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XX县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1-02-05 08:08: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县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晚年能否幸福,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县属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属国扶贫困县,群众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加,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正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人特殊群体。我们这个调查组对**县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县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具体情况,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丰富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真正能够颐养天年。为此,我们对**县**乡**村,**乡**村,**乡**村三个村共623户人进行以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为专题的调查。调查主要从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经济状况、医疗健康状况、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进行。  

    一、**县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调查显示,**县农老年人生活中面临许多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地位和作用不协调  

    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仍在干农活和家务的占70.3 %,由于子女外出而独自照顾孩子的占11.6%,能够受到儿女孝顺的占35.8%,能够正常参与村委会及乡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占37.4%,这说明,**县农村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低,大多数得不到儿女的孝顺,遭受儿子、儿媳的责骂也是常有之事,至于选举,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等也很少参加,没有体现其应有的社会地位。虽然在家庭中的地位偏低而作用巨大,由于子女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一是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重担,劳动强度大;
    二是担负着扶养教育孙辈的重任。  

    (二)收入和支出不平衡  

    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占6.3%,主要是家住农村的各类退休人员,他们有固定的收入,收入来源较稳定,月收入在500—1000元的占25.6%,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68.1%,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则只有依靠社会救济来勉强度日,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很低,养老问题形势严峻,亟待解决。相比较老年人的收入低而支出费用高,一是农业生产投入高(购买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
    二是家庭生活日用品费用高(煤、米、油、盐、酱、醋等);
    三是医疗费用(包括老人、孩子头痛、感冒等疾病)。  

    (三)老年人医疗健康水平不乐观  

    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无疾的占34.6%,患有各类疾病的占65.4%,在患病老年中,有些小毛病的占61.3%,患重大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占38.7%,而参加医疗健康保险和进行过体检的人几乎没有。有七成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且每年花在医疗上的费用在350元以下,村里的医生和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医疗保健状况亟待改善。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  

    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在空闲时间看电视的占58.3%,串门聊天的占24.7%,聚集在村里聊天、晒太阳、打纸牌、下象棋的占17%。在目前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识字的并不多,所以很少有人读书看报,村里也几乎没有组织过老年人的文化活动。这说明,看电视、串门聊天、打纸牌、下象棋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形式,精神生活空虚,文体活动较少。  

    从总体上来看:农村老年人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但子女孝敬老人的意识淡化,经济条件较差,健康医疗缺乏保障,精神生活匮乏成为老年人对自己生活状况不满意的主要因素。  

    二、**县农村老年人生活中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从政策机制上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如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等等,但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使老年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一)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道德约束  

    1、农村大家庭的格局正在解体,家庭趋于小型化。谁在家庭中创收多,谁说了算,改变了过去老人在家庭中的支配地位,父子分居,各尽其能。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老年人受虐待、遗弃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影响,对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必要的认识,为此,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处境堪忧。  

    2、改革开放在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使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产生了许多不融恰的关系,有些年轻人孝道观念淡化,借外出一走了之,对老人不闻不问,即使男子外出而将媳妇留在家里,由于娶媳妇的艰难,老人也只能将她当作“佛祖”一样供着,农活、家务一概承担一有空闲还要带孩子。老年人因生活习惯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不讲究卫生,这也成了年轻人看轻人看不顺眼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重视不够,在养老保障制度,法律保护等方面还相当欠缺。  

    (二)农村经济不发达造成老年人收入较低  

    从收入来源来看,自我积累是农村年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自己劳动所得,养老退休金积蓄。能够领取退休养老金的人,生活较有保证,但只有极个别人,大多数老年人因生计所迫只要身体条件许可,仍在从事农业生产,而**县因自然条件所限,大多数地区,只能靠天吃饭,靠传统农业只能是解决日常口粮问题,土地里微薄的经济收入除了看病等,也只能买些盐、醋等日用品,改变不了经济紧张的状况。老年人多年的积蓄通过供子女上学,改善住房条件,为儿子娶媳妇等高投入已所剩无几,大部分还要负债。老年人经济来源的另一途径就是子女供给,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老年人的养老主要由儿子来承担。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儿子,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过去由于子女众多,几对夫妇赡养一对老人,现在一对夫妇要赡养两个老人,甚至更多,负担越来越重,无论在财力上还是在精力上,使赡养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供养的程度是非常有限的。更有些人,因受各种不好的思想观念影响,孝道观念淡化,只要老人下慈,不要自身上孝,宁可自己抽烟喝酒赌博,也不给予老人以经济上的支持,更有甚者,老人为自己娶媳妇所负的债也不愿承担。  

    至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也只能通过社会救济获取经济上支助。由于资金缺乏在实行“五保”的过程中保障水平低,应保未保,现象依然存在。在全面落实五保内容的过程中除了“保葬”外,其它“四保”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吃好吃差,穿暖穿冷,很少有人民过问。他们既无能力也无动力改善住房条件,因居住条件较差。至于近年实施的独生子女奖励扶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90岁以上老人政府补贴制度等,因保障水平低,范围小,面对普遍穷困的状况,也只是杯水车薪。  

    (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以目前来看,看病难、看病贵、医生水平低、医疗条件差仍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又是一个困绕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问题。农村老年人由于多年的劳累,到了老年往往体弱多病,看病频率高,医疗费用高。看病就医已成为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在现时的农村,由于看病的代价大,而经济又能非常困难,在疾病面前,老年人考虑更多的往往是经济上的困难,而不是自己的身体,因此也就大病小看,小病不看,许多老年人有了小毛病根本不去看,硬撑着,或者到村卫生所随便取些药,而农村卫生所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是非常差的,卫生员从地里回来,用带着泥土的手拧开满是尘土的药瓶抓药是常有之事。一旦得了大病更是看一看等一等,或根本不看,认为自己年纪已大,再花很多钱已不划算了。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来,情况虽有改观,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就医现状。甚至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年龄已大,用不着去看病,连合作医疗中自筹部分的资金也未交,户口也不上,使这一惠民政策在他们身上也不能体现。  

    (四)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偏少,老年人精神生活贫乏  

    目前**县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仅仅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层面上,老年人的业余活动,内容单调,精神空虚。农村老年人精神空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1、由于受各种不良习惯的影响,子女孝道观念滑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而现在许多人只继承了并发扬了“爱幼”,将“尊老”抛到了一边,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和经济供给,空闲时宁愿喝酒打牌也不愿和父母坐在一起谈谈心,说说话。使老人常感到孤独寂寞。2、由于空巢家庭的增多子女与老人见面机会少,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精神慰藉,缺乏家庭的天伦之乐。3、限于农村现有条件,老年人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匮乏,尽管有些村建立了农家书屋,但老年人大多文化水平太低,不能体会读书的乐趣。  

    目前**县农村老年人中,尤其是生活在农村的退休工作人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员,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他们想要活动却无去处,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加剧了农村老年人群的失落感。  

    三、改善和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注农村老年人,为他们排优解难,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能忘记农村老年人,没有农村老年人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解决**县农民养老问题应从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村的实现出发,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方针,在加强农村社会尊老养老道德观念教育的同时,着重考虑巩固老龄农民的经济地位,注重对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  

    (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老有所尊  

    1、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司法部门对于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及时受理,为老年人主持正义,讨回公道。呼吁全社会都要遵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保护对老年人的家庭赡养和抚养,加强法制建设,要依靠法律服务机构服务人员,通过但任法律顾问,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
    通过办理遗嘱公正、赡养抚养公正等各类民事公正,预防和减少纠纷。  

    2、改变农村不良风俗,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改变农民互相攀比,大办丧事的陋习,把节约下来的钱用于老年人活着时的生活费用,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教育。在农村社会道德下降,有好多年轻人认为老人老了没用了,不孝敬老人,对公民敬老爱幼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树立典型榜样,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要加大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各部门进行宣传,在全年龄段进行宣传。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通过宣传贯彻《老年法》,每年开展评选、表彰“好儿女”、“好媳妇”活动和对不孝子孙、不赡养老人、歧视虐待老人等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惩处,扶正祛邪,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  

    4、充分发挥村委会作用,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合力。村委会要把孝道文化建设和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纳入村规民约,把《老年法》贯彻落实到村、组,落实到家庭中去。促使子女赡养、孝敬老人、发扬邻里互助的好传统,帮助有困难的老年人,树立良好的敬老、助老社会风尚。  

    (二)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  

    尽快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制度上保障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1、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就目前**县农村具体情况而言,家庭养老仍是农村老年人主要的,也是比较理想的养老方式,我们要积极培养,发展和完善它,使子女承担起主要的赡养义务。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针对农村人口结构复杂,就业和收入差异性大的特点,建立较为灵活的,能适应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行个人缴纳,集体补助,行政补贴的缴费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3、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对特困老年人由社会和集体给予救助,能够切实帮助农村老年人救助对象摆脱贫困状态,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助制度,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高龄无养老保险制度的老年人,实行普惠性的生活补助,积极推动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慈善救助和社会救助。4、大力倡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养老保障。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争取项目、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5、加快建立农村的老年服务体系。敬老院是我国长久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老年服务机构,随着社会发展,必须不断调整管理方式,增添新的内容,才能真正解决无人照料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三)不断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医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不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需要多渠道地加强保障。1、尽量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提高报销比例。2、积极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采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筹集救助资金,资助特困老年人或因大病个人医疗负担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贫困老年人;
    3、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的“龙头”作用,加强对乡镇卫生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大力加强村卫生所的技术力量,提高村医的整体技术素质。进行资源整合,联合县级以上大医院,加快建立方便群众,收费低廉的村级医疗保健服务网点,为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缓解农村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积极开展保健宣传,普及老年人养生保健常识,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5、为农村高龄老人提供定期免费体检服务。  

    (四)注重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赡养,确保老有所乐  

    目前大部分农村家庭往往注重的是对老人的物质赡养,而很少照顾到老人的精神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要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还要考虑老有所乐,使农村的老龄化也同城市一样,呈现积极健康的发展势头。鉴于电视已成为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娱乐载体,建议设立专门针对农村老年观众的电视频道,多开发一些适合农村老年人观看的节目,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模式,采取流动电影放映,录影放映等多种形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专门的老年活动室,使农村老人也能随时随地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研究 老年人 状况 农村 生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