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0篇

    时间:2023-12-22 08:33: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2)3Fe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0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10篇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1

    例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

    (2)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kJ/mol

    (3)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

    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我们可从题目中所给的有关方程式进行分析:从方程式(3)与方程式(1)可以看出有我们需要的有关物质,但方程式(3)必须通过方程式(2)有关物质才能和方程式(1)结合在一起。

    将方程式(3)×2+方程式(2);可表示为(3)×2+(2)

    得:2Fe3O4(s)+2CO(g)+3Fe2O3(s)+CO(g)=6FeO(s)+2CO2(g)+2Fe3O4(s)+CO2(g);ΔH=+19kJ/mol×2+(-47kJ/mol)

    整理得方程式(4):Fe2O3(s)+CO(g)=2FeO(s)+CO2(g);ΔH=-3kJ/mol

    将(1)-(4)得2CO(g)=2Fe(s)+3CO2(g)-2FeO(s)-CO2(g);ΔH=-25kJ/mol-(-3kJ/mol)

    整理得:FeO(s)+CO(s)=Fe(s)+CO2(g);ΔH=-11kJ/mol

    答案:FeO(s)+CO(s)=Fe(s)+CO2(g);ΔH=-11kJ/mol

    例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用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4CO2+4e-

    阴极反应式:             ;

    总电池反应式:               。

    解析:作为燃料电池,总的效果就是把燃料进行燃烧。本题中CO为还原剂,空气中O2为氧化剂,电池总反应式为:2CO+O2=2CO2。用总反应式减去电池负极(即题目指的阳极)反应式,就可得到电池正极(即题目指的阴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 。

    答案:O2+2CO2+4e-=2CO32-;2CO+O2=2CO2

    例3、下列有关反应的方向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热的自发过程都是熵值减小的过程。

    B、吸热的自发过程常常是熵值增加的过程。

    C、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

    D、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可以的。

    解析: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使熵值减小、增加或无明显变化,故A错误。只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片面的,要用能量判据、熵判据组成的复合判据来判断,D错误。水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是趋向能量最低状态的倾向是正确的。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在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O2(g);ΔH=56.7kJ/mol,(NH4)2CO3(s)=NH4HCO3(s)+NH3(g);ΔH=74.9kJ/mol,上述两个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又都是熵增的反应,所以B也正确。

    答案:BC。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2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_)、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Cl,沸点为-24.2℃)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3

    第一章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N(氮)、P(磷)、As(砷)、Sb(锑)、Bi(铋)

    相似性递变性

    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5个原子半径随N、P、As、Sb、Bi顺序逐渐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减弱

    性质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最高化合价+5,最低化合价-3单质从非金属过渡到金属,非金属性:N>P>As,金属性:SbH3PO4>H3AsO4>H3SbO4

    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困难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NH3>PH3>AsH3

    二、氮气(N2)

    1、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N≡N(分子里N≡N键很牢固,结构很稳定)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N2不能用排空气法!)

    3、化学性质:(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N2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N2+3H22NH3N2+O2=2NO3Mg+N2=Mg3N2Mg3N2+6H2O=3Mg(OH)2↓+2NH3↑

    4、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

    三、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

    N2O—笑气硝酸酸酐—N2O5亚硝酸酸酐—N2O3重要的大气污染物—NONO2

    NO—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有毒(毒性同CO),有较强还原性2NO+O2=2NO2

    NO2—红棕色气体(颜色同溴蒸气),有毒,易溶于水,有强氧化性,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NO2+H2O=2HNO3+NO2NO2N2O4(无色)302=2O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鉴别NO2与溴蒸气的方法:可用水或硝酸银溶液(具体方法及现象从略)

    NO、NO2、O2溶于水的计算:用总方程式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进行计算

    四、磷

    白磷红磷

    不同点1.分子结构化学式为P4,正四面体结构,化学式为P,结构复杂,不作介绍

    2.颜色状态白色蜡状固体红棕色粉末状固体

    3.毒性剧毒无毒

    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CS2不溶于水,不溶于CS2

    5.着火点40℃240℃

    6.保存方法保存在盛水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相同点1.与O2反应点燃都生成P2O5,4P+5O22P2O5

    P2O5+H2O2HPO3(偏磷酸,有毒)P2O5+3H2O2H3PO4(无毒)

    2.与Cl2反应2P+3Cl22PCl32P+5Cl22PCl5

    转化白磷红磷

    五、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作致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

    2、分子结构:电子式:结构式:(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107°18′)

    3、化学性质:NH3+H2ONH3·H2ONH4++OH-(注意喷泉实验、NH3溶于水后浓度的计算、加热的成分、氨水与液氨)

    NH3+HCl=NH4Cl(白烟,检验氨气)4NH3+5O2===4NO+6H2O

    4、实验室制法(重点实验)2NH4Cl+Ca(OH)2=2NH3↑+CaCl2+2H2O(该反应不能改为离子方程式?)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气,同制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试纸变蓝)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产生白烟)

    干燥:碱石灰(装在干燥管里)[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P2O5等干燥剂]

    注意事项: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影响氨的纯度)或塞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吸收多余氨气,防止污染大气)

    氨气的其他制法: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烧碱(或CaO)固体混合等方法

    5、铵盐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加热)。

    NH4Cl=NH3↑+HCl↑(NH3+HCl=NH4Cl)NH4HCO3=NH3↑+H2O↑+CO2↑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4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5

    常错点1 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c(OH—)都可以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时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c(H+)和c(OH—)不能再通过KW=1×10—14进行换算。

    常错点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c(OH—)和c(H+)也不相等。

    辨析 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和c(H+)总是相等的,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常错点3 酸、碱、盐溶液中,c(OH—)或c(H+)的来源混淆。

    辨析(1)酸溶液中,c(OH—)水电离=c(OH—)溶液;碱溶液中,c(H+)水电离=c(H+)溶液。

    (2)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c(H+)水电离=c(H+)溶液;若为强碱弱酸盐,c(OH—)水电离=c(OH—)溶液。

    常错点4 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

    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

    辨析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如在Mg—A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而在Mg—Al—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因为Al可与NaOH溶液反应,Mg不与NaOH溶液反应。

    常错点6 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

    辨析 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电生成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

    常错点7 错误地认为钠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在适量或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

    辨析 钠与氧气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将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生成Na2O,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

    常错点8 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辨析 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常错点9 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辨析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

    常错点10 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辨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6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7

    1两种气体相遇产生白烟NH3遇HCl

    2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产生气体气体一定是NH3;溶液一定含NH

    3检验某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为铵盐。

    4某溶液加入H2SO4的同时加入Cu.铜溶解溶液变蓝,该溶液中含有:NO3-

    5浓_特性不稳定易分解、强氧化性、易挥发

    6王水的成分及特性浓_浓盐酸1:3体积比混合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溶解金、铂)

    7能使蛋白质变黄的物质浓

    火柴盒侧面的涂料红磷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8

    1、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问题

    ⑴高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高分子应具有什么样的主链?应该带有哪种功能基?

    ⑶是带功能基的单体合成?还是先合成高分子链,后引入功能基?

    如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研究启示:人们从棉花、纸张等纤维素产品具有吸水性中得到启示:它是一类分子链上带有许多亲水原子团——羟基的高聚物。

    合成方法:

    ⑴天然吸水材料淀粉、纤维素进行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含强吸水性原子团的支链,提高它们的吸水能力。如将淀粉与丙烯酸钠一定条件下共聚并与交联剂反应,生成具有网状结构的淀粉——聚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

    ⑵带有强吸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为单体进行合成。如丙烯酸钠加少量交联剂聚合,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3、问题:学与问中的问题汇报:橡胶工业硫化交联是为增加橡胶的强度;高吸水性树脂交联是为了使它既吸水又不溶于水。小结: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抗

    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可吸入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使婴儿经常保持干爽。可与学生共同做科学探究实验。

    3、应用广泛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⑴高分子分离膜:①组成: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②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③应用:物质分离

    ⑵医用高分子材料:①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亲和性;很高的机械性能。②应用:

    人造心脏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人造血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人造气管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肾醋酸纤维、聚酯纤维人造鼻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骨、关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造肌肉硅橡胶和绦纶织物人造皮肤硅橡胶、聚多肽人造角膜、肝脏,人工红血球、人工血浆、食道、尿道、腹膜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9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白色:葡萄糖、多糖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氯仿(CHCl3)。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甘油)。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

    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

    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有机物:

    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酚类。

    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

    下层变无色的(ρ0,m/4>1,m>4.分子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②△V=0,m/4=1,m=4.、CH4,C2H4,C3H4,C4H4.

    ③△V<0,m/4<1,m<4.只有C2H2符合。

    (4)根据含氧烃的衍生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推导有机物的可能结构

    ①若耗氧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②若耗氧量大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③若耗氧量小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时,有机物可表示为

    (以上x、y、m、n均为正整数)

    其他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4H4(乙烯基乙炔)、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烯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篇10

    1、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2、常用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3.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酯(HCOOCH3)等。14X(卤原子: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C=C(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1)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①外加直流电源;

    ②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2)电极名称和电极材料

    ①电极名称

    阳极: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发生x氧化xx反应;

    阴极: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发生xx还原xx反应。

    ②电极材料

    惰性电极:C、Pt、Au等,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Fe、Cu、Ag等,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2、离子放电顺序

    (1)阳极: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惰性材料作电极(Pt、Au、石墨等)时:

    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由易到难)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2)阴极:无论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都不参与电极反应,发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3、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Fe2+>Zn2+>Al3+>Mg2+>Na+

    1、纯碱、苏打:Na2CO32.小苏打:NaHCO33.大苏打:Na2S2O3

    4、石膏(生石膏):CaSO4·2H2O5.熟石膏:2CaSO4·。H2O

    6、莹石:CaF27.重晶石:BaSO4(无毒)8.碳铵:NH4HCO3

    9、石灰石、大理石:CaCO310.生石灰:CaO11.食盐:NaCl

    12、熟石灰、消石灰:Ca(OH)213.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1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15.绿矾:FaSO4·7H2O16.干冰:CO2

    17、明矾:KAl(SO4)2·12H2O18.漂:Ca(ClO)2、CaCl2(混合物)

    19、泻盐:MgSO4·7H2O20.胆矾、蓝矾:CuSO4·5H2O21.双氧水:H2O2

    23、石英:SiO224.刚玉:Al2O325.水玻璃、泡花碱:Na2SiO3

    26、铁红、铁矿:Fe2O327.磁铁矿:Fe3O428.黄铁矿、硫铁矿:FeS2

    29、铜绿、孔雀石:Cu2(OH)2CO330.菱铁矿:FeCO331.赤铜矿:Cu2O

    32、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3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34、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35.水煤气:CO和H2

    36、王水:浓HNO3、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37、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40.尿素:CO(NH2)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1、羟基就是氢氧根

    看上去都是OH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实,羟基是一个基团,它只是物质结构的一部分,不会电离出来。而氢氧根是一个原子团,是一个阴离子,它或强或弱都能电离出来。所以,羟基不等于氢氧根。

    例如:C2H5OH中的OH是羟基,不会电离出来;硫酸中有两个OH也是羟基,众所周知,硫酸不可能电离出OH-的。而在NaOH、Mg(OH)2、Fe(OH)3、Cu2(OH)2CO3中的OH就是离子,能电离出来,因此这里叫氢氧根。

    2、Fe3+离子是黄色的

    众所周知,FeCl3溶液是黄色的,但是不是意味着Fe3+就是黄色的呢?不是。Fe3+对应的碱Fe(OH)3是弱碱,它和强酸根离子结合成的盐类将会水解产生红棕色的Fe(OH)3。因此浓的FeCl3溶液是红棕色的,一般浓度就显黄色,归根结底就是水解生成的Fe(OH)3导致的。真正Fe3+离子是淡紫色的而不是黄色的。将Fe3+溶液加入过量的酸来抑制水解,黄色将褪去。

    3、AgOH遇水分解

    我发现不少人都这么说,其实看溶解性表中AgOH一格为“-”就认为是遇水分解,其实不是的。而是AgOH的热稳定性极差,室温就能分解,所以在复分解时得到AgOH后就马上分解,因而AgOH常温下不存在。和水是没有关系的。如果在低温下进行这个操作,是可以得到AgOH这个白色沉淀的。

    4、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多元酸究竟能电离多少个H+,是要看它结构中有多少个羟基,非羟基的氢是不能电离出来的。如亚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个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结构中,是有一个H和一个O分别和中心原子直接相连的,而不构成羟基。构成羟基的O和H只有两个。因此H3PO3是二元酸。当然,有的还要考虑别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来解释。

    5、酸式盐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盐溶液当然呈酸性啦,其实不然。到底酸式盐呈什么性,要分情况讨论。如果这是强酸的酸式盐,因为它电离出了大量的H+,而且阴离子不水解,所以强酸的酸式盐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盐,则要比较它电离出H+的能力和阴离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阴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大(如NaHCO3),则溶液呈碱性;反过来,如果阴离子电离出H+的能力较强(如NaH2PO4),则溶液呈酸性。

    6、H2SO4有强氧化性

    就这么说就不对,只要在前边加一个“浓”字就对了。浓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体现在整体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电子,所以它有强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几乎没有(连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还弱得多。这也体现了低价态非金属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价态的强,和HClO与HClO4的酸性强弱比较一样。所以说H2SO4有强氧化性时必须严谨,前面加上“浓”字。

    7、盐酸是氯化氢的俗称

    看上去,两者的化学式都相同,可能会产生误会,盐酸就是氯化氢的俗称。其实盐酸是混合物,是氯化氢和水的混合物;而氯化氢是纯净物,两者根本不同的。氯化氢溶于水叫做氢氯酸,氢氯酸的俗称就是盐酸了。

    8、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从常见的强碱NaOH、KOH、Ca(OH)2和常见的弱碱Fe(OH)3、Cu(OH)2来看,似乎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其实碱的碱性强弱和溶解度无关,其中,易溶于水的碱可别忘了氨水,氨水也是一弱碱。难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弱碱,学过高一元素周期率这一节的都知道,镁和热水反应后滴酚酞变红的,证明Mg(OH)2不是弱碱,而是中强碱,但Mg(OH)2是难溶的。还有AgOH,看Ag的金属活动性这么弱,想必AgOH一定为很弱的碱。其实不然,通过测定AgNO3溶液的pH值近中性,也可得知AgOH也是一中强碱。

    9、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一定拆,弱电解质一定不拆

    在水溶液中,的确,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肯定拆;而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因此不拆。但是在非水溶液中进行时,或反应体系中水很少时,那就要看情况了。在固相反应时,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论这反应的实质是否离子交换实现的,都不能拆。如: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这条方程式全部都不能拆,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有的方程式要看具体的反应实质,如浓H2SO4和Cu反应,尽管浓H2SO4的浓度为98%,还有少量水,有部分分子还可以完全电离成H+和SO42-,但是这条反应主要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能体现强氧化性的是H2SO4分子,所以实质上参加反应的是H2SO4分子,所以这条反应中H2SO4不能拆。同样,生成的CuSO4因水很少,也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也不能拆。弱电解质也有拆的时候,因为弱电解质只是相对于水是弱而以,在其他某些溶剂中,也许它就变成了强电解质。如CH3COOH在水中为弱电解质,但在液氨中却为强电解质。在液氨做溶剂时,CH3COOH参加的离子反应,CH3COOH就可以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