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基于回译的英汉翻译能力培养与课堂设计探索

    时间:2023-04-17 15:5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欧阳东峰, 黄海宇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006)

    在我国对外交流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外语人才特别是翻译人才的需求规模和规格已越来越高,外语专业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翻译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语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笔译课做出了明确规定,指出课程目的在于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文体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英汉词语、长句及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3]。因此,翻译课对高年级英语类专业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重要检验,也是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新时代发展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寻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4]。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线人员,须具有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规律,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和英汉翻译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笔译教师们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让笔译的教与学更富成效[5]。然而,在大学课堂中,大多数教师仍以传统讲授和普通练习为主来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性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回译,作为提升翻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用作检验译文,更是一种翻译策略,是用于翻译教学、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的有力工具[6]。在翻译教学上,回译能帮助学生更深地了解英汉语言的区别、英汉思维的差异、找出双语转换过程的薄弱之处,对提升学生的双语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英语类专业翻译能力培养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职业翻译人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回译理念在翻译课堂中的设计与实践,为英汉翻译教学提供思路和启发。

    回译(back translation)这一概念由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著作中提出[7],顾名思义,指的是将已经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文本再翻译成原语言文本的过程,其过程是(A 文本—)B 文本—A 文本[8]。不少研究者对此展开了专门探讨,如有学者分析回译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为3 点:①加强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认识;
    ②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了解;
    ③提高学生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能力[9]。在将回译法应用于翻译课堂的案例中发现,学生表现积极,翻译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均有提高[10]。回译练习法能让学生深刻了解英语原文的特点,认识到英语思维的特征,减少英语作文和翻译里的中式思维[11]。在汉译英教学实践中发现回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12]。这些学者的研究都证实了回译教学的可行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基于回译的翻译课堂建设条件

    运用好回译方法,对于了解英汉语言差异,掌握翻译规律,促进翻译教学,其作用显而易见[13]。在回译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应注意满足以下条件:①教师本身应有浓厚的英美文化底蕴和课堂把控能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对比译文,总结英美文化时,有许多开放性的思维,此时,教师既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也要把控好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②授课的对象应有一定的英美文化基础、知识储备以及自学能力。回译的教学手段对授课对象有较高要求,学生不仅应具备较好的语言转换能力,更重要的是对英汉双语的对比认知有较全面的认识,大三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双语转换实践、翻译能力水平和文化储备知识,是开展回译教学的合适对象;
    ③建立讨论课群组,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回译练习和群组相互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比对回译文本与原始文本,归纳总结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区别和特点,积累地道的词句结构和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中式腔调,训练英语思维,这些均有利于构建积极化、批判性、内省式的翻译课堂。

    1.2 回译的特色与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英语专业教学的弹性化与个性化特点,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不同层次英语类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独具灵活教学机制[14]。回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内驱力,不再单一、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关于中英语言差异、翻译技巧、习惯表达等知识,而是通过回译——译文对比——总结——(二次回译——二次总结)的过程,自己主动思考、归纳总结出中英语言的异同之处,再针对薄弱之处进行提高,个性化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指导作用,帮助学生精准克服翻译的薄弱之处,促进学生反思误译、内化知识,进而大大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根据文献[15]中的翻译能力构成要素体系表(见表1),围绕英汉翻译能力展开的回译教学模式构建须考虑内驱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将在教学材料、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这4 个方面得以体现。

    表1 翻译能力构成要素体系表

    2.1 教学材料

    课堂的教学材料包括以下3 个方面:①课前练习资料。根据翻译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合理设置好既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又能体现英汉语言差异的练习,同时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把握练习的总量,课前发放作业,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②上课课件。课件需向学生介绍回译、英汉语言特点以及回译对翻译能力构建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多种要素的结合,充分利用好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③课后拓展阅读资料。教师根据上课情况,找准学生的薄弱之处,上传相关学习课件、论文、书单等,供学生课后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2.2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主要分成两部分:教师准备与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包括完成教案与课件的书写;
    审阅学生总结,做好相应知识储备。学生准备包含完成翻译材料的练习,写好总结,准备汇报;
    组建课堂讨论小组,采取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通过“教”与“学”双方积极的课前准备,有利于学生透过多样化的现象归纳概括翻译要点,掌握回译的练习方法,加深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解。

    2.3 教学过程

    回译课堂教学过程(见图1)如下:①课前汇报。学生小组代表分享翻译总结,教师边听边做好笔记,对学生的陈述内容和要点做出评价,同时针对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
    ②引入回译的概念。学生在上一个环节已意识到了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此时教师引入回译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加深认识,并讲解相关概念,为回译作好理论准备;
    ③回译。教师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限时回译,学生需独立从自己的译文回译到原文本;
    ④译文与原文对比。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后,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比回译文与英文原文,总结自己的收获,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
    ⑤课堂总结与反馈。教师系统归纳本次翻译体现的重点和难点,为整堂回译课作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不同班级的特点,为下次课程准备适当的微调。

    图1 回译课堂教学过程

    若学生的回译效果较差,与原文对比出现了较多的语法错误与中式英语,可在第④点后加入以下两个流程:⑤二次回译。1 周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限时翻译自己的译文,检测回译的学习成果。⑥对比两次回译文。教师组织学生对比自己两次的回译文,找到不同以及翻译的薄弱之处,进行二次自我总结并采取行动针对性提高翻译能力。

    2.4 课后反思

    在翻译活动完成之后,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翻译现象、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反省自己翻译的过程,加强学生对翻译操作的思维监控,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翻译学习者[16]。英语类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翻译课程时多以输入为主,而输出性练习相对较少,同时在自我检测输入和高质量译文的积累过程中,理论性和技巧性的指导需求较大。此外,大学教师若要每周都精心修改每一位学生的译文,在批改周期和训练体量上较难满足高年级本科生翻译练习的需求,如果此阶段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回译课程的比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与评价上,就能改变低效耗时的现象,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课堂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机制,形成良好的内驱力,由此提升学生自我测评译文的能力,锻炼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引导下的查漏补缺,对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及其长远发展均颇有裨益。

    3.1 教学内容及开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而制定的我校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要掌握翻译能力,须扎实系统地掌握英汉双语基础知识,了解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国情、英语国家概况及西方文化(见图2)。在该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教学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回译的练习方法,夯实英汉双语基础,增强语言敏感度,培养翻译能力素养。

    图2 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翻译能力构成

    3.1.1 课前环节

    教师准备与学生准备构成了课前环节。具体实施如下:

    (1)发放英译汉练习。教师根据培养方案中涉及的翻译能力要求,准备回译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资料,本设计主要基于《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17]和《英汉文化比较及翻译探究》[18]两书的回译练习(选材可灵活多样,此处仅指该次设计),发放给学生。

    (2)对比参考译文。教师发放英译汉练习的参考译文,提供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看待参考译文、订正译文、总结思考。经过上述两个过程,在上交的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形成了对练习的总体认知与细节体察的辩证思考,基本总结出了英汉语言的差异,如物称与人称、主动与被动、静态与动态等规律,译文修改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与翻译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的翻译中,学生根据参考译文,将自己的译文从“……的景象让我……”修改成了“一看到……,我就……”的句型,并总结出了“物称与人称”的英汉语言特征与“名词变动词”的翻译技巧;
    在“He is respected by everybody.”这一句的翻译中,学生的初始译文是“他备受尊敬。”,而后接受了参考译文“人人都尊敬他。”的译法。前者虽也能表达出原文意思,但增加了“备受”的程度并漏译了原文“everybody”的含义,在修改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主动与被动”的英汉语言差异。由此可见,学生们在对照参考译文进行修改时,主动思考了参考译文为什么这么翻译,并与自己的译文作对比,总结出英汉语言的不同以及应对的翻译技巧,可见,回译教学中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可以大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体系化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修改译文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准备好相应的课件,完成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

    3.1.2 课中环节

    学生在课前已经完成了英译汉翻译练习、根据参考译文进行修改、形成思考与总结的三大步骤,接下来是课堂实践的主要环节——课中环节,主要包括学生汇报、引入回译概念、回译、对比回译文与原文、学生汇报与教师总结6 个步骤。

    (1)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提问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辩证地形成更为系统化的总结与思考,并解答学生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汇报过程中,通过总结初译及其修改过程,学生加深了对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对语言的敏感度。如:对“He is a vegetarian.”这个句子的翻译“他吃素,不吃荤。”,学生加深了对英文多静态表达而中文多动态表达的理解,并在讨论环节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吃素”其实已经包含“不吃荤”的意思,因此仅译成“他吃素”即可,简洁明了。教师据此引出了“译无止境”“译无定法”的概念,提倡学生在学习翻译过程中辩证看待参考译文的作用。再例如,对于“Power can be transmitted over a great distance with practically negligible loss if it is carried by an electric current.”这一句的翻译,部分学生的译文出现“如果……就可以……”的句式,对照了参考译文之后,学生总结出了英文形合中文意合的特点,并接受了“电流可以把动力传送到很远的地方,其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译文。除了英汉语言特点对比,学生还学习到了其他知识点,提升了自己的翻译能力,如“根据翻译语境确定词汇和词组含义”的翻译技巧。在讨论“Mickey Mouse”翻译的时候,学生发现译文既可以是字面含义的“米奇老鼠”,还有“小儿科”“幼稚”“微不足道”之意,教师就此提出了翻译与“语境”的强关联性,在翻译之中,“No context,no text.”,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之中才能确定词的确切含义。经过讲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提高了整体语境感知力,由此深化了英汉翻译能力。同时教师还在课中汇报环节检查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内化系统知识,并根据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相关拓展,有助于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2)引入回译概念。教师打开课件,介绍回译的概念以及作用,展示回译的操作流程以及后续练习的可复制性,为接下来的当堂回译以及日后的自主回译练习夯实基础。

    (3)回译。根据教师介绍的回译流程,学生以自己最终版本的译文为源语言,进行当堂回译实操的限时练习,其间,教师走动回答相关问题并查看学生回译练习的完成情况。

    (4)对比回译文与原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比自己的回译文与原文,发现差距与问题,交流总结回译过程中的难点与收获。

    (5)学生再次汇报。教师邀请几位学生进行总结,学生代表表示,在回译的过程中,会下意识思考、回忆英语原文的表达方式,并“强迫”自己进行主动与被动、长句与短句等的英汉双语转换,让译文更自然贴近英语原文的表达方式。如对于英汉语言“简短与繁复”这一要点,在回译“门口放着一堆雨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时,学生表明自己有意识要把中文的4 个短句整合成英文的一个长句,但发现这样远不如原文简洁凝练,学生就此掌握了“整合汉语真实含义,使之转换成英文竹节句”的翻译技巧,这就与我们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达成了完美的吻合。可见当堂回译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习得知识,进而发现问题,找到自身翻译练习的薄弱之处以及未熟练掌握的知识与技巧。

    (6)教师总结。最后教师为整节课英汉语言对比的十大特点以及回译操作做总结与复盘,说明回译练习的重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系统化英汉语言的特点,掌握回译的练习方法,巩固积累本次练习中出现的地道表达等。

    3.1.3 课后环节

    课堂结束后,教师回收课堂上的回译练习,随机抽查并给出点评。批改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意识到英汉语言的差异,如主动与被动、意合与形合、抽象与具体等,并根据这些特点在自己的英语回译文中尝试使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如把汉语的人称主语改为英语的物称主语、把汉语的流水句改成英语的竹节句等,虽仍存在一些语法错误以及中式英语,但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回译课对培养大学生的翻译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调查与反馈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回译教学的反馈,课堂实践结束之后,开展了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5 道多选题与1 道填空题:①通过回译,加深了对英汉语言哪些方面的了解(见表2);
    ②通过回译课,收获有哪些;
    ③是否还想上回译课;
    ④回译是否比传统练习更能提升翻译能力;
    ⑤回译与传统练习相比,更能在哪些方面提升翻译能力?⑥对这节课的评价与建议?

    表2 本次回译课堂实践的英汉语言差异问卷

    问卷共回收106 份,数据显示,学生们加深了对英汉语言之间的理解,有近90%的同学认为回译比传统的翻译练习法更能加深对双语的认识,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证实了回译教学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有接近80%的同学表示想继续上回译课,同学们认为回译课“可以和其他人一起讨论”“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体现了回译的教学设计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可见基于回译的英汉翻译课堂在培养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当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搭建有效的教学平台对于专业教学意义重大,因为回译课堂流程涵盖了“原文A—译文B—精修译文C—回译文D”的过程,其中需要多次使用原文本和译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文本的表格栏进行显示或隐藏处理,相关平台的建设会大大提升回译课堂的开展与实施效率。针对教学实施的这一流程,建议开发适合回译训练的笔译教学平台或者在原有实践平台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实现教学和管理的多重功效。这样,管理者可借助管理平台,监控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进度,进行及时教学督导、教学评估和教学效果反馈,由此大大提升管理效能,亦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积极的反拨作用[19]。

    回译是锻炼、提升翻译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回译的英汉翻译能力培养与课堂设计探索,旨在丰富大学翻译课堂,探讨翻译教学的有益形式。实践表明,基于回译的教学方法能很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提升翻译能力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实践,完善双语素质和翻译技能,达到了翻译课堂建设与改革的目的,成为高校教师在翻译课程设计中的全新思路和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汉语言原文译文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22年2期)2022-08-08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5期)2020-04-20译文摘要水利经济(2020年3期)2020-02-22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汉字汉语研究(2018年3期)2018-11-06I Like Thinking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7年6期)2017-02-16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语言与翻译(2015年2期)2015-07-18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年1期)2014-03-06译文小学生时代·大嘴英语(2006年1期)2006-06-06
    相关热词搜索: 课堂 探索 培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