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从信用角度解析穷人融资难

    时间:2020-11-14 08:02: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金融资源的匮乏导致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农村融资难实质上是穷人融资难,是信用融资难。嫌贫爱富是金融机构遵规守矩的要求,是现代金融理论安全性的内在要求,不能完全抹杀其具有的合理性。应加快金融市场改革,积极探索信用贷款的有效形式,为穷人提供发展支持,使他们摆脱贫困。
     
        关键词:融资;
    信用;
    穷人
     
        金融发展程度的高低将影响收入分配。长期以来,由于资金的逐利性,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从中小企业流向大型企业。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了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导致缩小贫富差距的难度加大。
     
        一、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是穷人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穷人融资难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农村贷款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张淑敏、郑秀杰认为是交易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
    张凤凉、黄鹏燕认为是中小企业群体普遍的信用缺失,众多企业的产权模糊,以及由此引起的高风险经营;
    林毅夫、臧景范认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综观以上观点,其制约因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都涉及问题的一些成因,究其问题的实质是穷人融资难,是信用融资难,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然而嫌贫爱富是金融机构遵规守矩的要求,是现代金融安全性的内在要求,不能完全抹杀其具有的合理性。
     
        首先,嫌贫爱富是金融机构遵规守矩的要求。金融机构从贷款资金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有一系列的贷款保证要求,一般不发放信用贷款,即使发放信用贷款,规模也比较小。往往要求贷款有足额的抵押或者担保,同时对贷款对象的贷款用途做出限制和监管。对于没有多少财产作为担保的农民或者中小企业贷款,缺乏安全保障,风险比较大,金融机构自然是趋利避害。尤其是最近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显示,向缺乏财产担保和还款能力的群体发放贷款必须谨慎从事。
     
        其次,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是现代金融安全性的内在要求。为什么金融机构普遍要求贷款人必须有财产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在一个文明社会里,一个人随时需要多数人的协作与帮助,但是他的一生中却难得赢得几个人的友情。”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冷漠的,彼此难得有信任。英国学者亨利·梅因在《古代法》中描述到,“一切形式的身份都起源于古代属于‘家族’所有的权力和特权……所有进步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交易范围较小,资源的组织工具主要是身份,交易风险的主要保证是身份(信用),现代社会交易范围较广,资源的组织工具主要是契约,交易风险的主要保证是财产。没有财产则意味着没有能力保证契约的履行,没有承担交易风险的手段。我国正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演进,陌生人社会交易风险的保证更多的是财产。基于此种理论的制度设计要求贷款的发放要有财产作为担保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缺少财产的农村和小企业贷款难是市场难于解决的事,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然而缺少财产担保的贷款果真无法通过市场解决?
     
        二、金融机构对穷人融资的成功实践
     
        (一)国际上有格莱珉银行
     
        2006年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誉,他对弱势群体的贷款难问题做出了成功的实践探索,在100多个国家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1983年他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人提供小额贷款,力图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使他们摆脱贫困生活。他提出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案:为穷人提供适合他们的贷款,教给他们几个有效的财务原则,然后他们自己管理自己。格莱珉银行在2006年已经向240万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有250多个机构在近100多个国家里基于格莱珉银行的模式运作着。格莱珉银行颠覆了近代银行业的法典: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赢利,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也不乏成功的实例
     
        红白喜事是我国大多数人不得不处理的大事,为了解决资金的短缺,人们变相融资——收礼金。既解决了资金暂时集中大额使用的短缺问题,又增强了人群之间的联系。
     
        一百多年前,在江苏扬州,晚清实业家郑观应出资创办了小额信贷机构——“拯贫免利借钱局”。当时并不缺乏小额信贷,以扬州为例,在拯贫免利借钱局成立以前,当地已经有当铺、印局和兼营放款业务的钱庄。它们都经营小额信贷。只是,去当铺借贷需要动产做抵押,印局的利息高得惊人,钱庄则只贷款给富商。与上述3种信贷机构不同的是,拯贫免利借钱局不要抵押,也没有利息,并且只向穷人提供贷款。从这家借钱局创办之日起到成立3周年,共有2400户贫民获得贷款,其中除了两户因为借贷人病故没有还款外,其余都做到了按期偿还,偿还率高达99.92%。这个数字可以让全球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羡慕不已。郑观应本人也对此表示惊讶,他感慨道:“足证贫民具有天良,可无借而不还之虞。”
     
        民国时期带有扶贫性质的低息小额信贷再一次印证了郑观应的看法。以江苏为例,该省农民银行1934年的统计表明,80%以上的合作社都能按期还款。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仍有大批贫民进城去还贷,却找不到收款人。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是一个专为小企业主开设的银行,1993年创立至2006年,累计发放贷款600多亿元,其中90%以上投向失地农民、创业型小工商户,绝大部分是无抵押贷款。2006年升格为城市商业银行前,银监会对其资产进行核查,泰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被认定不到0.83%。
     
        三、穷人融资成功实践的理论分析
     
        尤努斯创办的乡村银行不要求任何担保抵押物。不打算将任何未能还款的贷款者送上法庭,也不要求贷款者签署任何法律文件。尽管每个贷款者都必须属于1个5人小组,但小组没有任何连带责任。
     
        泰隆银行有很多风险控制制度,如“贷款笔笔清”及“小企业贷款评价指标体系”等,但并非是核心因素。泰隆银行的客户几乎都是当地农民、下岗职工或在小商品市场从事贸易的人,担保人一般是他们在当地的熟人,群体内部间是非毁誉传得极快。“在这边,一个人名声坏了,不仅会被人看不起,还可能找不到合作伙伴,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这种惩罚对失信者是最大的惩罚。我们敢不要抵押,靠的就是这个。”
     
        尤努斯的贷款小组制度,泰隆银行的制度制定与运作,表面看有不同,共同的经验则是熟人社会的信誉担保制度的实行,成功的关键是扣准了“声誉机制”这种最原始的信用体系。
     
        现代社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传统的担保手段——信用,原因在于以下方面:
     
        第一,多元化的现状决定人际关系的多样性。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虽然由于市场交易的扩大与深入,人与陌生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已经不过分依赖人情。但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参与经济交往的,尤其是财产较少的群体承担流动成本的能力较低,更需依赖群体的力量来参与经济交往,相对而言对这类人群来说,抵御风险的时候更依赖群体对他的评价即个人在群体中的信用。应鼓励市场的创造力,使金融发展适应于当前层次多元的现实社会。
     
        第二,穷人讲信用有经济原因和道德基础。由于缺乏现代社会中承担交易风险的财产作为担保手段,弱势群体更依赖个人信用。正是看到这一点——信用对于穷人的重要性,利用穷人对于信用的珍惜与重视,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穷人发放信用贷款。即使有财产担保也不能完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提供担保的财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是存在的。中国人有讲究信用的优良传统,儒家相信人都有理性。王阳明就说“只好恶,便尽了是非”。他们径直以人生行为准则,交托给人们的感情要求,对人的理性自觉高度信任。对于依赖信用的穷人群体,迫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最后一道保障措施。
     
        第三,道德风险的制约措施可以灵活多样。穷人融资问题的成功实践并不是一系列成功的故事,一路上也不断出现问题。穷人融资难的解决是逐步接近却永远不会达到的目标,所做的一切只是更加接近目标。提高穷人融资水平的能力,部分在于承认失败,并且努力去确保那些失败不再出现。减少道德风险的方法应该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样是穷人,同样是小额信贷,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接受了政府贴息的无抵押扶贫贷款,却拒不还贷,造成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破坏了农村的信用环境。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其信用都是动态的,会不停地与环境相博弈。郑观应和尤努斯要求借贷人提供担保,就是要增加借贷人不讲信用的道德风险和社会压力,使他们尽可能地讲信用。发放的贷款数额应当与其违约成本相适应,小额贷款的小额内涵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贷款群体而言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限额,不同的调查信用和维护信用的办法,共通的是符合客户的实际情况。
     
        四、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在放松价格管制、国有企业改革、放松市场准入、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等一系列宏微观改革的带动下,我国的制造业成功地完成了市场化改革,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在卫生医疗、金融等一些产业中,宏观层面与企业层面的改革还没有完成。这些部门的运行效率低下与供给缺口已经成为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威胁。“虽然政府在解除贫困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作为金融扶贫的一个方面,小额信贷的运作没有太大发展,已成为金融改革的薄弱环节。”
     
        (一)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
     
        由市场金融行业进入的堵改为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市场。事实证明,多年的打压并没有使民间金融销声匿迹,说明民间金融有其生存土壤和空间。穷人融资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务实,在实际操作里解决许多困难。坐而论道,消极等待时机成熟再去推进穷人融资的实践,可能永远生活在质疑中。30年来,格莱珉模式一直受到来自金融界、政府、媒体,甚至是公益组织的怀疑。
     
        (二)区分穷人融资与慈善事业、扶贫事业、国家政策补贴
     
        穷人融资应当坚持资金的有偿使用,使风险与收益相统一。不是所有的贷款要求都必须得到满足,只有能够产生回报,覆盖资金使用成本的贷款要求才能够满足。否则,穷人融资投入的资金无法得到盈利性的回报是无法可持续发展的。没有足够收入来源的群体需要资金从事一些纯消费基本不产生收入的活动,例如,大病医疗费用的支出,是小额贷款无法承受的,应当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社会救助的任务。小额贷款应当是商业化的运作。如果不盈利,这种性质的工作做不长久,且不能持续。
     
        (三)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过程,但是金融领域的改革更多的是由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转变为“法律不禁止做的都可以做”,政府相关部门任重道远。既要防范风险,规范金融机构的有序发展,又要管理风险,将现有的金融行为纳入监管范围。应当改变监管方式方法和标准。既有的监管方式、监管标准需要做出有针对性的改变,以适应新型经营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张亦春.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穆罕默德,尤努斯著;吴士宏译.穷人的银行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李金铮.民国时期现代农村金融的运作方式——兼与传统高利贷比较[J].江海学刊,2002(3).
        5、张淑敏,郑秀杰.中小企业融资难与发展产业集群思路[J].理论探索,2007(5).
        6、张凤凉,黄鹏燕.论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缺失与重建[J].特区经济,2007(10).
        7、臧景范.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J].我国金融,2008(1).
        8、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2.
        9、亨利·梅因.古代法[M].商务印书馆,1996.
        10、李开周.穷人的信用[J].财经界·通商,2007(11).
        11、茅于轼.我国小额信贷的代表人物[N].中国证券报,2006-11-13.
        (作者单位:徐州市委党校)  
    相关热词搜索: 穷人 解析 角度 信用 融资难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