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启示】后现代主义思潮

    时间:2019-04-23 03:29:1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nism)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起源于人们对现代主流的科学认识观的怀疑,对现代主义所表达的一种失望,对长期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和原则的一种批判。“其影响已波及到哲学、政治、文学、教育、历史、艺术等诸多领域,它以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 反对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反对基础主义,倡导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强调多元论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创造性和开放性;怀疑理性科学能带来自由和解放;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我们以后现代主义为观照,不难揭示其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变革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意蕴
      按照后现代主义的功用,可将其分为三种形态。(1)建构的后现代主义。旨在揭露现代主义危机,侧重于积极寻求解决现代主义危机的办法,主张重构世界的“蓝图”,重构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以罗蒂、格里芬等为代表。(2)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强调否定性,批判现代工业文明,侧重对旧事务的摧毁。因而,这种观点带有鲜明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否定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色彩,主要以福柯、利奥塔等为代表。(3)庸俗的后现代主义。这种形态是对前两种形态的片面化、简单化理解,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表面特征为本质,视后现代的策略为目的,并且用单一的原因解释后现代的产生及其理论内容,主要以杰姆逊为代表。
      虽然,三种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各有其侧重点,但他们对现代教育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三点共识:(1)反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就是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知识和文化都必须有某种可靠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这种基础是由一些不证自明、具有终极真理意义的观念和概念所构成。后现代主义的反基础主义主要表现在反形而上学与解构主义。他们认为现代哲学反对前现代是“理性”取代了“信仰”,“人”取代了“上帝”,虽然模式的多项发生了变化,但模式本身没有改变。因此要发动一场彻底的革命,消除“中心”本身,而不是“中心者”,以取消一种统治的哲学,同时通过解构主义,摧毁哲学中对基础和理论框架的信念,打破哲学中的等级体系。如德里达等治理于对“逻辑中心主义”的解构,实现读者与作者的二元对话;(2)反主客二元论。后现代主义指把主体和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主张通过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主客体的分离,改造由二元论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价值与事实、伦理与实际需要的分离,并取消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3)反总体性。所谓总体性就是后现代主义抛弃了将一切事物的变化归为同一性,吞噬个体性,只承认统一化、总体化、极权化的总体性理论模式,他们高扬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去超越统一现代哲学。可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以往思潮的重新界定和反思,是对以往理性至上的高贵精神的反叛。其中心就是打破规则和理性,提倡世界的多元化,肯定事物的既存意义。其思想基本上是对世界充满怀疑,否定,并进一步解构,打倒其永定的世界性意义。
      二、后现代主义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变革的启示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理性的行为,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在我国以现代性取代“传统性”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后现代主义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在诸多警示:
      1.教育理念大众化。美国教育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随着我国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后现代主义的关照下,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就不能再用单一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衡量或规范高等教育。只有允许并提倡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方面的多样化,鼓励各个高校办出自身的特色,高等教育才能有基础和保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正如1998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单一的精英型、学术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确立大众化形势下新型的高等教育理念。
      2.教育内容人本化。人文教育是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神和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其健全人格,并使之能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性教育;而科学教育是以征服与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智力开发教育。从某种程度讲,科学与人文是相对的,但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既受制于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也受制于人的情感水平和人文精神。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割断了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并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的现象,使得教育失去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学生的肯定与接纳、尊重与信任,使得现代教育出现“急功近利”的偏差,学生在“成才”与“成人”中摇摆偏倚。
      3.课程改革综合化。现代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生活;重教师、轻学生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种诟病。对此,后现代主义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激进倾向,但是也不乏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
      4.教育模式开放化。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并非一个封闭的、预定的过程。开放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用“广博的、接纳的”胸怀处理学校各项工作。如高等教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固定的教材,来源渠道更为丰富的;高等教育手段应更多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习惯;“教育使命不再局限“传道、授业、解惑”,应更“注重人生发展的引导、更关注人潜能的开发;教育的时空不再限于校园内部,学生会越来越多地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和生产实际;教育的渠道不再限于课堂和实习场地,通讯、网络等其他媒体也会成为重要信息渠道;社会组织也参与到高等教育之中。”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将会整合全部社会资源。
      5.师生关系平等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是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淡化教师绝对权威,复归学生主体地位,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独到见解。在他们看来: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在对话过程中,老师的身份不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自信的讲述者,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是独立的人,外界事物通过自己的头脑加工、改造后才能决定取舍,绝不是教师可以随意支配的”。现代教育视知识为真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可实证性。由于教育者掌握的知识较多,因而代表了绝对权威,而学生就成了接受科学知识较多的“容器”。而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的境遇性和可变化性,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从而得到不同的观点与结论,正所谓“文本没有原意”。后现代主义消解了知识与教师的权威性,使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教学的边界,解放学生的个性,知识不再是证明性的知识,对知识的认识成为一种师生双方交流、对话合作以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与学生都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应该相互尊重,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对话关系。”知识的习得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对话而达成共识的过程。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与他们建立尊重、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教师的身份应从权威者走向“平等对话者”。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职业教育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3).
      [2]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9).
      (责任编辑若曦)

    相关热词搜索: 后现代主义 思潮 高等教育 变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