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关于宿迁市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1-01-19 08:01:4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为进一步分析当前农村经济金融形势,了解和掌握信贷市场需求情况,探索农村信用社支农新途径,进一步创新信贷管理运行机制,提升支农服务水平,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宿迁市区信用联社组织调研组对辖内信贷支农及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活动通过深入村组农户调查走访和问卷、考察一些农户和企业、召开部分中小企业代表座谈会、召开信用社人员座谈会等方式进行。现将调查、分析及建议等作如下报告。

    一、宿迁市区联社信贷支农情况

    近年来,宿迁市区信用联社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信贷支农有关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经济总体规划,坚持“以农为本,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以满足农民有效资金需求为己任,不断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2月末,各项贷款达114447万元,比年初增加11284万元,其中:农业贷款93229万元,比年初增加10214万元。今年以来,全辖信用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4693万元,其中农业贷款累放22203万元。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到85%。几年来,该社累计投放农业贷款328315万元,农村信用社所发放的支农贷款所占市场份额近100%,充分显现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

    (一)选准支农重点,信贷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当前,“三农”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支持的方向和重点。市区联社认真分析农村经济金融形势,紧密结合本地“三农”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找准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市场定位。

    一是优先满足农户贷款需求。按照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联社支农工作指导意见,真正做到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顺序,优先满足农户种养业以及其他简单再生产的有效资金需要。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该社都组织信贷人员,以农户信用档案为基础,进村到户调查摸底,根据农民春耕需求,主动为农户安排春耕所需的信贷资金,保证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籽、农药、农膜和农具等生产资料的购进。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宿迁市实施了战略性调整,强化基地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泗洪螃蟹、泗阳杨树、沭阳花卉、宿豫区蚕桑、宿城区蔬菜的一县一区一品的格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市区联社紧紧把握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找准信贷支持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促进宿豫、宿城两区绿色稻米、高质棉生产、无公害商品粮和优质油菜等四大传统产业生产基地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了特色产业、高效产业、生态产业、支柱产业和订单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信贷资金248155万元,且每年都以80%的速度在递增。

    三是大力支持个私经济的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更加灵活的政策,降低门槛,优化环境,全力支持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该社提出了“积极开辟农村第二信贷市场”的响亮口号,重点加大对“公司+农户”和“公司+农户+基地”等涉农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按照“大力扶持、严格管理、加强服务”的原则,对“公司+基地+农户”型的优质个私企业,单独建立信用档案,加大授信额度,专项管理,重点支持。全辖信贷人员克服对个私经济财务状况了解难、贷款额度掌握难和还贷措施落实难等方面的困难,深入实际,对辖内所有私营个体经济大户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了私营个体经济档案1000余户,掌握了个私经济的规律和特点,对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私营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经统计,近年来联社累计发放个私经济贷款近8亿元,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为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转移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农村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最重要的项目和主渠道。该社积极支持对农村劳动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项目,帮助农民掌握职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并为打工回乡创业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为劳务人员解决后顾之忧,促进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宿豫职业教育中心是目前宿迁市规模较大的中等专业技术培训学校,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转移起到重要作用,联社对其贷款支持300万元。同时,联社还与区经贸局签订了出国劳务人员贷款合作协议,此举大大方便出国劳务人员贷款。

    (二)支农方式不断创新,支农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积极推行客户信用档案建立,以建档促进贷款投放。该社根据辖内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的客户类型,分别设计了“农户、个人、公司”三类客户信用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客户财产情况、客户经营情况、客户信用状况、客户授信等级和授信额度、客户的存款预约等,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农户状况全面细致的普查,进一步掌握辖区内农户的经济状况、资信程度和信贷需求,为及时提供贷款掌握了第一手料,目前建档面已达90%以上。

    三怕”思想,即:怕到信用社贷不到,怕贷款手续烦,怕找不到担保人。联社从2001年开始开办农户联保贷款业务,至目前为止,全辖信用社已建立联保小组34935个,办理联保贷款53800万元。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首先围绕“农户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实施“挎包银行”策略,为全辖148名信贷员配备印有统一标识、宣传口号的专用工作包,为信贷人员深入“三农”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提供工作便利,真正达到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发放与农户之间实现“零距离”的结合;
    其次,“服务到村组、放贷到农户”,先后出台了“信贷员进村放贷时间表、贷款便民箱服务、贷款预约登记簿”等一系列措施,送贷上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四是持续开展信用体系创建。该社紧紧抓住人民银行和市政府部门组织创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诚信宣传和信用体系创建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创建一个,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服务区域内的农户全面进行信用状况进行评级,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对于信用户和信用村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真正实现信用-资金-效益的良性循环过程。至目前为止,该社已创建信用村81个、发放信用户贷款证1027个;
    在建信用村3个。

    五是寻求与担保机构合作,有效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先后与宿迁市安达利担保投资公司及宿豫区天润担保公司达成为80余家涉农龙头企业及中小企业、贷款总量为3000万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办企业往往需要贷款,但又很难找到符合担保条件单位的情况,联社积极协调帮助这些企业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然后通过两证抵押办理贷款。2005年,联社通过抵押担保方式为宿迁市吉和木业有限公司、宿迁市彩虹包装有限公司、宿迁市宏达化工等12家中小民营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项目需求2060万元。

    二、信贷支农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农村老百姓的经济水平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个体工商业和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信用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支农服务功能优势早已显现。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在信贷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贷款投放仍然具有一定的空间。在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过程中,部分农村种、养、加大户和涉农个体工商户资金有效需求仍然很大。在此次被调查的 65户中,有28户仍然有一定的贷款需求,金额达238万元,占调查户数的43%,其中剔除一个水运大户100万元资金需求外,个体工商户户均需求3.25万元,农户户均需求1.1万元;
    调研工业园区的40户企业中,有28个企业对信用社有贷款需求或愿望,需求金额3600万元,需求占比为67.5%。比例和数字充分说明了部分农民和中小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仍然存在,他们决大部分是脱离传统农业,从事新型的种、养、加大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由此说明信用社的贷款投放仍然有着相当大的空间。

    (二)部分信贷员竞争意识不强。调研发现,仍有部分信贷人员没有真正主动深入到农户调查了解农民资金需求,等客上门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不同上阻碍了信用社的业务的拓展。此外,面对邮储银行即将成立和农业银行重新返回农村、农发行重新调整经营策略的新的农村金融竞争形势,部分信贷员人员危机意识不强,没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仍然抱着传统的服务理念,不能正确分析和应对新的挑战,已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三)民间借贷行为仍然普遍存在。民间借贷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和生产加工户,调查辖内一居委会的水泥预制加工户中,有民间借贷的6户,占该居委会调查户数的60%,民间借贷的存在说明了信用社在贷款投放中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贷款操作流程和管理机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信用社针对市场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是借高利贷手续简单,也使信用社丢掉一部分客户。部分企业因借款手续复杂也通过民间融资来渠道来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如辖内一机械有限公司常年使用民间融资,融资金额在300-800万元。开发区的企业反映也较为强烈,认为贷款不如借私人钱方便。这些都需要信用社创新信贷管理运作模式,合理简化手续,降低准入门槛。

    (四)贷款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已经形成特色产业的村组,农户已有较好的资金和经验积累,且产品有市场、有销路,小额贷款已不满足于其进行多种经营或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需要农村信用社提供更大的资金扶持,但信用社对客户的档案授信往往不能及时科学合理调整,导致农户在贷款使用过程中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能满足农户的有效需求。有的外勤人员不能根据农户的生产发展变化培植地方特色产业,主动引导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查的辖内某镇一行政村食用菌培植已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发展中,该村40%以上的种植户觉得贷款额度未能适应他们的发展,这就需要信用社积极调查,有效合理的支持发展。

    (五)担保难现象仍然较为突出。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既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又缺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那样的专门担保机构,大额农户贷款很难寻找到合规的担保保证人。这种状况,一方面制约了种田能手、种养业大户和民办(农民)的经济实体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削弱了信用社支持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此外,辖内的中小企业多处于创业阶段,规模小,固定资产小、有效抵押物不足,缺乏“第二还款保证”。另有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个人信誉较好、发展也较稳定的个体经营大户,有较大额度的贷款需求,但却提供不了合法有效的抵押担保条件,导致信用社无法满足其贷款需求。在调研辖区的船舶运输业过程中,由于船舶运输的特殊性,在调查的户数中,大多数需要资金的量较大,但他们经营的场所不固定,可供抵押的物品少,船舶的登记不规范等情况,导致他们在贷款时小额贷款不够用,大额贷款担保抵押难,尤其反映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贷款户。

    三、做好信贷支农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信贷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信贷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针对当前信贷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不强的现状,要加强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打造有市区联社特色的信贷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内涵体现在信贷工作质量上就是“精细化、零缺陷”,体现在贷款营销上就是“先卖信誉、后卖贷款”,体现在市场开发上就是“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体现在服务上就是“零距离、零抱怨、零投诉”。将这些精神、理念、价值进行宣传,让员工进行学习体会宣传,培养员工认同感和归履感受。同时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培训要有针对性,按市场分类组织培训,如针对木材加工、棉花加工、养鸡、养猪、船泊水运等,立足于一次培训解决一个问题,注重实效,从而切实提高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切实转变信贷人员的工作作风,锤炼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贷队伍。在信贷队伍管理上,要全面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外勤人员根据年龄、能力、业绩、质量、素质等方面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分设客户服务经理和客户业务经理。考核激励上,建立薪酬与经营业绩相联系的考核激励机制,全面实行按业务量、业绩考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对信贷人员业务量和工作业绩考核,实行等级评定,优胜劣汰,让优秀的员工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加强调查研究,拓宽信贷投入领域,切实满足不同客户的信贷需求

    农村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信贷服务有不同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小额的信贷需求基本已能够由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所满足。此时,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的需求是规模化生产经营相应所需的较大额资金需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程度下,如果金融不能配套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三农”发展的崭新阶段,每位信贷人员要紧密结合本地“三农”发展实际,扎实深入调查,加强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农户资金需求的实际状况,全面掌握农户“第一手资料”,确定信贷支农的新框架,拓宽信贷投入领域,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针对市区联社处于特殊的地理区位,个私民营发展迅速的特点,联社要以市区为主线、以宿城、宿豫两区为侧翼,牢固树立“大三农”意识,充分发信贷支农的功能优势,努力扩张信贷规模,做好“六块市场”。 

    第一块市场:优先满足农户传统种养殖业小额信贷资金需求。要帮助和引导农户把这一块市场做大做强,切实使老百姓致富有门,实现收入提高。

    第二块市场: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农村种养业生产经营加工大户。这一块市场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发动机,一般都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信用社要进行鼎力支持,要精心培植一批优质黄金客户。

    第三块市场:择优扶持一部分小企业、微小企业。新的经济形势为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也是市场经济的生要机体和细胞。要以促进小企业、微小企业、个私民营企业为突破口,利用机制灵活的优势,优先选择一批信誉好、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小企业进行扶持,重点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

    第四块市场:适度解决城镇居民消费贷款需求。消费拉动需求,城镇居民的消费贷款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市场,如适时适度介入居民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

    第五块市场:合理支持边缘群体贷款。如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农村低等收入的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和助学贷款。

    第六块市场:主动介入大中型企业和涉农重点龙头企业。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地方涉农龙头涉及到农村产业链的延伸,与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信用社要主动介入,帮助解决其流动资金空档需求。

    (三)改进贷款方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逐步提高信贷工作效率

    顺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信贷人员要不断提高信贷操作及服务水平改进贷款方式,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提高信贷工作效率。在期限结构上,要适当调整和延长贷款期限,逐步改变年初放、年末收的传统做法,更能动地满足现代农业需要;贷款方式上,在稳妥开展农户小额贷款的同时,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有选择的试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培养当地的信用环境。对专业户、重点户的大额贷款需求,采取“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办法。贷款程序上,在符合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要减化报批手续,对符合条件且在授信限度内的支农贷款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高投放效率,提供农贷便利。资金定价上,根据资金成本、客户存贷款关系、市场拓展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资金定,力求在定价机制上体现成本效益、公平与效率原则。金融产品上,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开发和创新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如:金钥匙贷款、青年创业贷款、打工人员回乡创业贷款、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大学生圆梦贷款、高端农商户贷款、循环经济贷款、科技农业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便捷小企业贷款等。

    (四)创新工作手段,拓宽保证方式,有效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

    要切合当地经济经展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提出如下建议:一是主动与地方政府协调,由政府出资建设农贷担保基金,农贷担保基金专户存储农村信用社,专人负责管理,专门为农户大额贷款进行担保。二是鼓励民间资金建立股份合作制的农贷担保公司。可参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模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运作和管理。

    (五)增强风险意识,加强信贷管理,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针对信贷管理操作流程上暴露出的种种弊端,要进一步规范信贷管理的操作流程,从操作流程和环节上来管控信贷风险,打造“流程银行”,要实行集连片,集体放贷,阳光操作,切实从环节和流程上防控贷款的操作风险和道德,要排出放贷时间表,实行逐村连片进村放贷,杜绝坐家等客上门、单兵作战各自为阵一人放贷行为。此外,当前,一些个体私营大户、中小个体私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经营效益又直接受经营者素质、自然、科技、市场、价格、质量等因素的制约,抗风险的能力不强,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容易发生信用风险。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个体私营大户或中小个体私营企业的信贷业务运作上,要认真按照《贷款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客户自有资金比例和生产经营能力,确定贷款的警戒线和最高控制额;
    要坚持贷款的集体审批制度,实行三岗分离,以集思广益,控制风险;
    要做好贷后跟踪管理和回收工作,掌握贷款户经营情况,加强与个体经商户的联系,逐户建立档案,实施以联社业务拓展部为中心,基层信用社为分支的网络化监控和服务;
    同时要逐步培养贷款户的信用意识,贷款到期前主动提前催收,对贷款形成逾期的要制定制裁措施,从而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信用社与地方经济的互赢。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