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中国—东盟贸易结构不平衡及对策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对策

    时间:2019-04-02 03:27: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保持快速增长,但商品结构、地区结构、区域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外贸结构的失衡,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为此,必须优化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增加各自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中国—东盟 贸易结构 结构不平衡 优化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3-0062-04
      [基金项目]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批准号:10XJY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欧阳华(1982— ),女,湖南怀化人,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博弈论。
      一、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基本情况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我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两地的贸易总额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36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我国向东盟出口1701亿美元,同比增长23.1%;从东盟进口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但是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一直存在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贸易商品结构不平衡
      从2011年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东盟的比重是90.36%,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同比增长16.3%,占总出口比重为57.18%;高技术产品比上年增长11.5%,占总出口比重为28.91%。虽然两者的增长幅度相差不大,但机电产品占总出口比重是高技术产品占总出口比重的2倍,说明我国的出口商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出口增长仍旧主要依靠数量扩张。2011年我国从东盟的进口,主要以国内紧缺的生产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技术为主,日用消费品为辅。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比重分别为43.21%和26.56%,说明我国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需要依赖进口。
      2. 贸易国别结构不平衡
      东盟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10年我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85%。从2010年我国与东盟10国的进出口对比来看,进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新兴市场均出现增长,但我国与各国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差异比较显著。
      从出口方面看,2010年我国对东盟各国的出口保持了全面增长,出口东盟的产品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76%。其中,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势明显快于传统市场,比如对文莱的出口增速达到了1.62%,远高于其他的东盟国家,说明我国对东盟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有所加大。另外,出口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对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5个国家的出口额分别为323.47亿美元、238.02亿美元、231.02亿美元、219.54亿美元和197.41亿美元,对这5个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占对东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7.54%。
      从进口方面看,由于加入WTO之后逐年降税的累计效应,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已于2005年开始全面降税,使进口保持旺盛增长态势。2010年我国从东盟进口的产品,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1.08%。按照进口总额排列,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作为我国进口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始终保持了其重要地位,占东盟全部进口额的32.61%。
      3. 贸易地区结构不平衡
      从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相对份额来看,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这五个地区是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重要阵地,2010年在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均在5%以上,其中广东为28.04%,江苏为16.77%,上海为12.29%,浙江为9.66%,山东为7.57%。(2)第二层次:北京、福建、辽宁、天津、河北。这五个地区对东盟的贸易份额均在1%~5%之间,依次为3.72%、3.72%、3.20%、3.08%、2.09%;(3)第三层次:其他的21个地区,这些地区各自对东盟的贸易份额处于1%以下,其中西藏、青海、宁夏三个地区最低,分别为0.02%、0.03%、0.09%。从经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与东盟贸易的主导地区,东部12省贡献了我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91.15%。
      4. 贸易方式不平衡
      从我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00~2005年期间,一般贸易所占份额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加工贸易所占份额从2001年开始突然增加,在后来的几年维持高位变化不明显。在2006~2010年期间,一般贸易所占份额表现为总体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加工贸易所占份额开始下降,但均高于同期一般贸易所占份额。到2011年,一般贸易的占比攀升至48.3%,首次超过加工贸易的占比44.0%。
      从我国对东盟的进口贸易方式来看,在2002~2010年期间,虽然一般贸易所占的份额有升有降,但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08年以来,一般贸易的占比均超过50%。加工贸易的占比,上升和下降的幅度均比较大,自2005年达到峰值41.51%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到2011年加工贸易所占的份额不足27%,比一般贸易所占的份额少了30%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方式,具有以下特点:一般贸易呈现小比例增加态势,一直为我国进出口的主导方式;进口比出口更集中于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偏低,近年甚至出现降低趋势;出口比进口更集中于加工贸易。
      5. 贸易主体结构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外贸格局明显变化,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外贸行业,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2011年,我国国有企业出口2672亿美元,增长14.1%,占总出口额的14.1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953亿美元,增长15.4%,占比52.4%;其他企业出口6360亿美元,增长32.2%,占比33.5%。2011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口4934亿美元,增长27.1%,占进口总额的28.3%;外商投资企业进口8648亿美元,增长17.1%,占比49.6%;其他企业进口3852亿美元,增长42.9%,占比22.1%。   二、外贸结构失衡对中国—东盟
      贸易发展的不利影响
      1. 导致我国的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出口产品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的劳动集密型产品。出口企业存在布局混乱、结构相似、高科技含量低的硬伤,出口增长仍旧主要依靠数量扩张。技术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少,科技创新投入欠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容易受到国际汇率、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2. 使得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度过高。从2010年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区域结构分析中,不难看出,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6个国家(图1)。
      进出口市场的高集中度,增加了对外贸易的风险性,又削弱了其灵活性和竞争力。对某一地区的出口量的长期过大,会对当地市场的本土产业产生冲击,我国产品就会成为其反倾销对象,从而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产业安全。
      3. 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对东盟的出口产品,虽然总额很大,但由于内部生产结构存在缺陷,技术创新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的同质性和替代性强,企业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利润很低,只能靠扩大出口数量来增加利润,而扩大数量导致了价格进一步下降,利润也就会更低,如此以往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从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来看,这种贸易结构不能引导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升级。
      4. 对我国外贸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不利。尽管我国对东盟的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张,我国只是外商低成本的装配基地,以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以及其他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资企业,从而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而在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从而造成我国民族产业在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阻碍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
      三、优化中国—东盟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一是要加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继续扩大内需,运用高新科技成果提升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树立名牌战略,充分挖掘内需增长对行业的拉动潜力。二是要加大技术更新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培育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率高、技术进步快、物质消耗率低、产业关联效应强的高新技术出口产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三要重点扶持一批掌握高新科技、具有品牌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帮助他们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不断壮大国家整体产业集群。
      2. 减少对少数地区市场的过度依赖。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机遇,进一步提升我国对东盟的贸易规模,为东盟企业提供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便利政策,创造良好的长期发展环境,同时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对东盟出口。深化我国对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传统国家的出口主体市场的开拓,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对这一市场的占有份额,并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和层次。同时提高合作层次,调整区域结构与贸易流向,寻找新的区域市场商机,如积极开拓文莱、缅甸、柬埔寨、老挝等新兴出口市场,增加我国产品的市场覆盖面。
      3. 挖掘第二、三层次地区的外贸潜力。在努力提高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区外贸规模的同时,积极挖掘第二、三层次地区的外贸潜力,为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腹地。一是要加快第二、三层次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便利条件;二是要鼓励第二、三层次地区的企业发展外贸业务,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强化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三是努力培育第二、三层次地区的外贸龙头企业,发挥“走出去,引进来”的示范效应;四是鼓励各个地区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贸易组织和集团,增强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4. 加快外贸方式的调整。各种贸易方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在推进我国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继续发展的同时,要加快加工贸易的发展,形成若干加工贸易出口的优势产业群。着力于提升一般贸易方式的国际竞争力,努力扭转目前我国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地位,促进外贸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同时,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还应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服务产品贸易。这就必须加大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特别是要打破国企在通讯、金融、交通和传媒等领域的垄断,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提升我国第三产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升服务贸易的质量与比重。
      5. 优化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一是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发展技术经济,通过对技术的不断升级,形成属于我国自己的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贸易结构的升级。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同时调整相应的教育结构,并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制和劳动力培训机制,使得劳动结构向知识结构型转变,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加多知识型人才。三是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在发展货物贸易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借此创造更多、更广阔的贸易机会。
      6. 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促进更多的企业发展外贸,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鼓励外资进入我国第三产业领域,大力促进服务贸易繁荣。二是加快工贸合作步伐,促进外贸企业优化组合,通过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有重点地建立和健全一批综合型的外贸大企业、大集团。三是鼓励我国有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东盟市场,在国内打造以技术与品牌资源为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技术密集型加工贸易。四是在东盟市场建立生产和营销基地,发展民族跨国企业集团,改变我国外贸出口以外资公司为主体的局面,提高民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五是大力推行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推广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地方外贸发展。六是重视外贸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自营出口服务。
      7. 创造公平合理的贸易环境。一是依据我国的现实条件和国际环境,制定相适应的对外贸易政策,进一步优化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二是通过政策推动撤销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步骤,促进国际贸易协调平衡发展。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外贸评价体系,用科学、客观、专业的态度面对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成效和难题,并据此不断合理调整贸易战略,使之成为促进我国外贸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四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对话和沟通,全方位、多层面的应对贸易磨擦,力争尽可能多地获得包括技术、资金、政策等领域的合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1-201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1.
      [2]张曙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新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
      [3] 魏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0.
      [4]祝树金,邓群飞.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和技术水平的动态变迁与比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2-38.
      [5] 郭巍,林汉川,夏友富.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1(6):16-19.
      [6] 宋祥莉,郭志群.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分析[J].经济述评,2011(2):25-2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12-2-22.

    相关热词搜索: 东盟 不平衡 中国 结构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