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略论第二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第二语言文化教学

    时间:2019-04-11 03:15: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要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文化教育,除了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还应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地的地域文化,也要有意识地学习世界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另外,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才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5-0000-01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生相伴。文化与语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承载文化内容,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然而,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有效地传播文化,使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和谐统一,仍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也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把博大精
      深的中华文化传播给每一个学生。
      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文化
      文化的传播,应该融汇在教学的过程中,而不应是为传播而传播。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
      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学到“节日”这个词时,就可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等,通过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
      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学习者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来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加深印象,也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就如我们即将要来临的端午节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在阴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节”、“蒲节”、“天
      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青说、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等,现在普遍认
      同纪念屈原说。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
      多于异的,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悬挂营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
      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仅仅一个端午节,便可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中国文化的浩瀚宏富由此可见。当然,引申也要适度,不要拉得太远,教师要能够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教学内容,尽量
      做到收放自如。这样,才能避免顾此失彼、主次不清。
      二、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1、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了解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他们学习中文,什么是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等,出于学生正确理解的目的,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结合教
      科书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编写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初学汉语的留学生,其中大多数对中华文化所知甚少。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问卷,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
      目标和学习的具体情况,看看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想法,以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一般而言,只要学生选择学习汉语,表明他们首先在不同程度上对汉语言都有一定的兴趣,一个
      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较容易做好。不同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许多学生喜欢中华文化,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中华文化,从而导致学习中文的兴趣。例如
      ,吃饭,享受中餐,观看中国电影。此外,一些学生看到,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的发展。并考虑他们毕业后的诸如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他们已认识到学习
      汉语和掌握汉语对个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指导他们学习中文,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的学生,谁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和共同利益,可根据材料提供相应的材料。
      2、语言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语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大相径庭的,语言教学更加注重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教你学,我讲你记,我问你答”这种模式,学
      生学习是在被动状态,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充分引入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将枯燥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
      学模式。在语音初学阶段应着重强调区别。在教学课程中提到的经典笑话以使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理解和接受。还有相近发音、平卷舌的问题,分配到小组进行培训。然后游戏
      的形式来检查实践效果。可以介绍一些绕口令,并解释其含义,在文化渗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涉猎中国相声,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语言的学习,决不可能脱离文化,因为语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其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语言知
      识,必然承载传播文化的使命,除了具备丰富扎实的汉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底蕴。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周易》“贵卦象传”,其文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出现了“文化”一词:“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此以后,“文化”一词使用频率和范围渐增,
      大致都沿着“以文教化”的意思。现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现象十分复杂,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经验、感知、科学、技术、理论、谬论以及财产、制度、教育、语言、文字等,都属于文化现象;大至宇宙观
      、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到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切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色地位、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可见文化涉及范围之广、包含内容之丰富。文化的诸现象,可以有多种分类。如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为物态文化、关系文化、心态文化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文化
      内容,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除了思想上充分认识文化传播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外,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切实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水平,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也才能真正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
      [2] 江新.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相关热词搜索: 略论 文化传播 语言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