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19-01-19 03:23: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课文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某一篇课文熟记在心,也不仅仅是记住某些知识在课文中出现过,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某些一般性的东西,也就是让学生遇到任何文章都不会发怵,都能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和破解。
      [关键词] 提取信息 积累 梳理文章 实践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它包括了从识字教学向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换,进而转换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具体过程,这一过程为学生的个性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而言,阅读是自主的、独立的,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构建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读,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如何加以指导,对老师而言,显得至关重要。我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课文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某一篇课文熟记在心,也不仅仅是记住某些知识在课文中出现过,而更重要的则是掌握某些一般性的东西,也就是让学生遇到任何文章都不会发怵,都能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理解和破解:
      
      一、通过对某一词语的理解,把握对全面理解词语的方法,文中出现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能通过字词学会提取信息的能力
      比如:(1)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为了让学生感知课文,能抓住开头一句话,“天冷极了”从这句话中的“冷”字却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冷的夜晚,预示着这一天的不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到天气寒冷。(2)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积累语言,以便在作文中灵活运用。怎样积累?积累哪些东西,就需要老师在阅读课上加以指导。我采用:(1)鼓励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要有良好的积累习惯,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学语文。特别要养成写阅读随笔:把在阅读的过程中的神之来笔记下来;把在阅读反思中深切的感悟记下来。(2)鼓励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例如在学习《和时间赛跑》一课时,就开展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的比赛。增加了学生积累的兴趣。(3)加强背诵,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背的多,才能下笔如有神,因此在要求学生阅读的同时,鼓励多背。
      
      二、教会学生学会梳理文章的脉络,了解并区分详写和略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正因为如此,梳理思路作为阅读题的一个重要考点。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所谓的梳理文章思路就是要通过分析文章的选材取材、结构层次、线索脉络、详写略写、过渡照应等探索作者定型的思维过程。
      我们要特别注意思路的整理,文章中的人、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写文章时,作者不仅用语言这个“蜜”将有联系的内容粘合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这些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真正懂得这一道理,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阅读速度也会大大加快,从而更好地把握主旨,领悟中心。理清文章思路可采取下列几种方法:
      1.从记叙文特点入手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小学阶段的课文多是写事记事的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式:①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②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③以时间、空间交叉为顺序。④以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为顺序。⑤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顺序。⑥以人物的意识流动为顺序。同学们看到一篇文章,应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文章采取了何种结构方式,然后进一步分析各段落之间在思想内容上的联系,各层次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构。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晰了。
      2.抓“中心句”,从关键句子、词语入手梳理文章思路
      有些关键词语、句子对我们梳理文章思路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这里的关键句子包括:①中心句。一个段落往往集中表达一个意思,找到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大意,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其他句子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这一段的思路就清晰了。②过渡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过渡句对理解上下两句的关系和内容都起重要作用,是我们理解段内层次和作者思路的重要依据。③表达方式明显不同的句子。在以记叙为主的文章里,最后的段落表达方式变成了抒情或议论,这就是一种由事及情(理)的写法,通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表达方式,就会给我们分析文章思路提供一条有力的线索。
      关键词语包括:表示并列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承接关系的“首先”、“其次”、“最后”;表示递进关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由此看来”等。另外,标点符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特别是用来区分层次的分号、句号。
      
      三、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提高理解能力,再结合生活,理解课文感悟,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更重要的就要联系起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这样就会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有许多故事性强、人物描写生动的文章、诗歌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物的感情,最好的对话方式是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比如《养花》中写道:“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搬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有的同学就产生问题了:都累得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了,这样的苦差事,怎么是乐趣呢?他不理解老舍学先生了。其实,我们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个同学就谈到自己也曾养花,有一天,他发现花叶上长了虫子,他从小就怕小虫子,不敢动。可为了救花,硬是咬牙把虫子用镊子夹下来。他身上全是冷汗。不过,望着治好病的花,心里充满了欢乐。他感悟到,原来,劳动是“苦中有乐”。这种方式好比与文章的作者聊天一样。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课文了。
      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