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论文_浅谈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艺术

    时间:2019-04-25 03:28: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非智力型后进生,即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他们在班集体或家庭中常常缺少理解和关爱,处于孤立、自闭的状态。教育、引导、转化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后进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智力型;后进生;成因;对策
      
      非智力型后进生在性格上与一般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会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心存戒心、独来独往,甚至有反社会的倾向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后进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
      1.非智力型后进生的主要成因
      1.1 后进生自身原因。古语有云:莲,出淤泥而不染。如果学生本身具有坚毅的品格,向上的信心,蓬勃的活力,对美好未来充满了渴望,那么不管遭遇如何,他们都能凭借自身的努力冲破重围,达到预期的目标。
      1.2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氛围紧张,家人相处不和睦。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望子成龙心切等,无不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他们或者对孩子过分溺爱,或者随便打骂孩子,或者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相互推卸责任,或者把长辈们没有实现的一切愿望都寄托于孩子,以致恨铁不成钢,给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1.3 学校教育环境。教师的教育思想偏离方向,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单一,一切以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处理问题不公正,对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后进生冷眼相待,对优等生偏爱有加;教师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犯错误的学生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方式代替循循善诱。
      1.4 社会不良环境。一方面,不良社会风气,社会传媒(影视、录像、书刊)中一些不健康思想的宣传影响,如:打架斗殴、吃喝嫖赌,一切向“钱”看等;另一方面,社会上诚信缺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他们心猿意马,厌学情绪严重。
      2.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2.1 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育人理念。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莲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着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些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情感去教育他。”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后进生“朽木不可雕”的观念,公正的对待和尊重非智力型后进生,在任何时候,都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爱心与无私。教师应该始终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正视每一位学生的不足之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施以适宜的教育。只会教好学生的老师未必都是好教师,而能把"差生"教好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2.2 教师自身要提高的心理素质。
      矫正非智力型后进生心理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具体细致的工作,是对非智力型后进生个体心理“再塑”工程。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非智力型后进生健康成长,对教育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社会,都会曾经有过深刻的体会,都会曾经有过波动的情绪,都会有过无奈的困惑。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要心理健康,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激活非智力型后进生的思想火花,使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思维变得清晰,并能在心灵中构筑起自己的道德底线。
      2.3 教师要做好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表率。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梁不正下梁歪“等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影响超过他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作为教师还必须本着自己承载的“道”,在学生面前立起一道“人格的墙”,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从而阻止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以所言所行所信的真诚感化学生,身体力行地为学生做出榜样。
      3.教师要讲究教育的方法艺术
      爱,要讲究艺术。爱的艺术在于方法、在于手段、在于时机、在于角度,更在于心中有爱,一切应是自然流露。
      3.1 真诚“偏爱”,引起共鸣。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教师对非智力型后进生的爱应该是深情、真挚的爱,而绝不能是溺爱。爱,又是一门艺术,它的基础是更多的给予,关心加责任感,尊敬加理解。作为教师,对在思想或学习上一时落后的学生要充分体现出“偏爱”和“信任”。只有这样,教师对非智力型后进生的爱才可以使他们化冷漠为热情,化萎靡为振奋,化懒惰为勤奋,从而使之受到鼓舞,解除焦虑和压抑,进而产生积极上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绝不能歧视非智力型后进生,而要多尊重、多信任他们。尤其是班主任就更应该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从而感化他“冷漠”的心。所以只要求我们真诚“偏爱”非智力型后进生,“投之以桃”,必然会得到“报之以李”的效果。
      3.2 循循善诱,正面疏导。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而适度的宽容对处理对抗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更为有效。非智力型后进生大都具有逆反心理和“抗药性”。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漫骂,甚至讥讽,往往压而不服。我们必须立足于正面疏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增强其内部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认识,促其自我反省、自我反悔、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做皮心悦诚服,乐意改正。
      3.3 因人制宜,对症“施”教。根据不同类型非智力型后进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转化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如,对于聪明敏捷、贪玩好动、重感情的“顽皮型”非智力型后进生,应该以疏导、迁移的方法,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对偏激固执、自负的偏激型非智力型后进生,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晓之以理,使他们学会全面看问题,引导他们从偏激的死角里走出来;对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的自卑非智力型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步消除其自卑心理。总之,只要能根据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对“症”施教,转化工作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4 捕捉亮点,扬长去短。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要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欣赏每一位学生,包括非智力型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这种感情,他们自然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也就有了师魂。其实,没有绝对的非智力型后进生,再差的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捕捉非智力型后进生的闪光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表现平台,才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在表扬他们“闪光点”的同时,诚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因其“闪光点”而姑息迁就。但对非智力型后进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批评的语气和场合。
      3.5 循序渐进,目标造当。给非智力型后进生提出的转化目标要适当,要符合他们的具体实际。目标过高忽视循序渐进的原则,会使非智力型后进生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目标过低,对难以实现转化目的。因此,给非智力型后进生提出的转化目标一定要适当度,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使之做到“跳一跳”就能获得成功。同时,转化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各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具体情况,让每一位非智力型后进生都要有所收获。
      3.6 把握机会,抓住教育契机。所谓教育契机是指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为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在被大多数非智力型后进生视为改变自我,争取进步新起点的新学期开始之际,我们主动接近他们,关怀、帮助他们,就能促进他们把争取进步的欲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他们情感处于低谷之时,我们的热情关爱、安慰和鼓励难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在他们进步或受到表扬之时;在他们产生“顿悟”之时……这些时机都能给非智力型后进生的教育带来契机。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取得教育转化非智力型后进生最佳效果。
      3.7 善抓反复,逐步转化。在教育转化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产思想动摇而反复的现象,这是符合认识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变化规律的。因为许多非智力型后进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意志薄弱,改过之后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较深,坏习惯已成为一种顽症,要克服绝不明一帆风顺的;个别非智力型后进生与社会上的“恶人”有联系,受到他们牵制而欲罢不能。因此,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次批评,两次鼓励就能奏效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善于抓反复,反复抓。绝不能因为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而应该抓反复点,坚持不懈,用恒心去教育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3.8 注重心理调节,强化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非智力型后进生并非永远都是后进的,他们也会有进步的一面,但当在前进道路上遇到挫折时,他们就会感到苦闷、失望,甚至自暴自弃。这就要求教师抓住适当时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看到前景,点燃新的希望,引导他们在挫折面前学会自我调节,克服脆弱心理,增强抗压心理。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的心理状态,情绪高昂效果会增倍,情绪被动低落效果则是微乎其微。
      综上所述,在非智力型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和提高工作,就能促进更多的学生由后进赶先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于非智力型后进生,我们更要多一份关爱,让他们敢于亲近,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听其言,效其行”的良好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刚,剑桥“奇才”的非智力因素引发众人关注,北京日报,2004年10月;
      [2] 杨仲东,差生非智力因素分析与对策,张掖日报,2004年10月;
      [3] 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月;
      [4] 李开松.非智力型后进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与教育[N].湖南教育报,2005-01-13;
      [5] 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出版社,1984。
      
      收稿日期:2012-05-15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智力 转化 后进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