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数学课堂乐园 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

    时间:2019-04-29 03:25: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实践者,本人认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关键词】激发欲望自主探索鼓励创新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索任务,因此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把含盐20%的盐水100千克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该怎么办?“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迅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于是学生说出了三种方法:①加盐;②蒸发水;③加浓度更大的水,进而导出三个问题:①需加多少盐?②需蒸发多少水?③需加浓度多大的水多少千克?这样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了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严谨性。
      2、创设生活情境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选用他们乐于接受,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为题材,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24时记时法”时,我从学生喜欢看的“中央少儿频道”各节目时间表入手,从而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火车票、门牌号码、站牌、车牌、篮球比赛的比分……学生从这么多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学过的20以内的数已经不能完全表示生活中的数了,产生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认识100以内数以后,我又要学生运用这些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这样教学,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好。
      二、自主探索,培养探索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自主活动中学习知识,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往往容易把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我先出示一组数据:
      24÷3=8 480÷60=8 4800÷600=8
      “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抛出问题: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时,商才不变?学生先猜想,然后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验证,最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这样的创设,学生不仅归纳出商不变性质,还体验到了探索者发现奥秘的乐趣!值得一提的是,在给学生留出探索和思考的时间、空间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又如:在学习了三步计算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组织师生看电影,学生61人,教师8人。影剧院售票处写着
      今日放映《花木兰》
      成人票:每张8元
      学生票:每张4元
      团体票:每张6元
      (10人或1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元?题目一出,学生就颇有兴趣,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的方案。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得到了尽情释放。
      三、评价体验,鼓励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赫尔芬克曾对不同评价出现的不同心理行为进行了实验。结论表明:评价与不评价不一样,不同性质的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不相径庭。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讲求评价的艺术,从而取得积极的效应,如教学中让学生说说“9+4”的计算方法时,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数法”,有的想到了“凑十法”,甚至还有的学生想出多加几减几(10+4-1)的方法,对于学生不同的算法,我都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又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44”时,学生出现下列两种方法:
      ①25×44=25×4×11 ②25×44=25×(40+4)
      =100×11 =1000+100
      =1100=1100
      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情感的愿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不断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取得成功,就会强化这种创新的愉悦情绪,进而把自主探索当成一种学习的乐趣,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利用媒体,提供探索资源
      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些难点,使一些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年、月、日”时,给学生提供一个万年历软件,将课件制作成主页形式,学生可以随时调用万年历,喜欢研究哪一年的年历可以随时点出,并设计一张小组合作卡。学生在组内自行分工,然后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哪年,总有12个月,31天的月份总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0天的月份总是四、六、九、十一月份;而二月有时会是29天,有时会是 28天。由于万年历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可选性大,学生也乐意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而主动探索,找出普遍规律,也使学生体验到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越性。
      最后,我还想说说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让学生有目的去探索问题,避免无头绪、瞎打一通、无目的的浪费时间。
      2、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探索后,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总之,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②《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争鸣*艳红”的博客,2008年1月
      ③《提高小学生自主探索有效性的探索》,张 辉,2008年7月
      
      

    相关热词搜索: 学生自主 课堂 探索 乐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