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公允价值变动怎么算【公允价值运用及其国际比较】

    时间:2018-12-23 12:44: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公允价值”被认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基础理论着手,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及运用,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相关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 规定 运用 建议
      
      一、引言
      
      公允价值计量已在各国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公允价值计量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石。不同的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要求,也导致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差异。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以恰当的形式向资源所有者(委托人)如实报告资源管理者(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的情况。其重要理论基础是委托一代理理论。在这种观点下,在计量属性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认为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并且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因为不相关的信息尽管可靠对决策也是无用的。决策有用观主要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计量往往采用多种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的现实情况,这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决策相关性较强。就衡量可靠性的三个指标而言,公允价值显然比历史成本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现在人们关注会计报表主要是因为其可以提供与经营决策有关的信息,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已经被普遍接受。资本市场越发达,社会对财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要求越高,公允价值也将越受重视。公允价值计量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要求,要实现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公允价值具有公允性、现时性和估计性三个方面的的特征。公允价值计量符合现代会计目标一决策有用观的要求、符合经济收益的概念、符合未来会计确认的理论和干净盈余理论、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要求,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公允价值国内外规范与运用
      
      (一)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范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是公允价值直用的积极推动力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计量属性,而是一种会计计量的观念。公允价值的运用,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基础之上,要求经营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上有许多计量属性可用,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值、可变现值净值等。现行会计实务中采用的五种主要计量属性并分别定义如下:(1)历史成本。是指为取得一项资产所付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2)现行成本。是指如果现时取得相同的资产或与其相当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3)现行市价。是指在正常清理过程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4)可实现(可清偿)净值。可实现净值是在常规的业务中,一项资产可望换得的、未经贴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扣除转换时倘若发生的直接成本。可清偿净值是在常规的业务中,为清偿一笔债务预期付出的、未经贴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包括偿付时可能发生的直接成本。(5)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指在常规业务中,一项资产可望换得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贴现值,减去为取得流入量所需的现金流出量的贴现值后的余额。或在常规的业务中,为清偿一笔债务预期需要发生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贴现值。在国际会计准则范畴内,与企业合并相关的计量一定要用公允价值,合并以外的关于公允价值运用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明确要求必须要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国际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41规定的生物性的资产、IAS39规定的金融工具、IFRS2中以股权支付的报酬;第二类要求以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的情形如存货(IAS2)、资产减值(IAS36R)、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和无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IAS36R、38R)、为出售而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和终止经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5)等。第三类是可选择采用重估价公允价值入账的情形包括不动产(IAS16)、厂房和设备(IAS16)、无形资产(IAS38R)、投资性房地产(IAS40)。IASC的目标是对所有衍生金融工具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在除金融工具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量上也大量应用公允价值。但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仍然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处理,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存的计量模式。IASC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上的应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先要求对一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表外披露,逐渐要求确认一些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并且确认范围逐渐扩大,以便最终完成对所有金融工具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目的。
      (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范与运用美国在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一直引领世界。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和讨论后发布了第157号(SFAS157)财务会计准则一公允价值计量,其含义是指在计量日市场交易者在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收到的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关键点:(1)有序交易。包含三层意思:假设在计量之前的一段时期里就已经存在交易市场,该交易所涉及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买卖是习以为常的;该交易不是一项被迫交易;该交易是一项假设性交易。(2)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即公允价值计量所涉及的一定资产或负债将在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出售或清偿。(3)市场参与者。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独立于报告主体,不是报告主体的关联方;熟悉情况,掌握信息;有能力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自愿而不是被迫地进行交易。该定义除了保留以前公允价值定义中的交易价格,还特别强调了现实交易、脱手价格、市场参与者、参考市场等问题。公允价值的确认包括初始确认和后续期间的重新估计,在公允价值的初始确认中,一般情况下,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代表销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在后续期间应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估计。这一公允价值的重新估计应代表市场参与者现行交易的价格。另外,在重新估价时应考虑类似交易的频率、市场变化和其他相关因素。会计准则中用来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其中:(1)市场法指主要基于市场价格信息估计公允价值。市场价格信息指在市场真实交易中可观察到的相同、相似或可比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如果在活跃市场上能够观察到这类信息,应尽可能用它来进行估计。矩阵定价法即属于此类。(2)收益法是未来投资(比如现金流量或盈利)通过折现转化为现值的方法。此类方法包括现值技术、期权定价模型等。(3)成本法一般指以一项资产的重置成本或现行成 本为基础,作必要的调整来估计公允价值。SFAS157将这些估价方法作为计量公允价值的途径,将公允价值置于目标的位置,提高了公允价值的地位。对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根据对所掌握用于估价技术的输入信息依赖程度,公允价值的估计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活跃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报价;二是根据除第一级次的报价外,可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证据;三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证据。这些证据应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基础上,应包括企业在计量时可获取的最佳信息。相关假设必须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该资产或负债时都会使用的假设。上述三种估价技术(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都属于第三层次。SFASNO.157拓展了公允价值计量披露的范围,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主体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其资产和负债的范围;主体计量公允价值所使用的技术和所依据的假设;公允价值计量对主体当期损益的影响。SFASNO.157拓展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领域,公允价值不仅可以用于金融工具和传统的有限非金融工具计量,而且还可用于负债甚至任何方面的计量。
      (三)我国企业关于公允价值的规范与运用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应用经历了“先用后禁”,“禁而又用”的阶段。公允价值概念于1998年第一次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出现,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中一度被提升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到了2001年,财政部实施了五项修改,完成了公允价值向历史成本的回归。我国经济越来越广泛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而且我国市场经济也在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职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这都表明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大环境越来越完善0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不同程度的运用到新的会计准则中。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就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具体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易、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债务重组等准则中,公允价值成为我国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定义上而言:“公平交易”包含了自愿、熟悉情况、不关联等因素;“交易双方”应属于非关联方,不存在特殊或特定的利益关系,既没有给予对方优惠的动机,也不能利用各种关系压低价格、侵犯对方的利益;“熟悉情况”则指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双方有能力有条件了解资产实际或潜在的用途、市场情况等,并能够明了自己的利益所在;“自愿”强调买卖双方出于合理的动机进行交易,而非被迫购买或清算销售。公允价值即在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下,理智的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交易价格。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布的38师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其中17项不同程度的运用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涉及范围很大。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符合一定条件时,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以转让非现金资产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重组利得以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资产转让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也多处用到公允价值。如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引入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层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且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资产或负债应当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但活跃市场上无报价的资产或负债,应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三、公允价值国内外规范与运用比较分析
      
      (一)国内外公允价值规范的相同点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都强调公允价值是一种交易价格、有序交易中的脱手价值,假定企业是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没有计划或没有需要进行清盘,显著减少其营业规模,或按不利条件从事交易。并且都强调了公允价值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计量日这一时点,表明公允价值计量是动态的,同样的资产和负债在不同的计量日或不同交易日,其公允价值可能是不同的。但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并未强调其为脱手价值还是实际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还强调了公允价值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交易发生的市场条件。虽然SFAS157对公允价值强调是在有序交易中发生的活动,IFRS和我国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发生的活动表述有所不同,其本质是一样的,都反映市场交易者是自愿参与交易,而不是受胁迫交易。另外,美国会计准则SFAS157中强调了所发生的交易不限于实际交易者,而IFRS把当事人定为实际交易者。通过中外对公允价值的规定及运用比较,SFAS157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最为可取,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SFAS157依据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参照信息将公允价值分为三个等级,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依据活跃市场信息来判断,对企业合理计算会计利润,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一致性和相关性有重要意义。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与IFRs基本相同。同时,国内外公允价值的应用都大致分为金融工具和非金融工具领域,并且公允价值不论是在金融工具还是非金融工具中的应用都有进一步扩大化、细致化、规范化的趋势。
      (二)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的差别公允价值已经成为会计界关注的重大课题,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的差别在于以下方面。(1)公允价值应用的起点不同。国外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从金融工具开始并大量集中在金融工具之上,在金融工具上的应用也不断成熟,有关金融工具的准则、规范已基本完善。从内容上来看,有关金融工具中使用公允价值的规定比非金融工具更加详细、全面。我国1998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只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等中应用了公允价值概念,却没有涉及其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直至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才规定了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2)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比国外更加谨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作了谨慎的改进。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除了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能够直接应用公允价值,其他项目都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运用。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处于试探阶段,并没有把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业务全部或者更加全面地加以应用,如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3)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比国外窄。我国对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比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更窄、限制更严。2003年至2007年14 项改进的IASC及7项新颁布的IFRS中有12项与公允价值有关,占60%;而FASB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向前发展的财务会计准则,占其所颁布准则总数的70%。国际上财务报表内外的几乎所有交易、事项和情况都用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有17个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只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中等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四、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策略
      
      (一)制定全面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制定全面、统一的计量指南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性的重要途径。在IASB要求直接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17项准则中,有12项提供了具体的计量指南。在我国新准则17项直接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中仅“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年金基金”三项提供了具体计量指南,且前两项的指南还不一致。“资产减值”将销售协议价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首选,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将活跃市场中的报价作为首选。缺乏全面、统一的指南可能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实务操作性和计量的可比性。为此,应根据国际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最新动态,借鉴其成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二)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是市场机制以及完备的会计理论体系。美国作为公允价值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源于发达的资本市场带来金融工具日新月异对计量属性提出新的要求,与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带来的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关注信息的相关性。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健全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等,规范市场交易,努力构建完整、统一、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以利于公允价值的有效实施。只有逐步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才能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支持。
      (三)提高从业人员执业水平和素质公允价值的应用要求执业人员必须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会计人员要学会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模式下,运用发展和动态的观点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和运用。因此,必须加强业务培训,帮助执业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提高其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和对公允价值判断的偏差。加强执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执业人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处理会计业务;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使行业中保持诚信执业之风,牢固树立务实求真的职业操守,从根本上消除虚假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审计监督,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公允价值审计是从审计角度使财务报表使用者合理确信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可靠性的一种方式。会计与审计密不可分,会计执行好坏还有赖于审计的完善与发展,在公允价值会计下,会计信息具有很大主观性,因而为了防范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加强审计工作力度必不可少。现在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困难是可靠性较弱,对审计的冲击也会很大。如何对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部分进行审计,并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法回避的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侧重于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过程的分析,更多地考虑企业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更准确地判断重大风险点和风险域。在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尚未形成具体规范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时是很复杂的,如当市价不存在时需要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方法和评估模型来估计公允价值时,应用过程中的人的观念、行为等都影响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这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容易引起和诱发被审计单位的错误和舞弊,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成本和审计风险。所以,在加强审计监督时,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合理配置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
      
      (编辑 梁恒)

    相关热词搜索: 公允 价值 国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