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读后感 > 正文

    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0-11-22 08:04:3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思想活跃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心理素质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认真剖析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并及时进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的主要表现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由认知维度、个性维度和适应维度构成,具有适应性和发展性两个基本特点。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一般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学习适应性问题是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厌倦学习,学习成绩与智商不对等,老师教的与自己学的不同步,以及恐惧考试等。

    (二)交往问题。青少年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伴交往、异性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主要表现为:同伴交往中的竞争性,异性交往中的的退缩性、交往失调、偏执、过度防卫,亲子交往中的思想观念的冲突,沟通不畅、交流较少。

    (三)情绪问题。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等。

    (四)网络心理问题。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普遍表现为:网络成瘾,进入网吧不思学习,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五)意志问题。意志问题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努力奋斗,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青少年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特别是经不住物质利益的引诱,容易上当受骗。

    (六)人格问题。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青少年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控能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

    二、产生心理素质问题的主客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客观上可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分析,主要是生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素质问题的影响。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土壤。我国社会改革中出现的无序与失控、社会道德标准的混乱,使社会缺乏主题道德观的有效引导。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传媒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极度渲染的暴力、凶杀、色情等对缺乏正确识别事物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更是防不胜防。可以说,不健康传媒的存在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2、学校环境。近些年来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品德、心理教育,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的状况,学校分等级,年级分重点、非重点,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不力,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同时,重智轻德,轻视或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面引导,必然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3、家庭环境。主要表现在:一是溺爱。由于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就受到家长的溺爱,家长往往迁就他们的不适当要求,放纵他们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物质要求上极少限制。二是暴力教育。一些家庭的暴力教育也会伤害子女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三是对于那些在残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由于缺少家庭温暖,也会不同程度地促成他们人格和行为的扭曲。

    (二)主观因素

    1、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多数青少年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家长对其处于服从地位,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意识。最为明显的是崇尚金钱,追求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费,争强好胜而缺乏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已成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2、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大多一帆风顺,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甚到不能应付一些较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他们在遇到不顺利时,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沮丧等情绪,甚至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不能客观地分析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使挫折的不利方面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以致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依附性强而生活自理能力差。多数青少年,不会洗衣服,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甚到在家时连饭碗也未曾洗过,独立生活能力很差;
    有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无所适从,就哭鼻子。

    4、好逸恶劳心理突出。好逸恶劳的心理指喜欢安逸、享乐,厌恶劳动的心理。多数青少年从小生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家庭环境里,逐渐养成了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不良习惯。

    5、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社会性”。多数青少年自我意识较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任性、嫉妒、自卑、感情易冲动等不良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相互对立,甚至大打出手。他们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关怀和忍让,很少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态和行为,过多关注自己的需要,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一旦交往受挫,即当自己的言行不被别人接纳、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使觉得与人交往没有乐趣,进而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苦闷、忧伤,成为“孤家寡人”,或者一旦交往受挫,容易产生孤独、报复心理。

    三、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责任,核心是一个教育问题,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的问题。当然,我们首先要给下一代创造一个能保证其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预防和减少他们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大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好这项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同心协力,群策群治。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家庭教育功能,把住家庭影响关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 任老师,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言行举止对子女品德的塑造、气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等极为重要。家长一定要品行端正,为子女作出表率,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关心教育子女,增强施爱的目的性、教育的自觉性,做到爱教结合、爱而有度,既不能百般溺爱,又不能简单粗暴,而是宽严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对自己的厚望。

    (二)重视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1、加强理想道德教育。。要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社会体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理想道德教育。让青少年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尚西方文化和生活”等观念中摆脱出来,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学校中要广泛开展向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少年”学习活动,广泛持久地在校园内外开展“百童千诗颂中华”活动,“一帮一助学育人”活动。通过开展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陶冶青少年蓬勃向上、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3、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意志、品德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提高青少年独立生活和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适应纷繁复杂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净化社会环境,减少诱发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因为未成年时期的认识能力、自身的行为控制能力和抵御外来诱惑能力都很低,辩别是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很容易受社会不良习惯、风气的影响和诱惑。要加强对黄赌毒物品的管理,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特别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教育和学习。

    (四)重视和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

    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内容,明确专人抓。要发挥“五老”作用,发挥社区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素质 调研报告 青少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