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5篇

    时间:2024-03-17 19:33: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新课改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5篇,供大家参考。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5篇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篇1

    小学新课改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归纳、总结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校构建了“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模式”。为全面实施“小学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叫响“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名校在课堂”这一口号。

    二、改革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三、新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抓住一个中心:以生定点

    即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困难预测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突出五个环节: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点拨提升——展示交流,组内互助——当堂训练,达标测试。

    操作提示: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习兴趣;巧妙导入新课,优化交际心理。

    模拟交际目的,创设交际情境;揭示话题中心,提出恰当问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2)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上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点拨提升

    (1)“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即使倾向性问题,也可能有人会),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更正。

    展示交流,组内互助

    (1)展示目标要求既要有内容方面的要求,又要有形式方面的要求,难易要适度,表述要具体简明。

    (2)要注意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展示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预习成果都拿来展示;要引导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展示。

    (3)各小组按什么顺序进行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怎样过度,衔接,时间如何控制等问题都要事先预设。

    (4)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对各组展示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补充、点评,教师怎样发挥指导作用等,都应有所预设。

    当堂训练,达标测试

    所谓“当堂达标”,就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扎实训练,实现教学目标。

    贯彻落实“三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突出重点。

    四、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

    六、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完善制度

    ⑴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师参加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实验工作中的核心、示范与指导作用。

    ⑵ 认真做好集中备课,与培训、反思、研究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保证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同时加强课程改革中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并积极推广本校或外地的先进经验。

    ⑶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新课改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案例研讨和阶段评估等活动。结合新教材做好典型课的示范教学及讲座。

    ⑷ 建立课改实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研究问题,规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定期召开课改教学研讨会,分析、研究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定期组织优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评比,对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显著成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2、加强宣传,突出培训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作广泛的舆论宣传,使学校、社会、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课程改革。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做好课程改革网上培训与网上交流。

    3、课题带动,科研推动

    采用“培训、实践、科研”三结合的实验工作方式。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新课程教学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教学方式的变革,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问题广泛开展专题研讨,分析讨论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五、实验措施:

    1、师资培训。“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制定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优化管理和研究机制。

    (1)建立学校课改领导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工作。

    (2)建立实验研究制度,加强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次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活动。

    (3)及时充实、提高课程实施条件,包括教师、教具及各种设施设备的选择、提供与扩充。

    (4)组织教师在职培训,结合开展新课程“四优”评比活动:优秀实验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评比,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课程的实施水平。

    (5)制定关于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规章制度,并能切实指导这些评价工作。

    小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

    长: 任萍 副组长:

    王芳 组

    员: 李仙

    13、3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篇2

    为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早规划、早准备、捷报频传落实、保持量,依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辽宁省教育厅奇制订下发的《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以及《辽宁省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验实验工作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坚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从的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性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相关政策,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认真扎实地抓好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诸环节以保证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落实,确保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质量。

    目标任务:通过新课程的实验,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在重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水平,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具体目标任务:

    1.全体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习、理解、认同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自学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2.编制并逐步完善适应于新课程的、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确保国家必修课程100%开出;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选修ⅰ课程的开出,力争形成与职业中学资源共享机制,以保证通用技术等候课程的开设。

    3.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ⅱ课程,力争在第一轮开18个模块(专题),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最终实现60%以上教师能开出具有高质量的选修ⅱ课程。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进学校评价,建立有利于促进老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6.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7.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评价制度,保证学生在该学习领域学分的获得。

    二、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课程实验的扎实、有效地进行,学校成立以下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李学军姚红军

    组员:宋克华孙忠新蔡振国张丽华于伟平魏丽丽杨文杰王桂香马玉光樊

    玉玲乔茂盛李连启郭海博赵明聪王晓丽李雪峰姜静

    家长代表: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式实验荼总体安排和部署、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老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课改舆论宣传等主面提供保证,保证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2.课程方案制定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姚红军宋克华孙忠新

    组员:于伟平魏丽丽杨文杰王桂香马玉光樊玉玲乔茂盛李连启郭海博赵

    明聪王晓丽李雪峰姜静

    职能:

    1、制定本学期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必修、综合实践)。

    2、提出下学年课程设置方案(必修、选修、综合实践)。

    3、选课指导委员会:

    主任:姚红军

    副主任:宋克华孙忠新于伟平

    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生、学生家长

    职能: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课程改革相关文件。

    2、制定学校选课制度。

    3、制定选课指导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4、指导选课办公室工作。

    4、选课办公室:

    主任:宋克华孙忠新

    副主任:于伟平

    工作人员:金丽敏马英敏吕文超王晓丽任毅武凤芹

    职能:

    1、起草学校学生选课方案。

    2、编写《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3、制定学校导师制工作方案,组织导师完成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工作。

    4、管理学生选课档案,结学徒选课的学分状况实施动态监控。

    5、学分管理委员会:

    主任:姚红军

    副主任:宋克华孙忠新于伟平

    委员:教研组长、高一备课组长、高一各学科任课教师、校外专家、学生家长

    语文学分小组:

    组长:钱淑兰魏丽丽

    组员:徐超游卫平张玉红张丽佟丽娜

    数学学分小组

    组长:杨文杰

    组员:陈兵温丽新李剑飞于秀环荆玉良

    英语学分小组

    组长:王桂香

    组员:石玉杰赵剑坤李安张素敏田世红

    物理学分小组

    组长:任志刚马玉光

    组员:宋克华于伟平蔡振国

    化学学分小组

    组长:杜久春樊玉玲

    组员:李长富杨国齐蔡丽

    生物学分小组

    组长:乔茂盛

    组员:

    政治学分小组

    组长:马瑞新李连启

    组员:姚红军韩丽党

    历史学分小组

    组长:郭海博

    组员:李永生海霞

    地理学分小组

    组长:赵明聪

    组员:孙忠新孙海红

    体育学分小组

    组长:李雪峰

    组员:刘平王海志

    艺术学分小组

    组长:姜静

    组员:张志强孙佳王仙姝

    技术学分小组

    组长:王晓丽

    组员;任毅谷海龙武凤芹金丽敏

    综合实践小组:

    组长:宋克华孙忠新蔡振国

    组员:于伟平马英敏吕文超戴宇夫张凤飞王茜

    职能:

    1、编制各种学分认定表,建立学分档案并由专人负责。

    2、学分小组编制本学科学分认定方案。

    3、编制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6、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李学军姚红军

    组员:宋克华孙忠新蔡振国张丽华于伟平高一各班主任

    职能:

    1、构思建档形式,拟订工作制度,制定评价办法

    2、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进行专题培训

    3、对学生及家长开展宣传,明确建立成长记录的目的、意义,宣传课程改革评价制度的新理

    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7、校本教研工作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姚红军

    组员:孙忠新宋克华于伟平高一各备课组长

    职能:

    1、制定校本教研的学期和年度计划

    2、开发校本课程并编撰校本教材

    3、负责确立校本课题研究项目

    4、校内外人员的组织协调

    5、活动过程的落实与检查

    三、实验工作的基本思路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与研修

    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实验教师、学校管理者、相关实验人员全部参加课程培训。坚持岗前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为主。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含案例)培训、岗痊培训,除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老师外,其他老师由教科研室统一组织培训。培训采用人具研修、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等方式进行。校本培训持续于实验过程的始终,由学校教科研室组织实施,并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今后工作一段时间学校老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老师业务进修考核直接挂钩。教科室制定新课程培训方案和质量标准,对教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2006年秋季学校在高一年级实施新的“学校课程方案”,保证国家必修课程100%按计划开出,并按上有关部门的要求在以后最大限度地满足选修i课程的开设,选修ii课程的开设则需要依据学生的选课倾向和教师实际专业能力和开课能力确定。为此,2006年10月——12月学校要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选修课选课倾向基线调查,同时在教师中进行 课倾向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选修ii课程,完善学校课程方案。以后逐年增加选修模块。在选修课领域将根据我校实际,拟采取教师个人自愿申报选修模块,学校合理调整,确定人选;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积极引导的有利于学生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的学校选修课程方案。

    (三)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制、开发制度。(正在酝酿中)

    2、成立学生学分管理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办法。按照《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

    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成立学生学分管理委员会,并按其规定的程序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3、建立学生学习指导制度。学校学生选课委员会在高高年级第一学期内编制好学生选课

    指导手册,提供学校课程方案。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

    5、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6、重建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四)加大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力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教师成长的最好基地是学校,最好的过程是教学。要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解决教师课堂党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和校际间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活动,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为教师

    个人实践和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获得多种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建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研究型组织,由备课组长负责,联系高一同学科科教

    师,通过开展认真地备课、上课和积极的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增强新课改意思,提高教学效率。

    3、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教研模式,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弹性课题组,鼓励教师针对教学

    实践中的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要求每个备课组要将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上报,教科研室负责归类,提炼成实践问题,指导实践的目的。问题课题研究实行不定期制,立足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科研室应给予必要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开展生动有效的研讨方式,使教学研一体化。

    5、开展校内教研成果评比活动,对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五)加强宣传,积极营造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环境。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宣传课改意义、课改方案、课改成果,争取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方式积极向教师宣传、培训,使全体全体教师增强课改的自觉意识,深入领会课改的先进理念以及课改以学生发展、民族振兴的深远意义。

    此方案从二00六年秋季开始实施

    葫芦岛市实验高中

    二00六年九月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篇3

    葫芦岛市实验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方案

    为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早规划、早准备、捷报频传落实、保持量,依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辽宁省教育厅奇制订下发的《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以及《辽宁省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验实验工作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坚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从的基础教育”的高中教育性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相关政策,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认真扎实地抓好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诸环节以保证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落实,确保我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质量。

    目标任务:通过新课程的实验,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能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行为。在重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水平,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每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具体目标任务:

    1.全体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习、理解、认同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自学接受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2.编制并逐步完善适应于新课程的、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体现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确保国家必修课程100%开出;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选修ⅰ课程的开出,力争形成与职业中学资源共享机制,以保证通用技术等候课程的开设。

    3.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ⅱ课程,力争在第一轮开18个模块(专题),以后逐年有所增加,最终实现60%以上教师能开出具有高质量的选修ⅱ课程。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进学校评价,建立有利于促进老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6.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7.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评价制度,保证学生在该学习领域学分的获得。二、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课程实验的扎实、有效地进行,学校成立以下工作组织机构。

    1.学校课改领导小组 组 长:佟德利

    副组长:李学军 姚红军

    组员:宋克华 孙忠新 蔡振国 张丽华 于伟平魏丽丽 杨文杰 王桂香 马玉光 樊玉玲 乔茂盛 李连启 郭海博 赵明聪 王晓丽 李雪峰 姜 静

    家长代表:

    主要职责:全面负责学校新课程式实验荼总体安排和部署、在经费使用、教学设施的投入、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老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课改舆论宣传等主面提供保证,保证新课程的实施质量。2.课程方案制定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姚红军

    宋克华

    孙忠新 组员:于伟平

    魏丽丽

    杨文杰

    王桂香

    马玉光

    樊玉玲

    乔茂盛

    李连启

    郭海博

    赵明聪

    王晓丽

    李雪峰

    职能:

    1、制定本学期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必修、综合实践)。 2、提出下学年课程设置方案(必修、选修、综合实践)。

    3、选课指导委员会: 主任:姚红军

    副主任:宋克华

    孙忠新

    于伟平

    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生、学生家长 职能:

    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课程改革相关文件。 2、制定学校选课制度。

    3、制定选课指导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 4、指导选课办公室工作。

    4、选课办公室:

    主任:宋克华

    孙忠新 副主任:于伟平

    工作人员:金丽敏

    马英敏

    吕文超

    王晓丽

    武凤芹 职能:

    1、起草学校学生选课方案。 2、编写《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3、制定学校导师制工作方案,组织导师完成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工作。 4、管理学生选课档案,结学徒选课的学分状况实施动态监控。

    5、学分管理委员会: 主任:姚红军

    副主任:宋克华

    孙忠新

    于伟平

    委员:教研组长、高一备课组长、高一各学科任课教师、校外专家、学生家长 语文学分小组:

    组长:钱淑兰

    魏丽丽

    组员:徐

    游卫平

    张玉红

    佟丽娜 数学学分小组 组长:杨文杰

    组员:陈

    温丽新

    李剑飞

    于秀环

    荆玉良 英语学分小组 组长:王桂香

    组员:石玉杰

    赵剑坤

    张素敏

    田世红 物理学分小组

    组长:任志刚

    马玉光

    组员:宋克华

    于伟平

    蔡振国 化学学分小组

    组长:杜久春

    樊玉玲

    2 组员:李长富

    杨国齐

    丽 生物学分小组 组长:乔茂盛 组员:

    政治学分小组

    组长:马瑞新

    李连启 组员:姚红军

    韩丽党 历史学分小组 组长:郭海博

    组员:李永生

    霞 地理学分小组 组长:赵明聪

    组员:孙忠新

    孙海红 体育学分小组 组长:李雪峰

    组员:刘

    王海志 艺术学分小组 组长:姜

    组员:张志强

    王仙姝 技术学分小组 组长:王晓丽

    组员;任

    谷海龙

    武凤芹

    金丽敏 综合实践小组:

    组长:宋克华

    孙忠新

    蔡振国

    组员:于伟平

    马英敏

    吕文超

    戴宇夫

    张凤飞

    茜 职能:

    1、编制各种学分认定表,建立学分档案并由专人负责。 2、学分小组编制本学科学分认定方案。3、编制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6、学生成长记录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李学军

    姚红军

    组员:宋克华

    孙忠新

    蔡振国

    张丽华

    于伟平

    高一各班主任 职能:

    1、构思建档形式,拟订工作制度,制定评价办法 2、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等进行专题培训

    3、对学生及家长开展宣传,明确建立成长记录的目的、意义,宣传课程改革评价制度的新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7、校本教研工作小组 组长:佟德利 副组长:姚红军

    组员:孙忠新

    宋克华

    于伟平

    高一各备课组长 职能:

    1、制定校本教研的学期和年度计划

    3 2、开发校本课程并编撰校本教材 3、负责确立校本课题研究项目 4、校内外人员的组织协调 5、活动过程的落实与检查

    三、实验工作的基本思路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与研修 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保实验教师、学校管理者、相关实验人员全部参加课程培训。坚持岗前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为主。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通识培训、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含案例)培训、岗痊培训,除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的老师外,其他老师由教科研室统一组织培训。培训采用人具研修、专题讲座、参与式培训等方式进行。校本培训持续于实验过程的始终,由学校教科研室组织实施,并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今后工作一段时间学校老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老师业务进修考核直接挂钩。教科室制定新课程培训方案和质量标准,对教师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二)形成并逐步完善学校课程方案

    2006年秋季学校在高一年级实施新的“学校课程方案”,保证国家必修课程100%按计划开出,并按上有关部门的要求在以后最大限度地满足选修i课程的开设,选修ii课程的开设则需要依据学生的选课倾向和教师实际专业能力和开课能力确定。为此,2006年10月——12月学校要在高一年级学生中进行选修课选课倾向基线调查,同时在教师中进行 课倾向调查,在此基础上确定选修ii课程,完善学校课程方案。以后逐年增加选修模块。在选修课领域将根据我校实际,拟采取教师个人自愿申报选修模块,学校合理调整,确定人选;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积极引导的有利于学生和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多层次、选择空间大的学校选修课程方案。

    (三)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制、开发制度。(正在酝酿中)

    2、成立学生学分管理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办法。按照《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成立学生学分管理委员会,并按其规定的程序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3、建立学生学习指导制度。学校学生选课委员会在高高年级第一学期内编制好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提供学校课程方案。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

    5、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6、重建学生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四)加大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力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教师成长的最好基地是学校,最好的过程是教学。要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解决教师课堂党的实际问题,逐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1、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和校际间教学观摩与交流研讨活动,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为教师个人实践和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及获得多种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建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研究型组织,由备课组长负责,联系高一同学科科教师,通过开展认真地备课、上课和积极的评课,课后反思等活动,增强新课改意思,提高教学效率。

    3、逐步打破传统的学科教研模式,建立以课题为纽带的弹性课题组,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要求每个备课组要将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上报,教科研室负责归类,提炼成实践问题,指导实践的目的。问题课题研究实行不定期制,立足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科研室应给予必要的专业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 4、开展生动有效的研讨方式,使教学研一体化。

    5、开展校内教研成果评比活动,对教师在教学中创造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

    (五)加强宣传,积极营造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环境。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主题班团会等形式向家长、学生宣传课改意义、课改方案、课改成果,争取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方式积极向教师宣传、培训,使全体全体教师增强课改的自觉意识,深入领会课改的先进理念以及课改以学生发展、民族振兴的深远意义。

    此方案从二00六年秋季开始实施

    葫芦岛市实验高中 二00六年九月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篇4

    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给当代中国解决长期围绕和阻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课程观、评价观、学科地位及目标等核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方向,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极富创生性的课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展示自我、探索发展的平台。学校作为实施和实践新课程主阵地,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才能支撑新课程实施的一片晴朗的天空,为此我校将以令人脉动的力量和心境,在新课程的这块处女地上辛勤地播撒、耕耘和创造。

    二、意义和目标

    传统的课程观是单一认知性的课程观,因此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学生均是依纲据本,成为了课程的奴隶,不敢越“雷地”半步。新课程确立了动态,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由于课程观的改变,确定了新的课程环境,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因此这场新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将给我校的课程的认识、执行、创造、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乔庙乡课程改革中心学校,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步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走向“校本”的新学校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执行课程的过程。在这种环境下教材只是一个静态的信息资源,真正的课程是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生成与整合而成的。而学校是实现这一资源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校将在实践新课程的历程中自觉提开课程的研发能力,给师生提供原创性的教育与生成性的时空,在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走向“校本”。

    2、走向“高品味”的新学校

    教师与学生的人文风采和科学素质,毫无疑问是一所学校“品味”的形 象代言人,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意识与冲动,朗朗的心境,对学生没有人性关怀与热情,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活泼开朗、不主动、不会合作、不喜欢实践、不善创新,那么这所学校与其说是学校,还不如说是“人间地狱”,更无“品味”可言了,由此,通过本次课改实验,我校将在“教师工程”上花大力气,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真正成为学校“品味”的设计师。从而促进学生在目标的“三个维变”上和谐发展。

    3、走向“民主、和谐”的新学校

    “民主”是对话、合作、交流的前提,只有民主的校风、学风才促进师生的和谐、持续的发展。“民主、和谐”是理性思考的孕育地,由于有了她才产生出了碰撞与创新,传统的课堂是专制的园地,由此产生了创新的泯灭,人性的歧形,产生了许多的弊大于利。为此,我校将乘新课程实验的东风,彻底地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积极倡导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措施和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校将本着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客观性等原则开展实验,并通过借鉴,学习,论证出如下几条实施措施与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践行

    经验型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往往知其原,而不知其所以原,是因为他缺乏理论的支持,当代的教师,特别是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面对新课程这一庞大而系统的理论系统,如果不认真地学习理论,领悟其实质,将很难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那么实践将失去方向。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论和理念外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

    2、借他山之石——可以补掘

    模仿和借鉴是创新的前奏,在模仿和借鉴之中,教师们可以完成课程信息与资源的整合,然后在执行的过程完成创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学校向教师们提供借鉴和模仿的机会和资源,让教师们的行为由模仿走向研究走向创新。

    3、归纳与反思——可以提升

    教师自主、主动地归纳与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实质性的归纳与反思也应是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作为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没有对理论的咀嚼,没有的实践的全心关注,就无所谓归纳与反思。为此学校将组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归纳与反思,并提供归纳与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开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4、宏观调控与微观处理——可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进行准确的把握,不仅如此,学校管理者将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行为、细节、进行微观的定性刻画,真正使新的理念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四、思路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其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整合的实践过程,因而可以确定我校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思路为培训、发现、探索与研究实验、反思同时并行展开的过程,整个实验的过程有别于一般的科学实验过程,周期较短,而且几个环节活动的开展可能并行,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

    新课程实施方案解读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解读篇5

    新课程实施方案

    椅圈中学

    新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自今年秋季起在初中一年级实施新课程,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教育厅及市教育局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以省教育厅、东港市教育局《课改实施方案》为依据,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

    1、科学设置课程开设方案,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注重学科整合,形成具有椅圈中学特色的课程开设体系。

    2、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立与初中课程方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功能,促使学生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健康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管理,学校特设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新课程实施办公室和课程指导小组,学生课程实施活动小组。

    (一)学校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李波明副组长:倪世栋张维东 成员:范久成许群德许立文尹洪岩于湘丽于胜军 其主要职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二)学校课程实施办公室

    主任:张维东(兼)副主任:范久成职责:负责组织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三)课程实施指导小组 组长:倪世栋(兼)成员:于春忠张大昕许静德 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 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四)学生课程实施协调和联络小组 组长:学生会主席 副组长:学生会副主席成员:各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 职责:负责学生在课程实践中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有关信息,及时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课程的实践活动;向参加课程的教师提供课程个案,协助教师做好个案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新课程改革涉及面广 ,是一项牵动学校整体的全面改革,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理论为支撑,以专家支持为依托,以实践研究为主轴,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及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保证新课程的实施 (1)建立例会制度。在课改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验,利用每大周一次的备课组教师例会和教研活动,总结课改

    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2)建立教学研讨制度。在课改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教育教学部、年级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教学研讨课,积极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载体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组织家长听课、座谈会、交流会、咨询活动等,使家长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5)完善教学奖励激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教学评比活动,对课改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精神嘉奖和物质奖励。

    2、抓好教学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课改”实验结合起来进行。确立课程观念,切实改变课程功能。(2)理清课程结构,实施课程整合。着力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3)开发课程资源,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优化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特长,发展个性。

    3、完善评价和考核机制(1)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机制,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a、在评价过程中,把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b、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学生的自评结合起来;采取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书面考试、口头测试、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实现评价形式地多样化;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做到课课有反思,周周有回顾,月月有积累,期期有总结。坚持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与领导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3)教育教学部、教研组、年级管理委员会应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具有一六八中学特色的课程评价机制。

    4、完善保障措施。(1)实行经费倾斜政策,选配文化素养较高、业务素质较好、教学水平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承担课改任务。(2)确保学校经费优先用于开展活动,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设备添置,教学奖励等,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

    相关热词搜索: 新课程 解读 实施方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