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生态文明新论举要

    时间:2020-11-14 08:1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多方面的规定性。生态文明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关键词:基本要求;
    环境保护;
    生态经济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在官方文献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概念和新目标,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人类文明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的基本定位、丰富内涵、模式选择和发展思路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科学把握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也就是生态文明在文明结构中的定位。鉴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生态债务的巨大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相一致,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其他文明形式平起平坐,成为独立的文明形态,人类文明将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交融并存的局面。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三个文明”主要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的强调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目标和构成部分予以强调。近年来,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人类文明,新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意义上,生态文明比“三个文明”高一个层次,它的次一级的层次是:制度层次的选择,政治生态文明建设;
    物质层次的选择,物质生态文明建设;
    精神层次的选择,建设精神生态文明。因而,在它的二级层次,仍然是“三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另有人认为,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也有学者认为,人们为了满足自身丰富多彩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创造和积累着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政治财富、科技财富和生态财富,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基本文明及政治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3个从属文明。人类社会的两个基本文明和3个从属文明是有层次之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而派生的政治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则是通过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间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再有人指出,生态文明既是物质文明的支柱,也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当然更是政治文明的基石。生态文明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是现代文明的升华和最高境界。“四个文明”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4个基本构成部分,又是现代社会文明的3个基本层次。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层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处于中间层次,生态文明处于最高层次,生态文明在其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层次性和复杂结构
     
        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具有丰富的层次和从多方面的规定性。
     
        (一)天人关系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社会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具体表现在人和环境关系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体制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资源的节约型、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生活的简朴性,以及公众的参与性和系统的和谐性。生态文明包括认知文明、体制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二)理论体系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生态价值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
     
        1、生态价值观。主要内容是: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自然的权利。
     
        2、生态经济观。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模式,生态系统观的主要体现为生态经济资源观、生态经济生产观和生态经济消费观。
     
        3、生态政治观。政治生态化倡导政治形态多样化,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4、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观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不断解决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努力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同进步。
     
        (三)文化伦理的生态文明观
     
        “文明”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生态文明应该是以生态及其保护为主线的一种社会进步的成果,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或状态。生态文明,体现为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四)4个层次的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包括相互联系的4个层次:即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制度文明和产业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和具体对策
     
        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人们就当代中国发展生态文明的切实途径和可行措施建言献策:
     
        (一)和谐双赢思路
     
        相当多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发展模式。当务之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高度重视资源安全,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式经营。自然、有序、适度地开发自然资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采用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的科技含量。要逐步加大投入,突出抓好几个方面: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约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2、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大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要抓好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用高新技术改造大量消耗资源、对环境造成严重压力的产业,继续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从传统的“资源-生产-污染排放”的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方式。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切实加强生产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抢救性地恢复、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把绿色环保产业培植成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建立早期预警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预测预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二)融入建设思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必须通过大力构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来推进和落实。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之中,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包括保护资源环境,严格资源开发管理,实现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健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构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三)3个维度路向
     
        生态文明建设有3个维度:
     
        1、践行生态伦理,理解和尊重自然。
     
        2、坚持生态正义,实施生态补偿,承担补偿自然的责任。生态补偿伦理有两大主要原则:一是环境污染和透支自然资源者必须承担生态修复的补偿。二是生态环境受益者必须对受损者或未受益者进行相应的补偿。
     
        3、提高人性修养,消除人性的贪婪。
     
        参考文献:
     
        1、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2、杨国昕.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9).
        3、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2006(8).
        4、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理论探讨,2004(3).
        5、曹新.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J].社会科学辑刊,2002(2).
        6、田启波,赵蔷.文明范畴辨析[J].江汉论坛,2003(11).
        7、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1).
        8、甘泉.论生态文明理念与国家发展战略[J].中华文化论坛,2007(3).
        9、李世东.论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2).
        10、傅晓华.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演化: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系统学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7(3).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举要 新论 生态 文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