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体验式快乐德育模式在农村初中的实践]农村德育现状

    时间:2019-04-15 03:15:4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2011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2011年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也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在这一背景下,幸福的主题意义深远。为了孩子们幸福的未来,无数仁人志士付出了生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更有责任告诉我们未来的主人——孩子,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并培养他们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分享幸福的能力。
      我校创办于1959年9月。学校位于翔安区新圩镇乌山村,是翔安区最北的农村山区初级中学。几年来,我校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融合现代哲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现状,对学校的德育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并以此为指导构建符合农村初中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模式,实现学校德育环境和成效的优化改善,并形成“体验式快乐德育”的德育管理模式。
      一、农村初中德育的困惑和思考
      (一)困惑
      由于学校地处边远乡村,当地家长普遍务农为主,家庭经济收入不高,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意识淡薄。全校654名学生中,竟有129名孩子来自孤儿、单亲、低保和留守家庭。农村孩子除了拥有独立坚韧等优良作风外,同时也被贴上自卑懒散、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标签,需要有成功的德育来引导其走向成功。然而由于众所皆知的原因,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虽然花了很大的气力,但针对性并不很强,并没有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引起学生共鸣,导致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一是德育目标被无限提升,脱离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学校德育忽视学生主体性,模式僵化;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方法简单,缺乏人文性等问题。二是学生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学生在家庭中受关注的程度和学生交朋结友的对象等严重影响着他们的个性、品德的发展。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有相当多的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不理想的,导致学生道德观的缺失较为严重。并且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没有很好地融合,在沟通和教育资源互补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三是社会环境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德育存在许多负面影响,使学校德育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再加上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分辨是非能力较差等原因,容易导致许多不良道德行为、状况的发生。因为以上原因,曾经一段时间里,“流生多”成了我校的最大特色,流生率最高峰时竟然达到30%!一些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也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将孩子寄读在外。学校成了远近闻名的“薄弱校”。
      (二)思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认为:德育也要探索快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陶行知说过:道德即生活。我们认为:德育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生活。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认为:德育要注重心灵教育,德育要感化人的心灵。因此,德育不能仅被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学生有了相应的道德认识并不意味着必然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和达到社会需要的道德效果;德育不是一个被认知的受动过程,而是一个被道德主体实践着、经验着的主动过程;德育是主体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强制灌输;德育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外在于学生生命的东西,而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东西。教师要善于用生活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由此,德育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道德需求和道德能力;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于对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我校自2008年开始研究和实施,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过程中提出了“体验式快乐德育”的命题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体验式快乐德育”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和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德育活动。“体验式快乐德育”从心开始,以活动为依托,为学生创设一种快乐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加以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体验式快乐德育”即“快乐参与,快乐接受,快乐成长”的德育。几年来,通过不断创新,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生活的、快乐的、体验的”德育模式。
      二、快乐体验式德育的实践活动
      (一)一个目标——学校,让孩子更快乐,老师更幸福,家长更满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幸福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一种教育实践。因此,我校提出了“学校,让孩子更快乐,老师更幸福,家长更满意”的办学宗旨。因为一个快乐幸福的社会必是由千千万万个快乐幸福的家庭组成;学生的幸福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学校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积极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想方设法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指数,激励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把工作作为一种享受,作为人生的一种状态和需求。并由此提出了“三三三”理念。
      领导:三讲(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三不(不抱怨、不赌气、不甩手);三勤(勤学习、勤观察、勤沟通)
      老师:三比(比思想、比工作、比奉献);三力(事业动力、教育能力、人格魅力);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长)
      学生:三爱(爱自己、爱师长、爱新圩);三学(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感恩);三我(肯定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
      (二)两条主线——感恩和责任
      肩负责任之人,才会心存感恩;胸怀感恩之人,才能尽忠守职。为此,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勇于担当”校训,积极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凭借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网络,实施以感恩为核心的责任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责任意识、锻炼责任能力、养成责任行为、熏陶责任情感、形成责任品格的过程中,学会识恩、知恩、报恩、施恩。 我们把每年重阳节的当周作为尊师孝亲周。在这一周里,组织全校师生学唱《感恩的心》,欣赏一篇感恩美文,制作一张DIY感恩卡,帮父母亲煮一顿饭,召开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文化周的重头戏是举行隆重的祭孔仪式。全校师生肃立在孔子塑像前,向至圣先师五鞠躬,然后由老师向学生派发红包。红包里装有象征聪明、勤奋的青葱和芹菜。同时,以大型感恩系列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接待、互动,融入感恩氛围,亲身获得深层次的感动体验,学会感恩帮助他们成长的所有人。如 “你我手拉手,成长心连心”2011届毕业典礼,这既是2011届的毕业典礼,又是一场体验式的感恩教育盛会。此次活动由厦门宏才TA13团队全程策划和组织,并且得到来自全国各地130名义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我校初三年全体毕业生、家长和老师近600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参加活动,每一位与会者无时无刻无不沉浸在激动和感恩的情绪之中,老师、家长、孩子和义工热泪盈眶、相拥而泣,让毕业生带感恩之心依依不舍离开校园,踏上新的奋斗征程。除此之外,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西方的感恩节等也是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的好时机。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制作感恩卡等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使整个校园到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师生的心灵在此时得到了升华。
      (三)三大阵地——书香校园 绿色学校 校园文化节
      1.书香校园。著名学者朱永新说过:“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我校始终把创建书香校园作为纳入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立足校园文化的诗意灵动点,走形式多样的创建路;立足学生的内涵发展点,闯个性发展的创新路。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学生心灵好的体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学校多方筹资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了全市第一个校内三角梅科普园。“园在校中、校在园中”。姹紫千红、欣欣向荣的三角梅园既是孩子们的实践基地,又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还在50年校庆时矗立了全区第一座孔子塑像和论语照壁。放眼校园:毓秀园犹如一颗明珠位于校中心,教学楼上,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师生活动照片悬挂在教室走廊墙壁,楼道间有学生的书画作品展,无声地言述表达的自信和喜悦;我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再者,充分利用每周每班一节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发挥老师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推荐,共赏,评论,复述,形式各异,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与人类的精神大师对话。学校图书馆2009年通过福建省第九批中小学示范图书馆评估验收,2010年获厦门市首批“书香校园”称号。
      2.绿色校园。学校自2008年取得厦门市绿色学校评估后立即启动省级“绿色学校”的申报和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活动,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渗透,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通过“绿色班级”创建、校园环保小卫士等活动,教育师生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同时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社会更广泛的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我们在全体同学中开展“环保天天做、爱心人人行”活动,号召每位同学节约资源,每班做好废品环保回收,并将回收所得资助班级贫困同学。除了垃圾回收外,我们提出了“清净在源头”的环保新理念,号召全体师生“心存好念,口说好话,手做好事。”一手抓物化环保,一手抓精神环保,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节。学校参照农村民俗活动,设定校园文化节,每个校园文化节时间相对固定,主题每年变化。每学年主要的文化节项目有:尊师孝亲节(9月份)、活力体育节(10-11月份)、灵秀读书节(3月份)、爱的接力奉献节(4月份)、穿越极限吉尼斯挑战赛(5月份)、爱的礼物毕业典礼(7月份)等。通过巧设各种体验情境,搭建育人的平台,创设德育情景,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和感受,形成健康的情感。以校园吉尼斯挑战赛为例。每年吉尼斯挑战赛项目有运动、学习、生活等种类。内容丰富,形式不同。学生可以挑战上届项目保持者,也可以自创项目进行自我挑战。通过活动的体验,让学生享受愉快幸福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我并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断地挖掘自己地潜能。我校每年举办校园吉尼斯大赛,已逐渐打造成为点燃师生自主成长的激情,形成进取的校园氛围一个校园文化的品牌项目。
      学校的德育不仅需要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规范的训练,更需要道德感受与道德体验的交流,让学生在德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德育真正使学生快乐参与、快乐接受、快乐成长,感受德育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我们抓住各种契机开展活动,使学生有所感受。我们每天利用校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公布当天生日的师生名字并通过校园广播点歌,接受全校其他师生的祝福;
      总之,我校所构建的体验式快乐德育体系,通过学生从参与活动、体验生活,到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再内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使我校的德育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快乐地学习着,真正将道德知识内化,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自觉付诸于行动,这样的德育过程是快乐的,这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我校打造了一片快乐的德育新天地。
      (作者系厦门市新圩中学校长)

    相关热词搜索: 德育 体验式 初中 实践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