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0-11-09 08:11: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业在规模、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探讨了企业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主要社会责任,然后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企业相关者理论,建立了一套与国际接轨、并满足行业管理需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指标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业在规模、产值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制约许多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资源节约,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理想经营环境,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以“两型社会”为视角,探讨了企业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主要社会责任,并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企业相关者理论,建立了一套符合与国际接轨,并满足行业管理需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一、“两型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两型社会”的概念
     
        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该规划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领域,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资源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里的“节约”不仅仅是指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还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彻底转变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结构布局等,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要遵从自然规律,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不仅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能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社会责任的概念最初是作为西方国家企业内部的管理措施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到80年代后期,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换言之,企业不仅要对自己的经营业绩负责,更要对国家、社会、消费者等相关利益者负责,应把企业的经营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的社会责任
     
        自2007年以来,中共中央频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快了“两型社会”的建设步伐。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建设“两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在建设“两型社会”中处于基础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克服短期行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企业在建设“两型社会”中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此外,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还承担着对投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及社区等6个主要方面的社会责任。具体而言,“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如下:第一,对投资者的责任。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投资者的投入是其主要的来源之一。投资是要考虑回报的,投资者高度关注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因此,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利润,确保其在企业中的利益、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是企业承担的重要责任。第二,对债权人的责任。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债权人不是企业的所有者,不能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也无权参与企业管理,但他们非常关注企业能否按时足额偿还贷款和支付利息,因此,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严格执行合同,按期还本付息,为债权人提供借贷安全。第三,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构成企业的细胞,他们直接参与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因此,企业应遵守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劳动安全保障权、劳动报酬获取权、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待遇取得权等法律权利的顺利实现。第四,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接受与使用者,企业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和需求,严格履行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承诺,保证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服务,不得欺诈消费者牟取暴利。第五,对政府的责任。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主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企业对政府承担社会责任,首先是按照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向社会提供安全产品;
    其次是照章纳税并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社会责任,接受政府的依法干预和监督,不得有逃税、偷漏税行为以及非法避税等行为。第六,对社区的责任。企业需要在一定的社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因此,重视社区利益也是企业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企业应在自身条件的许可下,支持发展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福利事业;
    积极参与社区有关社团活动;
    并通过自身事业的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的资源节约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文化理念、购销策略等各个领域都要崇尚节约,并且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在有限的资源使用下,获取最大的收益。具体而言,企业节约资源可以从人力、生产、消费3方面入手。人力、生产方面节约资源就是要在人力、生产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手段,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消费方面节约资源,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合理消费,并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与回收利用。企业的环境友好就是:企业通过遵循自然规律,接受环境的承载约束,发展绿色科技,倡导周边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积极构建经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路,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效益的经营观点和方式。
     
        二、“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一)构建原则
     
        “两型社会”建设中,为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须遵循以下4个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该原则要求依据科学理论、运用科学方法,合理选取指标,避免指标的不足和重叠,以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二是可操作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充分选取那些易于获得信息、数据的指标,以便于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另外,所选指标应尽量与我国企业现行评价工具相兼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指标。三是可比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各项指标应当在时间上纵向比较,空间上以横向比较。四是持续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各项指标所对应的工作内容应当是连续的而不是临时性的,指标的内容和要求应当有助于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依据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上主要是以利益相关方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及卡罗尔的“金字塔”模型等为基础。实务上主要有以下3类依据:一是国际公约,如国际人权公约、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劳动组织公约等;
    二是国内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如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制定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2007年11月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制定和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标准和实施范例》和2008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11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等;
    三是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如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等。
     
        (三)构建内容
     
        在上述构建原则和依据的指导下、在已分析“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投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资源和环境方面构建了一套与国际接轨,并满足行业管理需要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基于投资者责任的评价指标。(1)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企业当年资本在自身努力下的实际增减变动情况,即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资本增值的能力。比率越高,意味着企业运用一定的资本为股东所做的贡献越大,对股东的责任履行得越好。(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该指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因为净利润属于股东,所以该比率越高,意味着对股东的责任履行得越好。(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情况。(4)股东所得率(股息÷净利润×100%)。该指标反映投资者从企业净利润中直接获利的情况。
     
        2、基于债权人责任的评价指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指标直接反映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关系,是考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基本、最通用的指标。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债权人越放心。(2)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公司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越高。(3)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用所赚经营收益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从偿债资金来源角度考察企业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越高,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就越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3、基于员工责任的评价指标。(1)最低小时工资率。该指标反映企业是否执行了所在地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规定。计算该指标时,首先需要按以下公式计算出不同类别职工的较低档次工资的小时工资率,然后再取计算结果最低者为该企业的最低小时工资率。较低档小时工资率=较低档月工资额÷该类职工月工作小时数。(2)员工收入提高率(本年员工平均收入总额÷上年员工平均收入总额×100%)。员工收入包括员工从企业获利的工资、资金、津贴、补助、加班费等一切货币性及非货币性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员工收入的变动程度,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对提高员工收入的社会责任情况履行得越好。(3)社保提取率(员工社保总额÷员工工资总额×100%)。该指标反映员工社保提取情况,提取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相关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4)员工人均年教育经费(企业支付的年教育经费总额÷员工人数)。该指标反映企业对员工的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指标值越大,反映企业对员工素质提升责任的履行情况越好。
     
        4、基于消费者责任的评价指标。(1)产品退货或返修率(退货或返修产品的数量÷产品销售总量×100%)。该指标值越高,反映企业对消费者责任履行越差。对产品退货或返修率较高的产品要尽量少生产。(2)产品价格率(企业产品价格÷同行业同类型产品平均价格×100%)。价格是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另一重要因素,消费者偏好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因此,在产品质量相当的情况下,该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企业产品越受消费者的青睐。(3)顾客满意度。该指标值可从顾客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可按很满意(100分)、较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30分)、很不满意(0分)5档记分,将所记分数进行算术平均即为顾客满意度。
     
        5、基于政府责任的评价指标。(1)资产纳税率(企业纳税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对国家的纳税贡献。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越大,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2)罚项支出比率(罚项支出总额÷企业收入总额×100%)。罚项支出总额包括企业支付的各种罚金、罚款、罚息、滞纳金、赔偿费、诉讼费等,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遵纪守法状况越差。(3)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缴各种税金、净利润等内容。该指标是财政部规定的十大考核指标之一,也是体现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指标值越大,反映出企业对职工、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贡献越大,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
     
        6、基于社区责任的评价指标。(1)捐赠收入比率(慈善与公益捐赠÷收入总额×100%)。慈善与公益捐赠是企业为社区建设、希望工程和困难人群进行的捐赠。该指标反映企业对所在社区的关心程度,指标值越大反映企业的慈善责任履行得越好。(2)无偿服务次数。该指标从统计资料中取得。无偿服务次数越多,说明企业对社区贡献越大。
     
        7、基于资源、环境责任的评价指标。(1)单位收入(或产值)资源消耗量。单位收入(或产值)资源消耗量=资源消耗量/营业收入(或产值)。该指标反映企业为获取收入或产值对社会各种资源(材料、水、电、煤等)的消耗程度,间接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可按不同资源分别列示。该指标值越小越好。值得注意的是,为加强企业能耗收入的可比性,应将耗能量统一换算成热值。(2)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量÷废弃物产生总量×100%)。该指标反映企业循环使用资源的能力,比值越大越好。(3)环保投资率(环保投入总额÷营业收入×100%)。环保投资率指标直接反映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越高,但使用该指标时也应综合考虑不同企业所处行业差异造成的差别。(4)单位收入(或产值)三废排放量。单位收入(或产值)三废排放量=三废排放量/营业收入(或产值)。该指标反映企业生产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情况,指标值越小,表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的负面效应越小。
     
        以上指标体系是针对一般企业而言的。通常,企业因所在的地区、所处的行业不同或经营业务的差异而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容及侧重点均会不同。因此,各企业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指标体系。另外,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会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责任问题,故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创新自己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2、颜剩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体系[J].财经科学,2007(4).
        3、周旭卉.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09(6).
        *本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项目编号:5808003A)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 指标体系 构建 责任 建设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