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加工与呈现方式

    时间:2023-01-20 19:3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董君岗 西藏日喀则市教育局教科所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教育改革工作,教育部门要求中学必须构建符合教育改革标准及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优良个性发展。[1]调研发现西藏部分高中学校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仍以“灌输式”为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化学基础理论薄弱。该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性、探究性以及趣味性,脱离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加工与呈现方式,难以实现学生内化知识体系、发展深度思维的目的,严重阻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2]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材内容的开发者,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补充、加工和删减,丰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学科素养的提高,值得深入研究。

    (一)缺乏个性化的演绎和创造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载体,是对教学内容和学习结果的预设。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及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复杂的过程,其多变性的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创造性地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并非是教材内容的再现,而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高中化学教材以理论化和抽象化的知识为主,而大多数化学教师仍以口头陈述的形式机械地传递理论知识,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情境对抽象空洞的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与转化,缺乏对化学教材知识的个性化创造,导致化学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化学知识晦涩难懂,降低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脱离社会实际和现实生活

    化学是一门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的重要学科。随着社会各类新事物和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将新生事物或社会热点引入化学教材,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学会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对化学学科本质的正确认识,把教材内容讲解、学生成绩提升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忽视了拓展与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以狭窄的知识面、固化的知识结构开展教学活动,致使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无法实现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缺乏对教材内容的个性化演绎与创造,教师对于化学知识一味地重复讲解,致使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更无法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与经验。针对该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必须从激活教材内容出发,基于静态文本教材、具体教学情境以及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补充和凝练,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以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为例,教师通常采用口头阐释、反复陈述的方法解读概念性知识,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其中的内涵以及外延。此时教师可通过一组正反例证,让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分析例证属性,提出质疑或猜想,运用原有知识与经验验证猜想,最终深入理解概念性知识的深层含义。

    (二)贴近学生实际与认知水平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自身经验的过程,即“自主构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其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体现了最终的教学成效,而只有当学生自愿接受教学内容时,才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内化。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加工与呈现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学生认知水平等问题,化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及学习需求,联系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与呈现,寻找新旧知识的契合点,将教学内容以最合理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主观上产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意愿。此外,对于抽象化教学内容的讲解,化学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运用简单生动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联系起来,然后再由浅至深地拓展教学内容,便于化学知识被学生更好地吸纳。

    (三)贴近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

    高中化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加之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所呈现的观点不符合迅速发展的社会现实。随着化学领域研究的深入,相关科技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与新问题。然而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仍缺乏对社会新生事物的联系,学生难以理解深奥枯燥的化学知识及原理,无法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运用化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致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不到提升。因此,化学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社会热点,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化学教材,确保教学内容贴近时代发展与生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活化”化学思维。

    (一)教学内容情景化

    情景教学是指创设某种教学场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教师可通过模型、实物、图片、表格、板书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化、抽象化难题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问题更加简单化、具体化。该方法有利于增强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促使其思维认知由具象上升至抽象,深刻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升其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师应灵活应用可视化策略开展教学,如对于粒子运动规律、化学反应机理、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等教学内容,可通过板书、板画等多媒体手段,将化学知识以结构化、简单化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
    对于物质组成、晶体结构等教学内容,可通过构建化学模型来分析和揭示化学现象及本质,引导学生将核心知识与模型深度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的内化;
    对于物质的性质相关教学内容,可通过演示实验、实物展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探究分析各种变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正确结论。例如,在讲解《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一课时,针对抽象空洞的教材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望庐山瀑布》诗词朗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提出问题“烟是如何形成的?”又如《本草经集注》——“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提出问题“如何根据焰色反应鉴别朴硝和硝石?”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经验化

    人类记忆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形成知识结构。化学教材知识繁多、材料琐碎、范围广泛,学生在记忆知识点时往往感到内容混乱、难以记忆,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无法将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结构化的整体,难以提取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高中化学教师在呈现教材内容时,以课本为“纲”,强化实验教学,抓好主干知识[4],必须结合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采用提示、引申、复习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与思考,在原有知识结构与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与学习新知识的“关键点”,搭建起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从已知延伸至未知,促进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生成新的学习经验。例如,讲解《硫单质及其化合物》一课时,按照物质类别、化学性质及化合价的高低,对硫单质及化合物进行分类、梳理和总结,将不同物质联系起来构成知识主线。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其知识经验各不相同,在教学活动中构建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更容易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结构化的教学内容,还要指导学生课后归纳总结知识点,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经验。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

    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指将教材中事实性、理论性的材料以“问题”的形式表达,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激发学生解决疑惑、探索答案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教学内容问题化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延伸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刺激学生主观认知,使其产生强烈的寻求事物本质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建构化学知识体结构,充分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养成勤于思考、积极实践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讲解《碱金属》一课时,根据教材内容可设计问题:①锂、钠、钾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是什么?②锂、钠、钾与水的反应程度为什么不同?③元素周期表中六种碱金属的还原性为什么随周期数的递增而增强?通过上述问题,首先描述与辨别化学反应,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了解表层知识;
    然后解释、分析、推断不同反应程度的原因,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从理解表层知识到内化知识,再到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评价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教学回归生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与社会现实,将严谨、规范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化学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开发校内外教学资源,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所接触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探索答案,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发散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自主探究性。例如,在讲解酸碱知识时,提出问题“为什么铝饭盒长期盛装酸性物质后,使用寿命会缩短?”让学生自主设计家庭小实验,如将酸性物质长期放置于铝饭盒中,观察金属铝与酸性物质的化学反应。运用教学内容生活化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教材内容高中化学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22年4期)2022-04-28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基于技能映射的知识结构和推测关系研究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1期)2020-06-05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3期)2020-05-30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18年12期)2019-01-17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9期)2016-08-19“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09年7期)2009-11-23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内容 新课程 呈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