的内容。
      然而,考场作文有它本身独有的特点,即由于时间限制,阅卷老师不可能反复阅读每一篇作文,而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作文的核心,作出恰当的评判。因此,若要使文章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不让阅卷老师误以为偏题跑题,最好还是对所给材料的内容作简要介绍,尤其是要讲清楚文章立意的角度,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作文立意的来源,这就需要好好练习利用所给材料的方法。
      利用材料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在文章开头概述所给材料,从中引出文章的观点,为全文定下基调;二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回应所给材料,强化文章的观点,但是千万不要纯粹重复材料,空喊口号;三是在行文过程中适当引用所给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个词,哪怕一个词也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阅卷老师明了你的文章是与命题材料相关联的。
      在笔者的指导下,写上面这篇考场作文的同学对文章作了如下修改(黑体字是经修改后的文字,全文内容有省略):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我敬佩像第二只独辟蹊径的小蚂蚁般开创中国文人坚守品节道路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欣赏如第三只望石而转的小蚂蚁般创造南宋词人弃仕写词神话的柳永,但是我更折服于像第一只小蚂蚁一样百折不挠坚毅不屈,成就伟大民族气节的苏武,他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整个民族!
      ……
      读到此我常常心生伤恸:你到底有怎样的毅力,能在极其寒冷的冰窖中只吃雪和羊毛挺过来呢?在足以让人动心的金钱和权力面前,你真的一点儿也不心动吗?面对至深至爱的妻子,当你举剑割向自己的脖颈时,你有没有想起她曾经亲手为你戴上信物的温柔呢?当站在匈奴王面前的时候,所有的利益冲突都变得如此尖锐。忠诚与叛国,爱妻与负妻,金钱和地位,荣辱和生死……你面对自己精忠报国的理想,就像是那只爬了又爬的小蚂蚁,从来就没有怀疑和放弃,心里满盛的都只是国家。
      ……
      然而,19年了,一切都已经改变。当初的那个面容清秀的你早已须发尽白,那个大汉王朝最英武的皇帝已故去,那个盟誓的妻子也已经改嫁,所有的亲人都离你而去……你把汉昭帝的赏赐全都分给了别人,一个人淡然坦然、安然寂然地走向死亡。你如此平静,就像是那只历经艰险找到食源的小蚂蚁,满足而欣喜,所有的苦难、艰险此刻都因为理想的实现而变得如此渺小――因为你实现了对一个国家的承诺。
      苏武,你对国家的期待,对民族气节的坚持,全都转化成了你以身践志的巨大动力;而你那伟大的精神,也跨越时空,穿越千年,如同日月,在我们的头顶,熠熠生辉!
      生以践志,以国为大!
      修改后的这篇文章,从所给材料写起,中间点染材料,从头至尾都有材料的影子。但文章并不单纯地引用材料,而是加入自己的抒情议论,材料与文章相辅相成。阅卷老师只要扫描一眼,就知道是依据所给材料写的文章;看一遍就能抓住文章中心,明了文章主旨。
      当然,这种做法并不是要设定一种新材料作文的套路来束缚同学们的写作,而是要告诫大家:新材料作文也得贴紧材料写作,无论是开头、中间还是结尾,总要有个地方与所给材料关联。一言以蔽之:文章从头至尾要有材料的影子。否则,在阅卷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文章就很容易被误判、错判了!

    相关热词搜索: 引用 评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