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2020年县扶贫移民局第一季度工作总结例文

    时间:2020-11-23 10:09: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县扶贫移民局2020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

     县扶贫移民局2020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新年以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任务,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目标,创新脱贫举措,坚持精准施策、实施脱贫工程、补齐脱贫短板,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脱贫攻坚文件。今年以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各项脱贫目标任务,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聚焦工作重点,根据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结合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高位推动、高规格谋划。一是紧扣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构建三大格局,注重四个落实,完善五项机制,做到六个精准,推进十大工程,精心制定了《南城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x办发〔2020〕x号)。二是巩固2017年我县脱贫攻坚成果,牢固树立先难后易、决战决胜意识,按照“真、准、实、严”的要求,开展“春季攻势”行动,集中力量打好2020年脱贫攻坚第一仗,为2020年脱贫攻坚谋好局、开好头、造好势、起好步,在全县集中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制定了《南城县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方案》(x办发〔2020〕x号)。三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用政治担当抓作风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全面系统清除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形成根源和滋生空间,严惩严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力克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确保扶贫领域作风明显改进,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实效和质量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制定了《南城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x开发〔2020〕x号)。让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制度、措施、绩效评价四位一体,形成

     规范、严肃、缜密的脱贫攻坚良好工作态势。

     (二)夯实精准脱贫基础。一是抓好识别精准。组织各乡镇扶贫和移民办全面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调查,做实贫困户基本信息,完善贫困户信息资料,规范贫困户调整和人员信息进出程序,提升扶贫信息系统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求各乡镇扶贫办及各村要落实专职人员,负责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和信息报送,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录入,做好精准扶贫室的各类档案资料采集和整理等所有工作。实现精准扶贫信息网络运行,加快进度完成全县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导入省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 3 月底前完成大数据 APP对全县扶贫部门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使用全覆盖。加强精准扶贫信息比对街接力度,相关行业部门信息系统与扶贫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对接, 完成存疑数据的全面核实核准和比对街接, 同步修订关联数据, 联动修订县、乡、村关联档案材料, 确保准确反映和掌握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到户到人落实情况。做好2017年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的批复、公示、公告工作,完善退出程序,做好贫困户脱贫的宣传教育工作。二是脱贫成效精准。对贫困村已退出的、贫困户已脱贫的,坚持定向跟踪、帮扶不断、政策不变,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对照贫困村退出九大标准和新农村建设规范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点建设、贫困村退出提升工程进度,推进农村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全面完善村级公共服务,摸清贫困村支柱产业,找准特色增收产业。三是资金落实精准。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和资金公示制度,建立县级扶贫项目库,开展各类扶贫资金跟踪审计,加大资金拨付进度,切实提升资金使用精准度和使用效益。

     (三)大力推进产业脱贫。全面落实《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南城县推进中医药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办字〔2017〕51号)文件精神,抓好中草药种植质量,积极提供岗位,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就业,确保全县未脱贫贫困户按受益协议落实到位。完善贫困村光伏扶贫政策,实现贫困村村级光伏发电扶贫全覆盖,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贫困村持续稳定增收新渠道,确保贫困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继续管理好“十三五”规划贫困村光伏工程,加快“十二五”规划贫困村光伏扩面工程建设进度,确保2月底前并网发电,3月份通过第三方质量检测,4月底全面完成光伏扩面工程。

     (四)深入实施就业脱贫。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保洁、治安巡逻、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员(含农家书屋管理员)、生态保护、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中贫困户所占比例。加大对公益性岗位中的非贫困户人员清理力度,强化贫困人口就业扶持力度,确保各乡镇、村公益性岗位中贫困对象占有比例达到50%以上。全面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和扶贫就业专岗摸底调查,加大镇村扶贫车间建设力度,确保每个乡镇新建1至2个扶贫车间,合理优化岗位结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推进实施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和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模式,发展合作经济,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贫困村退出有完善的基础保障,户脱贫有稳定的增收渠道。

     ?(五)倾力服务健康脱贫。严格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积极准确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对象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政策,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医疗救助、财政兜底”五道医疗保障防线,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个人负担比例控制在10%以内。全面做好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90元/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80元/人)、新农保费(100元/人)代缴工作。加快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加大民政大病救助力度,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支出型大病救助范围予以救助,提升“一站式”服务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水平。

     (六)补足用活教育脱贫。提升教育扶贫能力,确保贫困家庭受教育子女(含私立幼儿园和学籍在外学员)资助政策全覆盖,从制度上强化义务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学校校长与乡镇属地双负责保障,确保不因经济困难失学、缀学。加强学籍管理系统数据与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动态衔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金补助、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发放工作。强化控缀保学措施,做好贫困家庭深度厌学学生返校就读工作。通过发放明白卡张贴在贫困户家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家庭、学生对学生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七)扎实推进安居扶贫。全面落实易地搬迁贫困户后期帮扶措施,对所有搬迁户落实产业扶持项目,并逐户记录收入来源,建立产业扶持项目台账,做到每户群众搬迁后就业有门路、增收有渠道、脱贫有保障。加大贫困户危旧房改造扶持力度,全面完成C级危房加固改造和D级危房改造建设,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排查,凡是疑似存在住危旧房有安全隐患问题的都必须进行排查鉴定和改造,实行造册登记,逐户落实改造、新建资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安居问题。

     (八)筑牢兜底保障扶贫。坚持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有效衔接、扶持脱贫与防止返贫并举并重,坚决落实“应保尽保”要求,把新增或调整空余低保指标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将未脱贫人口纳入低保保障范畴,确保未脱贫人口中能享受低保政策占比90%以上。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贫困户落实“两补”政策。

     (九)强化精神思想扶贫。开年之初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加大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结合力度。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在春节期间大讲贫困群众的脱贫故事,用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教育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 脱贫光荣的思想;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 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自立自强和自主脱贫。实行反向约束措施,对“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精神贫困问题,强化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等自治方式,在帮扶施策上建立反向约束机制,加强教育惩戒,促其精神脱贫,克服“等靠要”。

     (十)动员社会力量扶贫。强化大扶贫工作格局,加大政府、市场、社会资源统筹力度,夯实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扶贫格局,深入营造全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全面落实“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加强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之问信息沟通, 促进帮扶资源和脱贫需求的精准对接。夯实社会扶贫网的基础工作,着力推进贫困户、爱心人士、管理员的注册工作。加快爱心人士推广注册,注重社会扶贫网与驻村帮扶紧密结合,重点帮助贫困户发起贫困需求,引导鼓励结对帮扶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爱心捐赠,大幅度提升贫困需求对接率。

     (十一)深入开展移民后扶工作。一是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人口的核减调查工作,认真核实、对核减人员名单进行了公示、告知,报经省市移民部门批准、备案。今年年初,对直补移民人口进行了核减工作,经甄别,确定2020年南城县移民扶持对象共计x人。直补移民人口为x人,核减直补移民人口234人,无法核定项目扶持人口为x人。2020年第一季度足额、及时发放了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共计x万元,资金均在上级拨入资金到达专户后十天内,通过县财政乡财局“惠农一卡通”发放。二是兑现了“水库移民培训计划”资金发放工作,对考入职业技术学院(校)就读的大、中专生通过“惠农一卡通”进行直补,共资助水库移民直补户学生71人,发放补助资金x万元。三是编制了“秀美乡村、美丽家园建设2020-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 ,对全县移民人口占比20%及以上的282个村小组历来投资情况和今后示范村项目做出了三年规划安排,为改善移民生产生活环境垫定了基础。

     二、主要措施

     (一)明确攻坚任务,压实脱贫责任。县与“十七个”专项行动部门单位、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脱贫任务、脱贫措施、责任要求,把工作压力和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攻坚氛围。加大脱贫政策宣传,制发了脱贫攻坚政策明白卡6000余份,做到帮扶干部人手一份,贫困户家中张贴一份。同时组织帮扶干部上门入户开展面对面政策讲解,促进了脱贫政策家喻户晓。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利用张贴标语和宣传栏等方式,报道宣传乡镇、村脱贫攻坚典型做法,贫困户脱贫典型经验、干部帮扶典型事迹,以正能量激励广大干群投身脱贫攻坚,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我要脱贫”自主意识,摒弃“等靠要”,坚定“我能行”,把单靠帮扶的“独角戏”变为主动参与的 “双人舞”。

     (三)坚持政策连续,巩固攻坚成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对2017年及以前年度脱贫贫困户在教育雨露计划资助、健康脱贫政策享受上坚持与贫困户同等待遇。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户脱贫成效,实现稳定脱贫。对评议纳入的新增贫困户和返贫户建立台账,同步在教育、健康系统里予以增添,确保按照贫困户标准同样享受健康、教育等政策,重新安排帮扶干部予以帮扶。坚持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帮助村制定脱贫计划,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到户走访,帮助落实政策,同时定期开展实地查岗,到村考核,保证了工作队在岗、在位、在状态,发挥了工作队助推脱贫攻坚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虽然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个别贫困户自身能力和条件严重不足。比如身患重病的“低保户”、五保户等只能政府兜底的贫困户;个别多年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自然资源缺乏、生存条件较差的贫困户。

     (二)少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较重。个别贫困户依赖心理严重,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过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干部送小康”的日子,认为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捐钱、送物是理所应当的,自己不思进取,只想着挂点单位、帮扶干部多给些“好处”,有极少数贫困户甚至对帮扶干部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三)帮扶方式有待优化。少数帮扶单位及帮扶干部将扶贫的重心放在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上,对贫困村的帮扶缺乏好的措施,没有形成产村联动、共同发展的模式,整体推进的合力还不够。

     四、第二季度工作打算

     1.重点抓好贫困村的脱贫工作,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九大指标,深入贫困村实地调研,摸排是否存在漏评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将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重点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贫困村光伏扩面工程建设。

     3.全面完成全县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导入省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 确保大数据 APP对全县扶贫部门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使用全覆盖。

     4.继续全面落实好教育、医疗、卫生、民政等兜底政策。

     5.开展夏季整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找出短板、查准弱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列出清单,落实整改责任和时限,全面查遗补漏、边查边改,完成整改任务。

     6.持续抓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切实做好后扶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和移民直补金的发放,力争实现零误差。

     县扶贫移民局2020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全面实施“2117”脱贫工程,稳步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打赢年度攻坚战役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7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开发式、开放式、开拓式扶贫方针,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压实工作责任,持续问题整改,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严格标准,精准识贫把关到位。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粒“纽扣”,找准扣实。按照“五比五看”、“三优先”和“六不评”的方式,坚持“户申请、组评议、村票决、乡(镇)审核、县级审定”和“两公示、一公告”的规定程序,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今年,按照《全省关于切实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县级比对环节,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对相关人员进行重新识别或清退核实,共清退132户499人、新识别87户282人、返贫16户60人,调整后全县贫困人口9506户24548人,较年初9537户24481人的基数,贫困户数减少31户,贫困人口增加67人,准确掌握全县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和基本情况,做到“应进皆进、应扶尽扶”。2017年全县预计脱贫人口9180人,目前我们正在严格按照脱贫程序步骤,对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年度脱贫、新增或返贫、家庭人口的自然增减等动态调整工作,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采集。

     (二)探索创新,产业扶贫推进到位。始终把探索创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动力,去年创新实施“精准扶贫三十六计”,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被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刊印发。今年,我县坚持因户因人施策,不断探索“四带一自”、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模式。实施特色农业扶贫。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制定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茶叶、中药材、有机蔬菜、土鸡、黑毛猪等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2017年,全县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10676户33096人(含2014-2016年脱贫户),占贫困户总数的62.7%(以2014年建档基数计算);完成到户产业项目验收7952户;43个贫困村发展1项以上特色种养业均通过达标认定,占比100%;发展特色种养业“一村一品”达标贫困村5个,占比11.6%;累计投入到村到户财政扶贫资金3579万元,其中:打卡到户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740万元,特色种养业项目到村扶持资金1839万元,投入强度达2102元/户。实施旅游扶贫。设立绿色减贫专项资金600万元,以“旅游+”多种复合业态为抓手,发挥“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扶持镇村成立旅游服务公司、乡村旅游扶贫协会,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八个一”工程建设,支持贫困户通过参与景区建设、兴办农家小院、民宿客栈和经营土特产品等方式,让贫困群众分享旅游发展红利。2017年全县有3300户9600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产业,预计1040户2980人脱贫对象通过旅游产业有效增收。实施电商扶贫。打造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在县内各大超市开辟“农产品扶贫专柜”,在43个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依托乡村电商能人,帮助贫困户开设网店,并开发霍山“0距离”电商服务平台,解决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出台《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实施方案》和《霍山县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操作规程》,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和“三变”改革,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村/贫困户”合作模式,全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建立长期稳定的收入渠道。实施“四带一自”扶贫。突出产业园区带动,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项目库和“种子库”,为入库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嫁接扶贫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截至目前,农业园区带动686户,龙头企业带动295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1024户,经营大户带动1893户,通过自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贫困群众7952户。实施光伏扶贫。我县43个贫困村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已并网发电,总建设容量2950千瓦,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预计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今年,计划投资约5900万元实施总容量7800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重点支持经济薄弱村和“三无户”,目前正在全面施工中,将于今年12月底前并网发电。

     (三)强化支撑,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对照2016年建档立卡基数,为全县贫困人口代缴参保金385.2万元,全县407名乡村医生为11853户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贫困人口免费体检,逐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服务证,推进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零预付”、“一站式”结算等医疗服务。全面落实健康脱贫“351” 、“180”、“210”政策,1—10月份,共有9772名贫困人口享受了“351”健康脱贫政策,发生医疗费用6014.7万元,累计补偿5059.5万元,实际补偿比达84.1%;有7682人次享受了“180”补充医保政策,发生医疗费用474.5万元,累计补偿453.4万元,其中“180”补偿51.9万元,慢性病门诊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达95.6%。自7月1日起,将贫困人口意外伤害列入“351”健康兜底保障。278名九种大病患者得到了手术和对症支持等治疗,救治率100%,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39人、“两癌”筛查4646人、发放健康营养包127人。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按照“资助全覆盖、标准最高档、对象无遗漏、项目可叠加、结果有记录”的要求,今年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53人次,发放资金842.72万元(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551人,发放资金22.04万元;义务段贫困寄宿生补助2624人,发放资金155.675万元;普通高中助学金1978人次,发放资金251.9万元;中职助学金414人次,发放资金53.3万元;普通高中免学杂费1949人,补助资金126万元;中职免学费813人,补助资金121.95万元)。制定贫困户子女大学新生资助政策,对当年考入本专科院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今年312名大学新生共获得助学金93.6万元、交通费及生活补助18.25万元。办理生源地贷款544人418.8万元。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政策,补齐2016年度及2017年春学期中、高等职业教育补助561人185.85万元。今年,迎驾慈善基金会又出资16.4万元,资助贫困家庭新考入本科以上大学生40名。落实住房保障政策。精准确认“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664户5459人。2016年全县建设集中安置点5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500人,全面搬迁入住,并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培训、产业扶持、土地流转等多种途径,因户施策,大力扶持搬迁对象后续发展,确保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搬迁与脱贫同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目标。2017年搬迁任务为212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77处,计划搬迁690户2303人(今年拟脱贫对象361户1306人),继续严格执行人均25平方米建设标准和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3000、户均不超过10000元的规定,住房建设已于9月底全部完工,385户1294人已经搬迁入住,11月底将全面搬入新居。2017年安排贫困户危房改造1601户,9月底已全面完成验收,2779万元补助资金已打卡到户。落实就业扶贫政策。我县有16-59周岁贫困劳动者14333人,其中有就业意愿的5289人,2017年省下达就业脱贫目标150人。积极开展就业脱贫培训,培训贫困人口529名,开发就业扶贫岗位599个、居家就业岗位3646个和农村保洁、保绿、保安、护林、护路等辅助性就业岗位52个。建设扶贫驿站8个提供岗位343个,吸纳154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扶贫对接会等专场招聘会7场,为贫困劳动者提供85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1200多名贫困劳动者实现转移就业。落实金融扶贫政策。2017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647户8511.7万元(县农商行发放2551笔8051.7万元,邮储银行发放96笔460万元,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7220万元年度任务)。其中,“户贷户用”的贫困户2128户6480.7万元、占比76.14%,用于“户贷企用”的贫困户519户2031万元、占比23.86%。落实社保兜底政策。有效衔接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7月1日起,将农村低保标准上调至3800元,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集中供养补助标准分别上调至3800元、5100元,惠及贫困人口11082人。10月份再次将每人每月低保补助金提至A类350元、B类290元、C类230元,确保建档对象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落实生态保护扶贫政策。突出以全县8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有机结合茶谷项目、水库群项目和生态补偿项目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农村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全县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07条228.52公里,总投资约1.14亿元,其中:乡级畅通公路2.523公里;贫困村道路硬化32条38.027公里;撤并村路面硬化48条66.186公里;老村道加宽26条114.137公里,目前各项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项目,投资1377万元,43个贫困村扩挖塘坝228口、清淤沟河90条。新建和改扩建集中式供水工程9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50处,涉及12个贫困村和43个非贫困村,惠及贫困人口10218人。

     (四)加大投入,扶贫项目稳步实施。一是扶贫资金投入方面:2017年,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1.1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944.6万元,省级财政资金4621.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446.26万元,县级财政预算1150万元,县财政存量资金971.43万元,县级以前年度结余145万元,县级配套扶贫专干报酬55.8万元。二是扶贫项目库建设方面:为加快项目落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我县年初即启动扶贫项目库建设,健全乡镇和村两级扶贫项目清单,严格落实“户申请、村申报、乡镇审核、县审批”程序,县级项目库储备项目581个,均报省、市扶贫办备案。三是项目安排落实方面:2017年共安排实施扶贫项目172个,主要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贫困村基础设施、贫困村集体经济、畅通工程、资产收益扶贫、绿色减贫、健康脱贫、光伏扶贫电站、教育脱贫和贫困户危房改造等项目。截止10月底,已拨付资金10486.41万元,资金拨付率92.5%。

     (五)压实责任,督查问责兑现到位。建立“县负总责、乡(镇)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立下军令状。调整充实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实行县委书记和县长“双组长制”,建立县领导“N+扶贫”工作制,即县四个班子成员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时,均要强调、督促脱贫攻坚工作,每个乡镇和贫困村均安排县领导联系包保。建立十大脱贫工程推进工作组,全面负责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调度。进一步明确包乡镇和贫困村县领导、牵头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单位、行业扶贫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责任,条块结合,扣紧压实,全县上下形成了同心共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强大合力。实施“三固定、三坚持”季度督查和县内交叉互查,以强有力的督查、最严格的问责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修订完善了《霍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及其补充规定,突出考核结果运用,对被评为较差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干部当年不得评优评先,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并扣罚全年“目标绩效奖”的50%。2017年,全县开展季度督查3次,交叉互查2次,其他督查检查10余次。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4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1人,挽回经济损失10.08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9人。

     (六)强化精准,推动问题整改到位。认真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复核整改行动及全省会议精神,今年5月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针对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第三方评估及脱贫攻坚成效复核反馈的32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单,逐条梳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盘点销号,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9月下旬,全县围绕“七个不落,一个不少”内容,以脱贫攻坚工作大排查为抓手,强化问题再整改、基础再夯实、工作再推进,进一步细化排查方案,周密部署安排,通过大走访、乡镇部门自查、县级核查、县级督查四种方式推进大排查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掉任何一处薄弱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隐患,重点查找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精准帮扶、工作推进、脱贫成效以及基础档案等方面的短板和突出问题。据统计,共计排查出8028条问题,到目前已完成整改7930条问题,占发现问题的98.78%,尚未完成的98条问题,主要是涉及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正在积极推进。

     (七)创新载体,攻坚力量凝聚到位。一是强化双包帮扶力量。向43个贫困村派驻副处级领导干部担任扶贫工作队长,落实213名扶贫工作站、工作队人员,为135个村配齐扶贫专干。严格“双包”工作制,共有18家市直单位、100家县直单位、4148名市县乡村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攻坚期内,贫困户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钩,帮扶联系人走访贫困户每月至少1次,走访脱贫户每季度至少1次,平时保持密切联系,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切实提升帮扶工作满意度,巩固脱贫成果。加强帮扶工作业务指导,今年以来,举办县级帮扶干部、扶贫专干、驻村扶贫工作队业务培训班5期,共计2300人次,并印制《脱贫攻坚政策100问》、《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和《帮扶干部工作手册》,保证工作程序规范,帮扶有章可循。二是增强社会扶贫合力。抽调400名农技人员和科技人员结对8000多户贫困户,“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指导”。开展“百企帮扶贫困村”行动,县内137家企业与43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就业岗位、认购农副产品、提供技能培训,“企村联姻”联手打造社会扶贫“霍山品牌”。实施“精准扶贫五大先锋工程”,基层党组织精准发力,党员干部奋勇当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结合“10·17扶贫日”宣传活动,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团体、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扶贫,通过扶贫认领认捐、就业扶贫对接、送戏下乡、健康义诊和举办道德讲堂等形式,募集上海安慈公益天悦基金、六安福彩、地方水电集团多家单位和个人捐款11.5万元,帮扶贫困家庭200多户。同时,六安市审计局、六安碧桂园和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六安市公共交通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等单位认领扶贫项目,筹资526.7万元。今年已累计筹集社会捐资1286.9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贫困村公益事业和贫困户产业发展。三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激发内生动力 推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的通知》,从引导贫困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上入手,开展政策宣讲、贫困户创业致富、好家风传承、脱贫竞赛、志愿帮扶、“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六大主题活动,切实提供贫困户的政策知晓度、脱贫积极性和满意度,从思想上淡化了贫困户的“贫困意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逐步转变成“我要脱贫”。此做法被省委办公厅《安徽信息每日快报(第153期)》和省委组织部《安徽组工信息(第35期)》刊载。

     (八)多措并举,宣传氛围营造到位。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扩大广度,增大强度,做细做实基层宣传工作。通过微信、政策墙、年画等媒介,开展产业、金融、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宣传,同步组织多部门联合宣传团,巡回宣讲,现场答疑。将扶贫政策印制在折扇、草帽、围裙等各类生活用品上,免费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切实解决了扶贫政策知晓难问题。采取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形式,将扶贫政策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快板书、庐剧、小品等节目,为广大群众奉上文化扶贫大餐,让贫困群众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扶贫政策;开展“精准扶贫、送戏下乡”活动,组织扶贫政策文艺宣讲团巡回演出75场次,覆盖16个乡镇和43个贫困村,9月21日晚,全县举办的“扶贫路上,你我同行”扶贫政策文艺宣讲会也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宣传工作的不断发力,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营造出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九)统筹兼顾,抓实水库移民工作。及时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对年度直补移民人口进行动态调整,核准直补人口实发数为34250人,按每人600元标准发放水库移民补助资金,全年累计发放直补资金2055万元。加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扎实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2016年二批移民后扶项目98个,后扶资金2945万元,目前项目完工90个,完工率91.8%;实施2017年第一批移民后扶项目45个,后扶资金2233万元,目前项目完工37个,完工率82%。推进全县第二批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完成帮扶对象搬迁入住2357户6952人,其中县城安置1493户4775人、乡集镇及中心村安置864户2177人;完成资金拨付13858万元,其中直接补助到户12815.5万元、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042.5万元。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如:部分地方贫困程度仍然较深,集中在深山区、库区和江淮分水岭的7个乡镇,贫困人口居高不下,贫困发生率远超过省、市、县平均水平,山洪、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脆弱, 脱贫步伐慢,全县仍有5个深度贫困村和24个“双基”薄弱村;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扶贫政策宣传仍不够到位,政策宣讲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扶贫手册》等资料还须进一步规范完善;少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仍有少数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脱贫的内生动力不强,缺少主动脱贫意愿;非贫困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增加了贫困户脱贫的难度。

     二、2020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是“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脱贫攻坚进入战略决胜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个覆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扎实推进“2117”脱贫工程,坚决完成9000人脱贫和43个贫困村出列的年度任务,坚决打赢2020年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一)全面锁定目标抓实基础

     1.围绕年度目标,抓好精准脱贫。2020年,全县计划9000人脱贫4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善制定我县贫困村出列方案,明确标准,严格程序,保障43个贫困村全面稳定出列。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及早将9000人脱贫任务分解到乡镇、细化到村、落实到户。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和程序,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做好当年新增与返贫人口的调查和信息录入、年度家庭人口自然增加或减少登记和信息录入、以及当年脱贫人口的信息采集、录入和脱贫标注,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发生。

     2.完善基础资料,确保规范准确。进一步核实完善乡镇、村、户的基础资料,重点核查贫困户基本信息、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帮扶措施、走访记录、收入测算、帮扶成效等资料。进一步修改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库,确保贫困户家庭实际信息与《扶贫手册》、村级档案、国办系统信息数据“四线合一”,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四清”,确保“有档可查”。

     (二)全面实施十大脱贫工程

     1.进一步推进产业脱贫工程。不断壮大支柱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利用“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积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

     继续实施资产收益型扶贫,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资产收益型扶贫,加强扶贫资金投入,组织贫困户参与入股加油站、水电站等收益较好的产业,获得固定收益和股份分红。继续探索订单生产、托管经营等扶贫新途径,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扶持4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光伏产业收入为基础,着力实施集体经济收益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

     继续实施特色农业扶贫,继续实行贫困户产业发展奖补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中药材、茶叶、毛竹、食用菌、有机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发展黑毛猪、山羊、稻虾等特色养殖业,兴办毛竹、茶叶、板栗等农产品小型加工厂,促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能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增值收益。

     继续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绿水青山和生态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小院、民宿客栈、采摘篱园,实施“后备箱工程”等,帮助贫困群众参与乡村旅游服务,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继续推进电商扶贫,依托“互联网+”,完善并发挥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功能,培养电商扶贫带头人,通过电商平台,实行线上线下运作,开辟商超“农产品扶贫专柜”,实现户超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2.进一步推进好就业脱贫工程。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围绕“贫困户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原则,采取职业教育进校区、技能培训进工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村入户等方式,开展“1+1+1”精准培训,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服务。打造企业用工信息和贫困劳动者信息平台,积极举办各类就业扶贫招聘会,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就业问题。

     3.进一步推进生态保护脱贫工程。实施退耕还林、林业增绿增效工程、森林抚育、天然林保护、农村环境整治等等生态工程,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加大林业帮扶力度,使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

     4.进一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全面完成全县“十三五”期间1664户545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步考虑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后续发展,落实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后续发展措施,统筹解决就学就医问题,确保搬迁与脱贫同步。

     5.进一步推进智力扶贫工程。精准实施教育扶贫,全面落实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补助政策,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前教育阶段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按照规定的申报程序、标准进行补助,对于高中和中职贫困学生给予免除学杂费,对于新录取的普通高等院校的新生给予资助,指导帮助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深化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努力争取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开展“雨露计划”技能培训。

     6.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低保标准、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实施,加强住房保障政策落实,确保贫困家庭住房安全。

     7.进一步推进健康脱贫工程。创新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精准实施健康扶贫,全面落实“351”就诊政策,实行贫困户人口慢性病门诊“180”补充医疗保障,完善“210”门诊报销政策,开设贫困人口医疗绿色通道。打造贫困人口享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商业保险、贫困大病重病医疗救助有机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实行签约服务,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8.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全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窄路加宽、撤并村道路硬化、贫困村道路硬化等交通建设扶贫项目。加大贫困村“八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提升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解决电力供应“最后一百米”问题。围绕“基层基本公共教育、基层基本劳动就业创业、基层基本社会保险、基层基本医疗卫生、基层基本社会服务、基层基本住房保障、基层基本公共文化体育、基层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等八个方面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全面规划布局,细化工作措施,促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均衡发展,切实将“双基”建设工作落实落细,真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9.进一步推进金融扶贫工程。继续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项目,坚持完善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开展“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扶贫贷款,为贷款贫困户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并给予扶贫贴息。加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资金管理,促进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发挥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作用,继续开展金融扶贫合作,撬动信贷资金投入。

     进一步推进社会扶贫工程。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深入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继续加大“双包”定点帮扶力度,进一步落实牵头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帮扶单位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年度帮扶计划,主要负责人赴帮扶村开展调研落实帮扶措施每年不少于4次。所有结对帮扶干部不脱钩,对于已脱贫户,每季度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及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继续帮扶联系,确保稳定脱贫;对未脱贫户,结对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详细记录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做到“帮扶有证”,平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增进感情,切实提升帮扶工作满意度。加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力度,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实行每月查岗制度,结合脱贫攻坚定期督查,同期开展驻村扶贫工作情况督查。深入推进“百村帮扶贫困村”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向贫困村、贫困户捐资捐助,参与扶贫开发,释放社会公众扶贫济困的巨大潜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发挥好“10·17”全国扶贫日的社会动员作用,开展2020年度扶贫项目认领和认捐活动。

     (三)强化保障措施

     1.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把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扶贫领导组成员单位定期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组报告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2.强化资金投入和监管。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同时要盘活县级存量资金,将50%安排用于脱贫攻坚,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脱贫攻坚,实现资金规模稳步增长。坚持扶贫项目“月通报、季督查”制度,加快扶贫项目实施。严格扶贫项目管理,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精准。

     3.强化扶贫队伍培训和管理。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乡镇、村专业扶贫人员力量,采取分期轮训的办法,对乡镇村扶贫工作人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实行全员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强化扶贫队伍的日常管理,打造成为战斗在扶贫一线的先锋队。

     4.建立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完善脱贫攻坚常态化督查、稽查和检查制度,坚持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全面督查和定向督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督查,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县内交叉互查,根据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不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强化督查互查结果运用,坚决兑现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同时完善对县直帮扶单位和行业扶贫单位的督查和考核制度。

     5.强化扶贫工作宣传。利用电视、报纸、信息、网站、微信公共号等新闻媒体,以及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组建脱贫攻坚新闻采风团,在县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专栏”、编印《脱贫攻坚工作简报》,宣讲精准扶贫政策,报道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典型故事和脱贫成效,营造浓厚氛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查研究,分析判断脱贫攻坚形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激发内生动力 推进脱贫攻坚”为主题,大力开展政策宣讲、贫困户创业致富、好家风传承、脱贫竞赛、志愿帮扶、“五好文明家庭”评比六项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树立脱贫信心。

     (四)统筹推进水库移民政策落实。

     全面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及时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着力开展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妥善解决广大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不断改善广大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计划跟着规划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全面规范项目申报、实施、监督、验收、资金拨付及资料整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程序,确保移民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利用我县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创新思路,着力推进移民村产业发展,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移民家庭发展产业,力争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广大移民的“造血”功能,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