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的三个对比_彭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t

    时间:2019-04-21 03:13:4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苏教版五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有三个“对比”,教学中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一、“杀”与“不杀”   先说“杀”。杀大黑骡子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当时情况已经很危急:断粮了,连野菜也找不到了,什么吃的都没有了,战士们纷纷倒下了,再不杀牲口作为食物充饥,将会有更多的战士牺牲,后果不堪设想。课文中的“饥寒交迫”“燃眉之急”等词语都说明了这一点。
      再说“不杀”。不杀大黑骡子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它劳苦功高,“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而且,彭德怀与它感情深厚,“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杀了这位“功臣”,显得“忘恩负义”,也不忍心。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找到“杀”和“不杀”的原因,通过“情”与“理”的激烈碰撞,逐渐使学生明白:“杀”是爱战士,“不杀”则是爱骡子,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这样,就使学生很容易地体会到了:彭德怀更爱战士们。
      二、“无情””与“有情”
      先说“无情”。下命令杀掉大黑骡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它的主人——彭德怀,而且态度极其坚决:一出口就是命令、大声地说、怒吼……甚至用枪逼着副官长动手。看来,彭德怀是真的要杀坐骑,杀在长征途中共患难的“战友”了。
      再说“有情”。在“无情”的背后,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彭德怀“有情”的一面:悄悄地分干粮给大黑骡子吃、背过脸去、摘下军帽、推开肉汤……看来,即使下了命令杀大黑骡子,也绝不是彭德怀对大 黑骡子无情无义,而是对同志的挚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让学生找到体现彭德怀“无情”和“有情”的语句,弄懂彭德怀对战士们的“大爱”战胜了对大黑骡子的“私情”,就能进一步体会到了彭德怀更爱战士们。
      三、“只杀”与“全杀”
      先说“只杀”。只杀其他5头牲口,留下大黑骡子,这仿佛是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也是战士们提议的,把大黑骡子留下来,是没有任何人会提出意见和批评的。你看,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换言之,大黑骡子是可以不杀的,它是彭将军的坐骑,它是“有身份”的,而其他的都是普通的战马。
      再说“全杀”。彭德怀认为,凡是部队里的牲口,一视同仁,全部杀掉,包括大黑骡子。
      教学时,可请学生对比、讨论,达成共识:“全杀”体现了彭德怀以身作则,大公无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风亮节。看,正是彭德怀对战士们的爱以及他的伟大精神鼓舞着战士们奋勇向前,终于战胜了天险,走出了草地:“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杀骡本为解饥寒,不杀更因功劳大。无情怒令杀坐骑,有情含泪上征程。”通过对比式的教学,巧妙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文章主题的彰显也如同层层剥笋,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 骡子 大黑 彭德怀 课中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